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几个城市,几段故事,风流倜傥。
如果你来三峡,就不能不听。今天我可以讲这个故事:三国的那些事。
从三峡开始说三国,我选择了白帝城作为起点。因为这是按照三峡旅游的路线来进行编排的。
从瞿塘峡的起点白帝城开始,这里一直被传为刘备托孤的地方。
那么,刘备托孤在这里么?
白帝城白帝庙
当年,蜀汉皇帝刘备自称汉中王,建都成都。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呀,却在战事中失利,败走麦城,亡于刀下。刘备痛失手足,悲痛万分,号令群臣,点兵集军,要挥师东下,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这时,群臣反对劝阻,唯有张飞请命伐吴。所以张飞就被任命为伐吴先锋。由张飞率兵先行,刘备带大部队押后。
谁能想到,张飞在半道上,就被手下的范疆、张达暗杀了。同样被割了头颅,扔到长江之中。后来,民间有传说,在云阳有一位老渔翁,连续几天做梦,梦到张飞哭诉自己的头颅在江底。老渔翁似信非信,最后终于前往梦中的地方进行打捞,没想到,捞起来一个箱子。找到了张飞的头颅。箱子里,还有一些黄金。于是老渔翁用黄金建造了庙宇,供奉、纪念张飞。这就是大家坐船来奉节的路上,经过的云阳张飞庙。
刘备托孤堂
张飞一死,刘备更是愤而不谋,因为生气、愤怒而顾不上长远谋划了。只催兵猛进,驻军夷陵,安营七百里,与东吴“小将”陆逊对阵。这就是历史有名的“火烧连营七百里”的夷陵大战。
这一战败后,刘备从夷陵撤退至鱼复。将鱼复改名为永安。这一年冬季十二月,刘备患病,久不能治。招丞相前往永安。次年二月(公元223年),诸葛亮抵达永安,刘备将“家事、国事、天下事”托付丞相。并说道:如果你能辅佐他(刘禅),你就辅佐他。如果不能,你就取而代之。四月,刘备去世,当时六十三岁。五月,刘备的棺椁从永安运回成都。八月葬于惠陵。谥号昭烈皇帝。
据说,对,我们总是据说。当年托孤的永安宫并不是现在的白帝城。它的遗址大概是拆迁的前老县城里的奉节县师范学校。
白鹤井
那么,为啥后来,就演变成了刘备白帝城托孤了呢?
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草堂河与长江在它的山脚下交汇。
据说西汉居摄三年(公元8年),占据蜀地称王的公孙述在此建城。公孙述听说刚建好的明良殿前有一口井,叫做白鹤井。井中常有白气冒出来,形似一只白色巨龙。公孙述以为这是“白龙出井”,是祥瑞之兆。就以“白帝”为自己的称号。把这座城池,叫做“白帝城”。公孙述死后,当地百姓在城内修建了一座纪念的庙宇,取名“白帝庙”。还让他的塑像接受供奉,享受人间香火。
到了明朝,公孙述的塑像被搬走。用了刘备的塑像代替。但是呢,这白帝城还是叫白帝城,白帝庙也还是叫白帝庙。随着纷飞的战火,当年的永安宫已不知所踪,人们慢慢地就以为,白帝城永安宫就是刘备托孤的地方了。
这是谁?哈哈
在白帝城中,历代的诗文碑刻留下来很多,展出的文物及工艺品就有1000多件。其中如春秋战国之交的巴蜀铜剑,其形如柳叶,工艺精湛。
而在白帝城内的碑林中,陈列70多块完好的古代石碑。其中隋代碑刻龙山公墓志碑时间最久,距今1300-1400年了。这块石碑书法刚劲疏朗,融南北两派书法于一炉。在碑石上侧的边沿处,刻有“同治九年六月十九日(公元1870年)大水为灾,高于城五丈”的文字。
除此之外,还有两块特别引人注目的石碑《凤凰碑》和《竹叶碑》。
《凤凰碑》又称“三王碑”,是指碑刻上的花中之王牡丹、树中之王梧桐、鸟中之王凤凰。这块碑刻中书画合一,手法极其细腻生动,比较少见。只可惜,作者是谁已经无从考据了。
白帝城碑林
而比少见更少见的,则是《竹叶碑》。乍眼一看,是三枝翠竹。凑近细看,却是一首五言诗:
不谢东篁意,
丹青独自名。
莫嫌孤叶淡,
经久不凋零。
这副碑刻用竹叶巧妙地构成字,然后字又组成诗。诗与画融为一体,可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现在的白帝城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主要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望江楼、出师表广场等建筑。而且,而且,这里还有一个非常美的摄影:,远观夔门的摄影点哦。不要错过啦。
远望夔门
————————————深度解说——————刘关张因何而死?————————————
刘备托孤,是因为打了个败仗——夷陵之战。可是,这一仗,为啥要打呢?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自封“汉中王”。终于圆了自己做皇帝的梦想。授予关羽前将军的官职。而这一年,关羽带领军队在樊城攻打曹仁。想要为刘备取得整个荆州作为“贺礼”。
当阳关陵
曹仁不敌关羽,向曹操求助。曹操派于禁往襄阳协助曹仁。这一年的秋天,下了很多的雨。于禁7月到达襄阳,8月暴雨不停。汉江河水泛滥。此时关羽已经控制了汉江,切断了襄江两岸的襄城和樊城之间的联系。
为求战胜,关羽从汉水上游掘堤,利用河道积水冲击安营在下游平地的于禁。水淹七军,于禁战败,投降关羽。关羽紧接着,又在战场上斩杀庞德,一时间曹操的部将军士,锐气大减,关羽意气风发。曹操面对这样的恶劣局面,亲自从洛阳南下,驻军摩陂,并说服孙权,与自己联手,对关羽形成两面夹击的包围。
关帝庙关公像
孙权部将吕蒙趁关羽人在襄阳,偷袭荆州,策反关羽的两个部下糜芳和士仁。兵不血刃地就控制了荆州。关羽此时,不但没有取得襄阳,却又失去了荆州。十分犹豫,最后看局势不妙,只能从襄阳回撤,返回荆州。
而配合吕蒙计划的人,就是陆逊。陆逊此人,据说身长八尺,面如美玉。是孙权手下颇受重视的一员将领。三国的故事里,陆逊是一个出场比赵子龙还少的英雄。但是却用极其“天才”的方式,在历史中刻下自己的名字。
关羽此时,正在南归的路上。而陆逊已经奉命驻守荆州。关羽回撤的路上,曾派人去上庸向刘封、孟达求援,但是却被拒绝了。只能独自撤兵。
此图来自百度百科
孙权一面派人劝降关羽,一面派人围攻截断他的退路。关羽带兵突围,在麦城与孙权的截击部队交战,再次西退漳乡。却在被俘后,因不肯投降而被杀害。 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到洛阳给曹操,却在当阳葬关羽。曹操怕天下人骂他,也在洛阳葬下了关羽的头颅。所以民间有关羽“头枕洛阳,身在当阳”的说法。
关羽身亡,消息传到成都,引发了刘备的极大愤慨,也就有了挥师伐吴,张飞身死的故事。所以,我们接下来,要跟着刘备,顺长江东下,前往——夷陵!
猇亭古战场虎牙滩江边刘备扎营处
刘备从巫峡建平起,直接夷陵界分。七十余里,连结四十多个军寨。(蠢编在这里没看懂,这是《三国演义》里说的,我把我仅有还记得的三峡地图想了三遍,也没想出来,七十余里是如何从巫峡到宜昌的......)
对阵吴军,刘备在阵前大骂:“汝等吴狗,伤朕手足。誓不与立于天地之间!”此时,吴将夏恂出战,蜀将张苞迎战。一番厮杀后,张苞大胜,吴军撤退,刘备占得夷陵。
猇亭古战场人物铜像傅彪
蜀军大胜之后,吴兵就略有颓势。孙权派人将范疆、张达二人的首级送到蜀军阵前,并送国书,与刘备重修蜀吴之好。可谓是,千里送人头,礼轻情意重啊。
可是,刘备他,拒、绝、了!臭骂了人家一顿不说,还要斩杀吴国使臣。还是被随行的大臣劝阻了。孙权后来一听说,就有点儿惊慌不定了。这时候,孙权的部下阚(kan)泽就推荐了陆伯言陆逊为将迎战刘备。陆逊这时出现,已经是东吴第四代挑大梁的将领了。自周瑜到鲁肃、到吕蒙、再到他,东吴可谓是人才济济。
陆逊领命后,命令军营严防死守各处关防,不许轻敌,也不许轻易迎战。
猇亭古战场栈道
而刘备此时,带着他的四十多个营寨,从猇亭长江南北岸边满满地铺开来。白天望去,军营内旌旗密布;晚上看过去,则是火光耀天。
陆逊观察地形,自然也利用了刘备扎寨的地势。派淳于丹率5000人夜袭刘备江南第四营,拉起了夜袭的攻势。第二天,陆逊用船装上茅草,让朱然带着船队由水路进军。让韩当、周泰各带一路军队,分别攻江北岸、江南岸的蜀军营地。他们人每手持一把茅草,内藏硫磺硝焰,自带火种,手拿刀枪,一哄而上。到了蜀营中,就顺风点火,趁夜袭击。而当夜风,就真的从东南刮起风来了。
猇亭古战场风景区人物铜像
蜀营中风紧火急,树木和军营烧成一片。军队中的人马相互奔走、践踏,死者不知其数。刘备趁火光起,急忙奔走。却被吴将徐盛、丁奉两下夹击。正当刘备四面无路时,张苞杀入重围,解救刘备。一路向马鞍山而去。随后赵子龙、关兴纷纷与刘备汇合。一行人整队收拢士兵,从马鞍山进入三峡峡口,往白帝城逃去。
就是这一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夷陵之战后,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形势与地位,悄然变化。
猇亭虎牙滩江边·刘备当年扎营处
参考资料:
《三国志》
《三国演义》
《话说长江》
《襄樊兵事春秋》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