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波罗的海周边国家,虽然饱受战争蹂躏,但在21世纪压倒了美国,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地位并列第一的国家,美国排在第二位。不仅如此,小芬仍然是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国家之一(第二位)。
今天,“谭谈讲二战”将带大家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成就了现如今的芬兰并对比中国看一看,同样是被侵略战争,芬兰如何像中国一样演绎着那一场波澜壮阔不死不休的大规模杀伤侵略者的战争。
20世纪初的芬兰,海岸线像中国一样围绕着芬兰的半壁领土,地理位置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矿产,还有大量的海洋及淡水资源、茂密的森林,当然,还有数不尽的严寒和极光,而在20世纪初,自其宣布独立,芬兰始终是以原材料出口作为主要国民收入的独立个体。
由于这样独特的地缘地貌加之其建国(独立)不久,国内民用工厂数量少的可怜,而军工厂更是计划进行时,唯一的一座军工厂的作用仅仅是改良步兵步枪,仅起到改良作用,至于生产,完全无从谈起。(与1937年的中国何其相似)
芬兰全国总人口约350万,常备军力3万,后备役1.5万,由于军工厂的缺失,芬兰人的战备武器主要靠“遗产”,配置五花八门,一战时期芬兰人通过捡破烂儿方式保留下的法国雷诺战车28辆,轻型新式战车10辆,都是芬兰人的宝贝;1887年就已投入战争的轻型加农炮(无退栓的老爷炮)也是芬兰人的好东西,空军更是少得可以忽略不计的59架双翼式、单翼式战斗机和30架短程战术轰炸机,同期比较,与中国的战力差距仍有很大距离。
而当时芬兰东边那位粗壮的邻居(前苏联),国内常备军360万,并拥有400万预备役,空军飞机总架数过千,轻坦克4个坦克集群,战车旅、机械化步兵师举不胜举,更重要的是,这位邻居正在捋着自己的大胡子紧紧盯着列宁格勒以西芬兰人的一切家当(比较同期日本除海军外完全可以拉开几个倍数)
1939年10月初,前苏联当局紧急照会芬兰政府,要求小芬把现有边境向小芬自己一方移动40公里,把波罗的海中的大多数岛屿割让给前苏联,当然了,前苏联老大哥也不能白拿小芬兄弟的东西,很诚恳的准备把一块号称是两倍于割让领土的苏联土地交给小芬作为交换。
但芬兰人不缺心眼儿,壮汉想要割走的土地是小芬最为富饶的芬兰东南方,也是苏芬之间的天然屏障,而壮汉予以补偿的却是兔子不拉屎的奥涅加湖冰川盆地。
芬兰人当面断然拒绝苏联提议,转而带来的不再是更进一步的磋商,而是赤裸裸的战争威胁,前苏联于1939年11月底(被拒绝一个月后)告诉全世界,芬兰军队公然炮击曼尼拉村落,并造成前苏联士兵伤亡,进而要求芬兰军队撤离边境后撤25公里,小芬冷眼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壮汉,咬牙拒绝了前苏联的要求,同日,前苏联撕毁《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先头部队23个师共计54万军队,在军乐的伴奏下,伙同1300辆坦克、1800门火炮、800余架飞机入侵芬兰。
可此时的小芬,在磋商过后短短的一个月内增收9万芬兰战士,总兵力12万,但大多为手无寸铁的乡勇,战争准备的时间太短了,而他们根本没有武器制造能力,遥远的英法此时传来喜讯,答应小芬给予基础的武器援助,但什么时候给呢?英法两兄弟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就这样,手里步枪+原始武器,训练仅仅30天的芬兰士兵在听到苏联坦克和战车轰鸣的同时便已掉头奔向回家的方向,这种颓势也让芬兰在不到3天的时间里便溃退至基础防线。
人类有史以来的战争,从不缺少钢铁勇士和战术天才,面临这样的颓势,一个自告奋勇的芬兰富商“塔维拉”站了出来,带领着手持几乎原始武器的杂牌团,穿着白色披风,大股夜袭敌军宿营地,而白天则潜伏在白雪皑皑的山地丛林里是不是狙击前苏联官兵,造成对方士兵的极大恐慌,这种战术的成功继而推广至全芬兰,演变为更加成功的补给袭扰战,补给车队、野战厨房、战地医院、军官会议帐篷,芬兰人更是利用传承多年的伐木技术奖原始森林平躺在苏联补给线路上,令机械化部队无法通过。芬兰人对自由的渴望,使前苏联红军短短一个星期进攻线路便被切割的七七八八,不得不以团为单位驻地防守,而很显然前苏联的士兵更加愿意做土木工程的建造者而非露头就被冷枪放倒的战斗英烈,进攻的步伐也极大的放缓下来 。
紧急修整10天后,苏联人再次向芬兰曼尼海姆防线发动猛攻,由于机械化部队受天气限制,步兵成为此次战役的主题,直至在芬兰防御战线被猎人出身的芬兰人精准射击前尸横遍野,苏联坦克才姗姗来迟,却发现阵地前沿的芬兰步兵又消失不见,几分钟后,手中并没有反坦克装备的芬兰士兵脚踩滑雪板,身披白披风,肩抗被冻硬的木桩出现在了坦克群身后,将木桩塞进坦克履带轮使其失去行动力,再迅速扔出梦魇般的手榴弹和燃烧瓶。
进攻受挫,修整下来的前苏联军队却又再次遭到恶劣的气候惩戒,而补给更是遥遥无期饥寒交迫,前苏联士兵曾在回忆录里写道:“我们甚至不敢生火取暖,因为随时都会有穿着白衣服的芬兰人向火堆里扔炸药”。
前苏联红军54万部队形成的四条进攻线就这样土崩瓦解,这也招致了斯大林同志的极为不满。在对前线指挥官进行清理后(其中两名前苏联师级指挥官实为被芬兰军击毙),委任寄予厚望的铁木辛哥元帅接管前线事物,而元帅的背后,凛然站着新增援上来的80万军队,苏军前线总兵力达到了120万,大炮2800门,战车坦克不计其数,战斗机轰炸机成批次的飞越前线隔离区。
在这样的人海支援下,1940年2月11日,苏军采用人海战术猛扑芬兰防守线,芬兰军队忘死抵抗,造成苏军极大伤亡,激战数日夜后,芬兰政府决定放弃前线收缩至首都赫尔辛基,并与前苏联和谈。
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和谈前夕,芬兰政府收到了英法二位老大哥发来的号称价值两亿芬兰马克的战场援助,而此时这一切对于芬兰来说,已如废铁。
此次耗时近4个月的芬兰抵抗侵略战争,芬兰将士阵亡2万5千人,负伤4万余,损失飞机70架。
而侵略者在这样的人海战术体系下,131476名苏联官兵再也没有踏上回家的路,数十万人负伤致使列宁格勒至莫斯科一线千余公里的路程上所有的常规医院挤满了伤病员,飞机损失900架,坦克自行火炮机械化步兵车更是无从统计总数。但,这些数字,仅仅是官方宣称,而深埋在芬兰雪原雪层以下已垂目的生命们到底有多少,再没有人探究。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在那场几个月的战争中损失了上百万的战士”,而一年后,德国侵略苏联的战场上,也再也没有看到小伙子们的身影。
赫鲁晓夫随即又补充了一句:“我们当时只是想让芬兰离我们伟大的列宁格勒远一点,他们并不同意,没有办法,我们只能用战争解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随后的谈判中,芬兰政府割让给前苏联的5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芬兰居民纷纷拒绝加入苏联国籍,而是携家带口千里困行着投回自己的祖国。
痛定思痛的芬兰人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大力建设兵工厂矿和车间,修建制造局建设国家基础设施,开拓包括“原油、铝皮、钢铁(瑞典债务式援助)、橡胶”等原材料进出口海上线路,运至国内的原料迅速由兵工厂进出转化为战争武器武装红着眼的芬兰平民,并于一年后再次对苏宣战,利用三周时间即收付1939年曾丢失的所有领土。
但当法西斯元首希特勒要求芬兰军队跨过原苏芬边境继续东进入侵苏联领土的时候,芬兰人却任由希特勒的威逼、恐吓和劝说,坚决不再向东走出一步。
二战后的芬兰,利用1940-4440-4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高科技民工及兵工企业始终实行战时经济体质并迅速转产,稳定的高速发展,同时利用天然的自然矿物优势以及海运资源经济支援经济迅速扩张(编注:战后芬兰并未向同盟国任何国家申请工业及经济援助,而是完全靠自己及德国曾给予的技术支持)。
我们不能说前苏联的侵略缔造了芬兰,但其中的共同之处,却值得所有被侵略者践踏和蹂躏的国土拥有者所借鉴和反思。(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