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走在路上,路边长叶麦冬上的白色斑点吸引了我的注意,乍见之下以为是麦冬被白粉病侵染,但是考虑到麦冬上白粉病很少见且这个季节也不是白粉病的爆发期,于是抵近观察却发现竟然是木虱,好奇之余抬头观看,桂花树上布满白色絮状物,尤其是叶背拖曳着长长的白絮,这些无一不昭告了桂花木虱虫害的爆发。
麦冬上白斑点点
木虱的形态特征
木虱虫体很小,大约4-5毫米的长度,体色是淡淡的黄色,有着昆虫常见的复眼与单眼;触角10节,颜色与体色保持一致;一对透明翅,浅褐色的翅脉非常易于辨认。木虱的卵呈椭圆状,大约0.7毫米长,并且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颜色变化,初期是浅黄、孵化时是红褐色;低龄若虫是黄绿色,虫体较扁,近似于长方形,但老熟若虫的虫体则是黄褐色的柱状,因为腹部有蜡腺,文章开头所见的白絮就是从此处分泌而出。
发生规律
木虱一年有2个高发期,分别是6月与8月。木虱卵在桂花枝干越冬,到了4月底的时候开始孵化,30天后6月上旬时分,木虱进入羽化期并且开始暴食,以吸食枝叶的营养为主,然后再将卵产在叶背,这批卵大约2周后就开始新一轮的孵化危害;第二轮高发期是木虱在8月份进入又一个羽化盛期,此时它们将卵产在了树枝的阴凉面、分枝处等。由此可见,木虱世代重叠现象特别严重,并且若虫隐蔽在蜡层下免受外部环境干扰,抗逆性很强。
叶背白絮飘散
桂花木虱危害
由于木虱产卵位置基本都靠近新叶与嫩梢,因此这些部位是木虱的主要危害对象。木虱吸食嫩叶、幼枝、新梢等处,使危害处疏导组织遭到破坏,营养流失,对幼嫩部位的伤害极大,进而使新叶等失水、萎蔫,严重的还会使整株叶片发黄,顶梢枯萎;若虫分泌的白色絮状物即蜡层还会堵塞叶片气孔,严重影响叶片的呼吸与光合作用,造成叶片营养不良以及呼吸不畅,使叶片失绿、白化;重要的是,木虱还会传播病毒,使叶片皱缩、卷曲等,加上白絮状蜡质层,极大影响桂花树的观赏价值,降低身为园林景观树种的本义;最后,白絮还会随风起舞、飘散,对过往行人造成不便,污染衣物与地面,难以清洗,同时散发的阵阵腐臭味也对行道造成不利影响,破坏了城市环境。
白絮堵塞气孔
桂花木虱的防控措施
- 加强栽培管理
注重修剪,去弱留强,剪侧留干,适当条件下还要重剪,如此可加大枝干间的通风透气作用,减少虫害的发生,从虫害发生环境上控制木虱危害。对于虫情严重的枝条可剪掉并集中焚毁处理,减少虫源。
- 加强水肥管理
夏季植物容易缺水,木虱又特别喜欢侵扰干旱逆境下的桂花,所以浇水必不可少,但也要适量浇水,避免因水量过大导致的根部腐烂,从而加重虫害的发生。施肥方面不建议使用氮肥,可以考虑多用复合肥,最好是微生物肥,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调理土壤,长效安全。加强水肥管理,增加桂花长势。
- 化学防控
害虫的防控讲究除早除小,4月底木虱若虫虫龄较低,此时加以防治最能起到效果,可以使用5%啶虫脒稀释500倍液、10%吡虫啉稀释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一次见效、全年无忧,但错过这个时期到6月下旬时,木虱虫情严重,白絮蜡层较厚且普通药物难以渗透进入蜡层内,此时可考虑噻虫啉加有机硅一起喷雾,或者使用吡虫啉·杀虫单灌根,也可以噻嗪酮·毒死蜱混合有机硅一起使用,高效且持效期长,药后长达20天都不会再有此类虫害发生,成本较低,可以考虑使用。
个人观点
由于虫害的发生多具有突然性,对于虫情控制很难把握最佳防治时期,那么最好的防治时期就是发现虫害的时候,此时建议使用噻虫啉加有机硅或者噻嗪酮·毒死蜱混合有机硅一起使用,快速又高效;虽然吡虫啉·杀虫单防效很高且持效期特别长,甚至长达2个月的持效期,使用也方便,但是药效慢,虫害高发期使用此药很可能耽误防治的最佳时期。
我是海精灵,点赞加关注,带你学习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