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省级媒体刊登了7篇高考满分作文。最近东大系女生孟恩龙“主张”了自己的高考作文—— 《朽叶的栀子花》。
高考前她已通过厦门大学的自主招生。昨天,盐城晚报记者采访了这位文艺范女生。叙事题材曾在模考中用过
孟安然说,“老巷、女人、锅贴、栀子”这些元素在东台小城俱全,而文中女人是以一位十里洋场的大户之女为原型,辅之以一个卖锅贴的女人创作而成。
“前1/3叙事部分的素材,我曾在模考中的一篇名为《平凡与伟大》作文中用过。”孟安然说,后面2/3则完全是临场发挥。
孟安然的文笔一直很好,尤其擅长写议论文。一次模考,她从道教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中论证,写出了一篇《大道至简》的文章,在市区多个学校的师生间传阅。
为什么高考会选择记叙文体?孟安然说:“看到高考作文材料时,我认为议论文会与太多考生撞车,不易出彩,写一篇源于生活的记叙文,再加以议论会更博人眼球。”
亲友纷纷索要作文习作
孟安然高考作文获高分的消息传开后,亲友们纷纷向其父亲孟晓明索求孟安然的高中期间的作文。孟晓明就让孩子将高中阶段的作文,精选30余篇打印集册,打算装订好后赠与友人。
孟晓明认为女儿的文采源于生活、源于情趣、源于感恩、源于自立。他告诉记者,女儿从不刻意研究应试作文的写作,她的文采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海量阅读。“她读书很杂,中外名著、时评、影评、新闻都是她平时爱读的。”孟晓明说,女儿高考结束后立即上网买了30多本书,在家畅读。
当地论坛点击量近14万
6月28日,一位东台网友将《朽叶的栀子花》一文发到了当地论坛上。到昨天18:20止,该帖子已有139031的浏览量,七、八十名网友留言评论。
网友“栀子花开东台梦” 感慨道:这样的文章一方面靠作者的文化底蕴,一方面离不开生活环境,希望东台别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失去她的本色,为后人留一片有底蕴的美好净土!更有许多网民着急询问:“栀子花锅贴到底在哪条街上?”
而孟家的亲友们,更是力请擅长笔耕的孟晓明撰文,介绍女儿的学习、成长的成功之道。对此,孟晓明说,这篇文章在东台本地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可能是文中自然、唯美的画卷,勾起了小城人心中的美好情愫,细腻文字所刻画的生活场景,激起了东台乡亲们的共鸣。
满分作文
朽叶的栀子花
小城深处有条老巷。明晃晃黄醺醺的光蔓延一路,点亮了一个城市的古老温情。
相属的板车,彼伏的吆呵,一路的葱蒜,噼噼叭叭的煎油声,勾着所有途经的味蕾,而女人的店也在其中。
女人是卖锅贴的。煎到外酥里嫩,香气四溢,搁到蓝印花的小碟中,浇一层香醋,撒一圈葱花,待到轻咬一口,却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隐隐间又有些青春独有的青涩。
在旁人眼里,女人不过是个有些瘦削的老太太,可我只想用“女人”这个含着少女的甜蜜和妇人的成熟的代称。女人爱美,每次见她,总是抹了脂粉搽了口红,似乎想留下青春的最后一点尾巴。女人爱笑,笑起来眼角会轻轻颤颤,不招不摇,温婉而妥帖。煎锅贴时,她总是打扮得一丝不苟,有点“盛装端热油”的味道,远远看去竟像是从《蒹葭》里走出的那位如水女子。
我迷惑于女人身上青春娇美端方的气息,沉迷于女人手下青涩而有些甜蜜的锅贴。恰巧,女人是我同学的祖母,一经询问,方知锅贴里藏着栀子和苹果混合的酱料。而女人原是那个十里洋场的大户之女,几经辗转方暂栖于这个闭塞的小城,操持着祖业依然优雅地活着。
一时间,我心中充溢着难以言说的震惊和恍然。震惊于加花酱的匠心,恍然于女人身上的不朽之气。一个会在锅贴里加花酱的女子,岂会敌不过时光的磋砣?当岁月爬上她的鬓角,风霜侵蚀她的容颜,她依然爱着美,爱着生活,像年轻时一样雅致而细腻,如此,岂会老去?
时常去女人的小摊,站在一边我不语,女人亦不言。我呆呆看她熟练地翻煎,温婉地浅笑,不卑地招呼,沉溺于女人那一汪如碧水般的不朽之气里。夕阳西下,女人美得如一幅古仕女图。
我时常迷惑于青春与不朽。以为青春必是光洁明艳,不朽必是巍巍如高山之巅,仰不可攀。然而,看到女人身上混杂着与年龄不符的青春之气,我方有些体悟。有时候,心的柔软与细腻远胜过形貌。没有人活在保鲜膜中,没有人会永葆青春,但做一个心思细腻、热爱生活的人,时光永远会厚爱你几分;而如此,何尝不是另一种静水流深的不朽?
想起女人,就想起一枝搁在蓝印花碟中的带露栀子。或许叶子些许腐朽,但花瓣仍是一如既往地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