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满门英烈,世代喋血沙场,舍身报国的故事在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更让人钦佩的是,杨家并不只有好男儿,也有不让须眉的巾帼女将。真正的杨家将真有那么厉害吗?为什么他们在北宋灭亡时没有出现呢?
一、祖孙三代皆名将
提起杨家,自然是要从老令公杨业说起。杨业戎马一生,他的经历可以公元979年归宋为时间节点,前半生在北汉任职抗宋,后半生在北宋任职抗辽。杨业原名杨贵重,因为在北汉皇帝刘崇手下备受重用,因此被赐名为“刘继业”,归宋后改回杨姓。
杨业从20岁到河东投奔刘崇以来,在北汉一共侍奉了刘家三代。在此期间,杨业多次迁升,官至建雄军指挥使,履立战功。他力保太原近30年不丢,如此功绩可以说是很难得的,所以杨业被北汉国民赋予“无敌”的称号。但是由于历史上关于杨业抗宋的记载不全面且不是很可信,所以杨业前半生任职北汉抗宋的战功了解得不多,即使是《宋史》中杨业在抗宋和抗辽时也是判若两人。
影视剧中的杨业
杨业归宋后的地位其实并没有很高,在宋太宗封赏降臣时,杨业并没有和马峰、郭万超等人一同记录在列。而杨业在宋朝受封的“左领军卫大将军”也只是个环卫官,并未有实际职务。其实这和杨业的家族出身有关。杨家在当时不过是一方小势力,当时各方势力相互征伐,杨家仅能在夹缝中生存。而杨家采取的就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策略,因此出现了杨业事奉北汉,而他的父亲和弟弟事奉后周的局面。杨业弟弟杨重勋在北汉和后周之间反复摇摆,致使杨业归宋后难免被猜忌。宋朝非常注重对武将的限制,杨业得不到多大的权力也是正常的。至于他被称为“令公”,也只是因为他死后被追赠中书令,令公只不过是中书令的简称罢了。
对于老令公杨业的事迹也是存有疑点的。第一个疑点是杨业的籍贯问题。关于其籍贯,有麟州(今陕西神木)说和太原说两种说法。众所周知,杨业的父亲杨信是麟州刺史,在曾巩和欧阳修的笔下,杨业被划为麟州人。曾巩和欧阳修两人生活在杨业战死后的几十年后,所以他们的记载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支持杨业是太原人的主要是凭南宋遗民余大焯的《烬余录》和元朝所修撰的《宋史》做出的判断。两种说法各有依据,所以这个问题仍没有定论。
第二个疑点是关于令公之死。主将潘美等人为了减轻罪名,对于杨业的死亡描写得十分含糊。有人认为杨令公是被俘后绝食而死,他们在《宋朝事实类苑》、《辽史•耶律斜轸传》和《宋史•杨业传》中都找到了相关记载。也有人根据《烬余录》和《东都事略》,认为杨令公是战死的。这一观点为多数人所赞同。
杨业入宋不到8年便死于边关,他的七个儿子除了杨延玉与他一同战死以外,都受到了朝廷的录用。其中最出名的是杨延昭,人们称其为“杨六郎”,其实杨延昭是七子中最大的。据《宋史·杨业传》记载:“业既没,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郎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璃、延贵、延彬并为殿直。”这里面很清楚地提及了六子的排行顺序,并且杨延玉排行第七是可以确定的,而在后文中也有提到“延昭本名延朗,后改焉”。
那么为什么杨家大郎杨延昭会被称为杨六郎呢?其实,历史上的“六郎”一词并不只是排行第六的意思。《旧唐书·张昌宗传》中记载:“张昌宗以姿貌幸,杨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耳。”这里是说面容俊美的男子被称为“六郎”。不过杨延昭的“六郎”,跟颜值没关系,这一称呼来自辽人对他的评价。在《宋史·杨业传》中有说“(延昭)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可见杨延昭排行第六只是后人在传颂杨家将的故事时没有加以辨析,误传所致。
影视剧中的“六郎”杨延昭
传言说杨延昭有一子叫杨宗保,有一孙叫杨文广,事实上并非如此。《宋史·杨业传》只记载杨文广为杨延昭的儿子,杨宗保此人并不存在。而杨文广这个人的履历也是非常丰富,有出使广西、从狄青南征的成就,最后官至左藏库使。
但杨文广之后,杨家后裔就不如前人了,他们主要居住在山西一代,也有说江南也有杨家后人。但他们早已辉煌不再,因此在北宋灭亡时,杨家将并未有人能站出来。
影视剧中的杨家将
二、杨门女将是否存在?
其实在戏剧、小说中盛传的杨门女将在史书上并没有多少记载,因此有一些人认为她们从未存在过,但这种论断其实也是不合理的,因为史家们多是站在封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这导致许多英雄女将被埋没于历史长河中。
有人认为杨门第一代女将佘太君是折(读she)家折德扆的女儿。同杨家一样,折家也是宋初晋北比较大的一个军事家族,历史上也有折家将的故事。
对于佘太君是折德扆女儿的说法,多出自一些杨氏宗谱,但其实那些族谱等均是清代成书,因此这一说可信度不太高。而且佘太君在民间的流传也是自元曲开始,后世对佘太君的了解多出自于此。
从逻辑上来说,佘太君是折德扆女儿这个论断也有很大的问题。折家与杨家最早隶属不同的势力。折家作为党项族,世代为后周显贵,且一直是后周反辽和北汉的重要力量。公元952年,北汉曾大举进攻折家管控的地域,但在折德扆的英勇反击下,北汉损兵折将,此后后周和北汉也一直处于交战状态。即使是陈桥兵变北宋代后周后,折德扆归附了北宋,也一直是主张进攻北汉。甚至是在北宋灭北汉的战争里,折家也极其活跃,折德扆的儿子折御卿更是为平定北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杨业父子等人,最早就是北汉大将。这样两个隶属于敌对朝廷的家族,又怎会在私底下联姻呢?因此佘太君是折德扆女儿的说法其实是很难成立的。
佘太君影视剧形象
至于其他的杨门女将,如柴郡主和穆桂英等人,也多存在于地方志中,至于这些史料是否可信,还有待研究。
《穆桂英挂帅》剧照
文史君说
杨家将虽然不如广为流传的版本那样威武,但几代人南征北战为宋朝的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只可惜在杨文广之后杨家就很少有如杨业这几代人的能者,因此在北宋灭亡时心有余而力不足,杨家将也并没有站出来。
参考文献
张永廷:《杨家将的历史真相》,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
杨芷华:《杨家将的历史真实》,《山西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
赵捷民:《杨家将考辨》,《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杨建宏:《略论杨门男将演变成杨门女将的文化意蕴》,《长沙大学学报》第2004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套元)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