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岛王五是清末武林的十大高手之一,不仅武艺高强,也是怀有协议的爱国者。
他曾当过谭嗣同的贴身保镖,也曾积极营救过谭嗣同,可是为什么没有把谭嗣同救出来呢?后来,这些侠义的英雄,又到哪里去了呢?(大刀王五)
王五本名王正谊,是河北沧州人。
王五出身于贫苦人家。他3岁时父亲去世,只能靠母亲为人缝补衣服过活。因此,他很小就开始做活,生活颇为艰辛。
不过王五自幼好武,他少年时,便拜肖和成为师,练就了扎实的习武基础。
肖和成见王五很有习武天赋,又颇能吃苦,便建议他拜沧州最有名的武师李凤岗为师,以求武艺得到进一步提高。
李凤岗的双刀是一绝,但他却很少收徒。
慕名前来的王五,自然连见他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王五也是个很执着的人。一心想习武的他,为了能得到李凤岗的指点,竟长跪于李凤岗的门前不起。他的诚意,终于打动了李凤岗,最终被收为徒弟。由于他在徒弟中排行第五,因此被称为“小五子”。
很快,李凤岗便发现王五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于是倾尽所有教授于他。而王五也苦练不止,很快便耍得一手纯熟的刀法。几年后,便和李凤岗的功夫不分伯仲,成了李凤岗最为得意的弟子。
李凤岗见王五学有所成,于是把他推荐给开镖局的师兄刘仕龙,让他在押镖的路上得到历练。
(古代镖局)
1871年,王五跟着北漂的队伍到了北京城,靠着一身武艺,成了一家镖局的镖师。
1877年,王五将历年积蓄拿出来,开了家顺源镖局。由于他诚实守信,收费公道,再加上他武艺高强,凡是他押送的财物,从没有闪失。因此,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很快就成了京城中叫得上号的镖局。
生意兴隆的王五,却高兴不起来。原来,当时的清廷吏治腐败,又有外强欺压。软弱的清廷统治者,一再与列强签定割地赔款等不合理条约。而最终这些赔付,都摊到了贫苦百姓身上,百姓无以为生。
甲午战败后,清廷一味向日本求和,与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置国家存亡于危急时刻。
御史安维峻坚决反对议和,上疏要求严惩误国者。遗憾的是,清廷却将他革职戍边,从此不再起用。
王五知道后,对清廷所为极为愤慨,亲自护送安维峻到边境上,保证了他沿途的安全。
回到京城后,王五认为,指望软弱无有的清廷,是没有希望的事情。所以他又在香厂开馆授武,希望百姓能习得武艺,保家卫国。
1898年,王五认识了维新党成员谭嗣同。
当时谭嗣同已得光绪帝应诏,担任四品军机章京,成为变法核心人员。
谭嗣同的变法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和王五的愿望如出一辙,这让王五对他刮目相看。从此,王五自觉自愿承包了谭嗣同的衣食住行,和安全工作。
另外,谭嗣同也视王五为知己,在闲暇时随他练习剑法。两人的感情也日渐深厚。
然而,变法因为损害了王亲贵族、军队和部分读书人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首的保守党的极力阻挠。
(谭嗣同像)
由于没有兵力,变法成了非常艰难的事,眼看着慈禧有收权之意。谭嗣同为了能争取兵力,找到了北洋新军的将领袁世凯,希望他能率军围守慈禧居住的颐和园,以完全夺回兵权,
可惜袁世凯给倒向了慈禧。当夜,慈禧便将光绪囚禁在了瀛台。随后,她又以雷霆手段,镇压维新党。
当时,梁启超和康有为得到消息后,立刻脚底抹油,溜出了国。
但谭嗣却并没有考虑个人安危,而是一心营救被软禁的光绪帝。只是由于横生变故,计划屡告失败。
王五深知谭嗣同再呆下去,凶多吉少,数次劝他出国避祸。但谭嗣同却拒绝了王五的建议。他表示,变法没有不流血的。为了表示他变法之决定,他决定以死,来与腐朽的清廷抗争。
不久,谭嗣同果然被抓捕入狱。
王五数次买通狱吏,借机营救谭嗣同,都遭到了谭嗣同的拒绝。
随后,谭嗣同等六位变法大臣被判处斩首之刑。
就在施刑那天,王五还邀集江湖武林爱国人士,打算劫持法场。可惜清廷狡猾,中途改变了施刑地点。王五等人好不容易找到地方时,谭嗣同等人已经就义。
谭嗣同去世后,王五坚定了反清大志,积极投身于各种暗杀清廷政要的活动。
1900年,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
王五毅然加入义和团,积极投身于反帝运动中,四处杀洋人,烧教堂。
结果引发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报复。
由于被人告发,王五所在的顺源镖局,被清军团团围住。可惜,王五的大刀挥得再好,却抵挡不住他们的枪炮,很快他就被枪杀于门口。
王五死后,他的头颅被清军割下来,挂在高高的城墙上,以震慑城中百姓。
当时在天津生活的霍元甲,不顾安危,从天津赶来,趁夜取下王五的头颅,这才使得王五能全尸入殓。
(参考史料:《春冰室里乘》《燕都说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