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是唐太宗“贞观统治”的全盛时期。这时天下统一,四海升天,老百姓安居乐业。
可是胜败兴亡,从来都只是转瞬之间,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大事,也成为了这个盛世的转折点。这件事情要从太宗皇帝的儿子们说起。唐太宗一共有14个儿子,在诸子之中,有四个人是皇位最有实力的争夺者,这四个人分别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吴王李恪。
这四个人之中,李世民最器重的是太子李承乾,经常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治国智慧和政治哲理来教育他,可谓是用心良苦。
然而,李承乾还只是一个孩子,从小他爸爸派来的一帮老臣就在耳边唠唠叨叨,所以长大以后叛逆的厉害。他沉迷声色,漫游无度,把老爸呕心沥血的教导抛诸脑后,变成了典型的花花公子。李承乾有一位心爱的男宠叫做“称心”,这位伶人“美姿容,善歌舞”,深得李承乾宠幸。唐太宗知道后自然将之收杀,结果承乾悲痛之下,一连几个月称病不上朝,甚至对屡屡劝谏他的人也要痛下杀手。
太子失德,对于皇位的传递意味着风险的倍增。李承乾既然已经无药可救,各位皇子自然对东宫之位跃跃欲试。这其中,表现最为迫不及待的是魏王李泰。李承乾尚未被废,李世民对李泰的偏爱已经显露无遗。而李承乾自幼占据东宫,绝不会束手就擒,也开始酝酿用武力来做最后一搏。李泰这边外组朋党,内结权臣,和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20多人结为联盟。李承乾也不甘示弱,与汉王元昌、兵部侍郎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等人纠结到一起,准备领兵谋反。
就在双方就要刀光剑影,短兵相接的决战时刻,谁也不曾想到半路杀出一个齐王李佑,让李承乾还没有来得及大动干戈,就束手就擒,也让李泰在几乎将要得手时,功败垂成。而晋王李治,这个从未在这场游戏里崭露头角的人,却出人意料的赢得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最后胜利。
这个不开眼的齐王李佑,好死不死的在这个时候发动了一场困兽犹斗的兵变,事情的起因是他与朝廷钦差权万纪的冲突。权万纪本来是吴王李恪的人,因为齐王不务正业,所以被李世民派来匡扶监督齐王。他对齐王的匡扶行动”专以严急维持之”,齐王自由散漫惯了,哪里受得了这般拘束,就策划暗杀权万纪。然而,事未发而谋先泄,权万纪得知后迅速上报朝廷。事态迅速升级,李佑十分害怕,手足无措的情况下,派人将权万纪杀死。身边的人怂恿李佑,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干脆反了吧!
这样一场事起仓促的兵变,结果可想而知,这本来是一场毫无意义的闹剧,却在无意间卷进了诸子夺嫡的剧情里。太子手下有一个叫做讫干承基的,竟然也参与了这场兵变。这让太子李承乾很是不满,他责怪这个鲁莽的手下说,我离皇帝只有20步,这么亲近的距离,简直就是为造反而天造地设,齐王住那么远,还造哪门子的反?可是太子没想到,齐王兵败,讫干承基入狱,这话就传到了皇帝耳朵里,就算李世民再胸怀宽大,听到儿子不惜弑父而自立的话,如何不感到彻底绝望?
于是,太子李承乾就被顺理成章的废掉了。在李承乾入狱之前,又将一部分的罪责推到了魏王李泰身上,把自己的堕落归结为李泰的步步紧逼。这临死一击最终让太子与魏王玉石俱焚,太子和魏王同时被废。反倒是从来不争的晋王李治,出人意料的被立为太子。这也是李世民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吧!
齐王造反、太子蓄谋、魏王窥伺。骨肉间的猜忌、争夺和互相残杀。让李世民心力交瘁。可是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当年自己一手发起了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那场刻骨铭心的骨肉相残,为什么又一次诡异的报应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唐朝诸子夺嫡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宫廷斗争的本质,却让我们在回味这场游戏的同时,不得不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