香陵是陈弘一哭中的第一个出场人物,她原来是甄思恩的女儿,名叫英莲,谐音应该同情。作家借用和尚的嘴给了她特别悲惨的评论。有生命,没有运气,包括父亲和母亲在内的东西。这篇评论下面还有另一个地方布局。“八个字屈多少英雄,屈多少认知词,屈多少忠臣孝子,屈多少词客小人。
今被作者将此一把眼里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衩尚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根据脂砚斋这一段话,再反复细嚼‘有命无运、累计爹娘’这八个字可以反衬出作者天下那些怀才不遇,空谷鸣幽的无奈,因为不容于浊世,不肯栖息与浮沉,所以于家国无望,不孝无双。香菱的命运便是所有裙衩的代表,注定命运的悲剧。在第一回当中需要记清两点,第一香菱三岁。第二甄士隐乃神仙一流的人品,嫡妻风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这也是呆兄为什么见着英莲不俗的原因。气质可以后天培养,但是灵性却是先天生成。第三以甄家的小荣枯来遥对贾家的大荣枯。英莲被拐的时间是4岁到5岁,原文点出英莲时年方三岁,时值炎夏永昼,到了第二年元宵节,霍启(谐音祸起)抱着英莲看花灯,然后被拐子拐了。到了第四回,文本写道<雨村罕然道:“原来就是她!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如今才来卖呢?”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她玩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痣,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在后文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中,袭人掷了一枝桃花要求同年同日同姓为陪喝一盏,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她同庚。记清,香菱跟宝钗是一样的年纪;而在第四回中已经点名薛蟠的年龄十五岁,比薛宝钗大两岁,可知香菱是十三岁。
有命无运;香菱被拐子卖了给冯渊后,她自叹了一句:“我今日罪孽可满了。”本来是可以跳出火坑的,可四回的回目名字便是薄命女偏逢薄命郎。人的命运能有几个掌握在自己手里呢?所谓乐极生悲,人非物换。我们常常也怀抱着一些好的想法:“否极泰来,周而复始。”可往往事前的发展总是朝着越坏越悲的方向,家破人亡,白茫茫大地天苍。是香菱遇见薛蟠倒霉,还是冯渊遇见香菱倒霉。后世人常常会躲离那些白虎女,甚至封为扫把星,认为克夫克子。如香菱这般还没有嫁过去,已经把冯渊害死。是红颜祸水,还是时运不济。是冯渊上辈偿命,还是薛蟠今世索债;所谓有命无运,古今之恨,况莲卿乎?
香菱之貌;第七回当中对香菱的容貌有一个正面的描写,原文只见王夫人的丫鬟名金钏儿者,和一个才留了头的小女孩儿站在台矶上玩。周瑞家的因问她道:“那香菱小丫头子,可就是常说临上京时买的、为她打人命官司的那个小丫头子?”金钏道:“可不就是她。”正说着,只见香菱笑嘻嘻的走来。周瑞家的便拉了她的手,细细的看了一会,因向金钏笑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金钏儿笑道:“我也是这么说呢。”周瑞家的又问香菱:“你几岁投身到这里?”又问:“你父母今在何处?今年十几岁了?本处是哪里人?”香菱听问,都摇头说:“不记得了。”周瑞家的和金钏儿听了,倒反为她叹息伤感一回。>文本中说像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一击两鸣,不写之写。秦可卿的容貌兼具宝钗黛玉,号称钗黛合一;可以反观香菱之美,也徒羡阿呆之福。怨不得贾琏说<生得好齐整模样, 竟与薛大傻子作了房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得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她。”>
香菱品行;在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一回中,文本直接写道<香菱之为人,无人不怜爱的。袭人又本是个手中撒漫的,况与香菱素相交好>,宝玉还替他叹息了一番<“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与了这个霸王。”>故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得知,香菱是一个天真性憨可爱且又极为正派的女儿。
香菱学诗;这是红楼梦中算得上是一个大篇章,当时香菱说她最爱陆放翁的一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却被黛玉制止,作者是通过黛玉来阐发对当时诗词的评论,一扫顽固不化的僵硬诗派,对清朝宗宋诗的的不屑,相反对于宗唐诗还是比较认可的。在《诗词散论·宋诗》中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但唐后无好诗,宋诗过于浅白和说理,特别是朱熹乃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存天理灭人欲,是封建禁封人民自由思想的枷锁。故而宋后诗词皆堕于制度规矩的圈圈内,所以作者借黛玉之口说出反对意见,你看她教给香菱都是唐朝及以前的诗人,王维杜甫李白等人的诗篇。而作者借香菱学诗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是对生命,对自由,对生活美好追求的向往。也是自身不甘心却又不屑于功名之技能。香菱并未像黛玉、宝钗、探春等正经上过学,这一点倒是和宝玉特别一样,可天生灵性,又精诚所至,所以才会金石为开,所以才会鱼跃龙门。正如贾雨村所言,这样的人都是正邪两赋而来,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那么香菱为什么最喜欢“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一句诗呢?这是她对于书香的奢求,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化的期盼,对自身的尊敬;而这些书香之事对于宝黛探诸人只不过是极寻常极微小的事罢了,但对于香菱却是渴望而不可求,所以宝钗才会说她“得陇望蜀”。
香菱三首诗词: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它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众人看了笑道:“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社里一定请你了。”
这三首诗,宝钗黛玉都已评过,评论的很贴切。像第一首诗,黛玉之所以说她措辞不雅,是因为用了太多形容月亮的词,什么玉静、冰盘、月挂、银烛这是很俗很的词汇。在后来贾政让宝玉作中秋诗,还特地交代不许用那些‘冰’‘玉’‘晶’‘银’‘彩’‘光’‘明’‘素’等样堆砌字眼,要别出心载却又句句含月,就是所谓的素词。第二首稍微好一些,可正如宝钗说的不像咏月了,倒像月色了。可是我们就会有疑惑,月和月色如何区别呢,个人觉得不是很好分,或者没有太明显的界限;因为你咏月的时候,肯定会描写月色,可整篇都是月色的话,就是有景而无情了,所谓诗词的上品一定是情景交融的。第三首,的确不错,有点像黛玉讨厌的李义山无题诗的韵味。并且这首诗也可以作为对香菱的自喻,红楼梦开篇就是贾雨村的中秋诗,脂批也说,全书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诗社起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香菱这三首诗词循序渐进,一首好过一首。那么这三首诗是否还有别的寓意呢,这个我不敢妄言,也有红学家对最后一首解读过。但是我倒是觉得三首中秋诗,第一首富丽堂皇,第二首的就剩个壳子,第三首便是离别有日,相聚无多。是否预示全书荣枯的走向,因为在七十回到八十回之间,已经能感到木叶潇潇,大厦将倾的前兆。
香菱的爱情;准确的说是香菱的婚姻,但是谁能说香菱没有爱情呢。你不能否认香菱是一个传统的女性,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嫁给薛蟠,是以妾的身份,地位也就比同房大丫头稍高一些,比如平儿还不属于妾,平儿只是同房大丫头。在薛蟠被柳湘莲痛打一顿,等薛姨妈和宝钗回家后见香菱的眼睛都哭肿了,你能说她对薛蟠不关心吗?甚至可以说她也爱薛蟠,虽然薛蟠在她心目中的分量丈夫大于情郎,可一日夫妻百日恩。薛蟠对香菱也是有过好日子呢,比如在文本中凤姐评价说<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这一年来的光景,他为要香菱不能到手,和姨妈打了多少饥荒。也因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她不上呢。故此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与他作了妾。过了没半月,也看得马棚风一般了,我倒心里可惜了的。”>,虽然这里面是贬呆哥的,但是刚纳香菱为妾的时候,想必对香菱也是如胶如漆,粘的狠吧。虽然不能说她两个相敬如宾或者干柴烈火,但至少有一段时间香菱作为薛蟠的女人还是很快乐很知足的。从后来薛蟠娶亲,香菱一心一意的盼望着,可以看出香菱的善良,虽然对宝玉的误解,但至少可以证明香菱的正派和忠心。即便后来被薛蟠毒打,被夏金桂陷害折磨,从薛姨妈的口中还是可以知道香菱的品性以及对薛蟠的照顾实在不亚于宝玉之袭人,原文是<这丫头服侍了你这几年,哪一点不周到,不尽心?她岂肯如今作这没良心的事!>
香菱的命运;在判词中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一茎香就是同根,菱花的根底与荷花一样清香。两地生孤木,这句隐“桂”字,指悍妇夏金桂。故乡,人死后回到阴间就回老家,以前的封建说法。现在农村对人死的称呼仍然流行“回老家”一说。在八十回结束时香菱已经病入膏肓,离死不远了。香菱位列副册,因为她是妾的身份,即不属于正主子。像晴雯、袭人在又副册,按照曹雪芹的意思应该还有三副册四副册直到八副册,每册十二人,加上宝黛等正册共计一百零八人。与水浒传的一百零八好汉相对。在情榜中亦各有封号,想必香菱的封号应为情呆;
总评:作者对香菱这个人物充满怜惜,同情,却又无奈、悲苦,最后值得借宝玉与王道士调侃疗妒汤来慰藉香菱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