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胜民父子的“游戏”
2月22日,12岁的范大明(Fan Pan)中午回到家,看到父亲范胜民在家。两个人遇到的第一件事是玩游戏。
父子俩的游戏是电子制作,这种游戏他们已经整整玩了七年。
如今,不到一年时间,樊攀和父亲樊胜民的名字,连续两次出现在全国出版发行的两本书上,这两本书就是父子二人玩游戏的成果。根据出版社的要求,今年6月份,他们的第三本书也将问世。
玩游戏居然玩出了大名堂。
A 电工奶爸的“亲子游戏”
樊攀能接触电子制作,源于有一个做电子工程师的父亲,家里人都戏称他是一个电工。
樊胜民今年39岁,毕业于华北工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如今在运城市大运集团从事电器维修工作。
樊胜民参加工作之后,依然像在学校一样,对电子制作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没事就爱捣鼓个小东西,《电子报》《家电维修》等专业报纸期刊也经常能看到他的文章或作品。
樊胜民做小制作的时候,儿子樊攀不时会凑过去,瞄上两眼。耳濡目染之下,樊攀渐渐对电子制作有了兴趣。
看着父子俩凑在一起玩电子时的热乎劲儿,身为英语教师的母亲张淑慧建议:教儿子电子制作吧。
2009年,也就是樊攀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樊胜民正式开始对儿子进行电子制作方面的培养。每天晚上,父子俩对着一堆电子元件,边玩边讨论,其乐融融。张淑慧的任务是用摄像机将父子俩玩的过程拍下,并传到网络上。
几年过去,两人在网络上发布的电子制作视频已有100多条。很多人在视频下留言,鼓励他们继续拍摄,还有的说正与孩子一起跟着视频学。
受到鼓励,樊胜民一家三口越玩越起劲,每天晚上吃完饭就是他们固定的游戏时间。今天做个可以弹的“电子琴”,明天做个可以调亮度的小夜灯,后天再做个发现光线变暗就提醒开灯的“视力保护仪”……翻看樊胜民保存在电脑中的制作视频,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不仅准确记录了儿子成长的痕迹,更留下一家人共度美好的幸福时光。
B “亲子视频”吸引出版社编辑
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樊胜民带着儿子玩了几年电子制作,玩出了30多箱的电子制作成品和130多集的视频。
2015年6月,樊胜民家的“游戏大业”发生突转。
一天,正和儿子玩游戏的他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说是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编辑,想让他写本书。
樊胜民几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砸蒙了。他在报纸上也刊发过电子制作方面的文章,但最多也就三千来字,这要让他出书,而且不需要他自己掏钱或包销,还能挣得稿费……
细究原委,原来那位出版社的编辑偶然间从网络上看到了他们发的视频,非常感兴趣,便将此线索报到出版社,经过讨论和市场调研,决定将樊胜民父子的电子制作纳入出版社的出版计划。那位编辑搜索到樊胜民的博客,找到联系电话,让樊胜民惊喜无限的一幕就发生了。
从此,樊胜民一家的晚上时间,除了亲子游戏之外,又多了一项:写书。
三人一起讨论,所有的电子制作游戏都由樊攀来完成,樊胜民根据制作过程执笔著述,写一章就读给儿子征求意见,再做最后的修改。
2016年的4月,一本名为《一起玩电子——电子制作入门、拓展全攻略》的书正式出版,作者就是樊胜民、樊攀。这本书接近40万字,书的封面上印着:“一位父亲把儿子培养成电子爱好者的学习过程,跟着他们的学习路径,一步一步成为电子制作达人!”
书出版发行后,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当年10月,第一次印刷的书全部卖完,出版社紧接着组织二次印刷,同样受到热捧。
根据市场反馈的消息,特别是读者更通俗更易操作的要求,出版社与樊胜民沟通,开始第二本少儿电子制作书籍的写作。樊胜民与儿子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今年刚过春节,他们的第二本书《超好玩的电子制作少儿电子制作启蒙》正式出版发行。
从去年4月到今年2月,这对父子玩游戏玩出了两本书,真是玩出了大名堂。
别人惊讶不已,樊胜民却透露了另一个消息:“根据出版计划,我们正在写第三本电子制作方面的书,现在马上就结尾了,一切顺利的话,今年6月份就能出来。”
C 好玩的游戏成了“幸福的事业”
对于樊攀来讲,可能还意识不到和父亲合出两本书对自己未来的影响。在他心中,对于电子制作最大的概括就是:好玩和神奇。
尽管是以这样的游戏心态,樊攀还是不可避免地要比同龄人在电子方面多了解很多。“别人眼中看到的只是一盏能调亮度的台灯,但对毛毛来说,他可能会看到内部的电路原理。这就是区别。”樊胜民说。
一次,科学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电可以分为哪几类”的时候,其他的孩子还在思考,樊攀已经站起来回答:交流电和直流电。“老师说他当时都惊呆了,没想到真有孩子能答出来。其实这问题对我儿子并不难,如果他嘴里再冒出几个光敏电阻、发光二级管之类的名词的话,估计老师就更惊奇了。”樊胜民笑着说。
如今,樊攀已读到了小学六年级,樊胜民的工作地点也有了变动,离家30公里远,不可能每天晚上都回家陪儿子。就算这样,他们一家人每晚玩游戏的节目仍然没有改变。不能回家的日子,樊胜民通过微信给孩子布置作业,比如让儿子去寻找家中电器的额定功率和电压等。但更多的时候,樊胜民是在纸上画个电路图,用手机拍个照片发到妻子的微信上,让孩子在家自己制作,同时由妻子拍下制作视频传给他,有什么问题再进行指导。
借助于出版社对于市场的精准把握,樊胜民的书给自己带来了不少的回报。加上很多读者、学校或者是机构给他打电话,询问电子制作元器件在哪儿购买,他们干脆又在网上开了一家小店,专门推广自己的书并打包销售元器件。目前销售情况还挺好,一天发一二十件快递是经常的事情。
对樊胜民来讲,出书之后,他与儿子的爱好延伸到更宽广的空间,结识了很多同道好友。更重要的是,围绕着他的书和视频,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情,一些甚至让他体悟到了人生新的意义和价值——
一位甘肃的老师到市场给学生找电子制作方面的书,找了很多都不满意,直到碰到樊胜民的书,他评价说:你做的是功德无量的东西;
2017年春节,一位陌生人加樊胜民微信,上来就给他发了50元的红包。樊胜民以为是要买书,没想到那人说他和孩子一直在网上看他们父子俩的电子制作视频,就想发个红包表达一下心中的感激;“我其实并没有多少想法,只是有这么一个爱好,刚好儿子也感兴趣就做了。没想到还可以帮助这么多的人,这真是意料之外。”樊胜民说。
如今,樊攀对老爸电子制作的游戏已经不太满足了,一直闹着要学电子编程。“我们和孩子做游戏,最大的收获就是帮孩子培养了一个兴趣,还共度了一段幸福时光,这些都是最幸福的事情。”樊攀的母亲张淑慧说。
本报记者 胡增春 通讯员 陈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