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符琼尹
编辑 | 何润萱
两个101系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创造营2020》正打得火热,而在剧集行业,一部《清平乐》也让“宋朝剧”加入了朝代剧101的战局中。
喜欢的人认为这部剧高度还原宋朝风土人情,服化道精良,剧情也细腻精致,值得回味。不喜欢的人则认为故事的矛盾冲突不够,节奏太慢,前朝戏和后宫戏又过于割裂。争议之下,《清平乐》也从开分的8.1降至目前的7.1。
《清平乐》(图片来源:微博@电视剧清平乐)
并不被国剧重点书写的宋朝,应该为《清平乐》的争议买单吗?这个朝代的“糊”为《清平乐》制造了观看门槛吗?毒眸追溯了过往的古装剧后发现,在“朝代剧101”的战局中,如果从朝代剧的豆瓣评分人数排行TOP10的剧里,按照口碑及影响程度来排列,这些朝代剧大体能分为三个梯队,宋朝剧确实只能排到“C班”。
这其中,“A班”的选手凭着“盛世”的功绩,早早占据朝代剧一线的位置,“B班”的选手则凭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正异军突起占领着二线位置。而“C班”的选手要么像宋朝剧这样“剧红朝代糊”,要么则连剧都并不被太多人所知晓。
今年还有一部《大宋宫词》将播出的宋朝剧,有“逆天改命”的胜算吗?一切都要从A班的崛起说起。
A班“顶流”汉唐清:盛世皇朝
从各类朝代剧豆瓣评分人数TOP10来看,A班的朝代剧汉、唐、清,是唯三入榜评分人数不低于6000,且在正剧、“戏说”剧、“IP流量”剧都齐全了的朝代剧,可谓是准确踩在了电视剧行业重要的发展节点,是当之无愧的“顶流”。
从上图不难看出,数据碾压的断层“C位”是清朝剧。处于第10名的《孝庄秘史》评分人数都超过了4万,前五位还都是10W+级别的剧集。其中较为遗憾的是,9.1分的正剧《雍正王朝》以几百人之差只能排在第11位。
在正剧方面,“清朝剧”有“王朝”系列三剧连发——1998年的《雍正王朝》,2001年的《康熙王朝》,2002年的《乾隆王朝》。其中,《雍正王朝》是1999年央视的开年大戏,播出后收视率一律走高,成为年度收视冠军,是党政机关推荐收看的电视剧,得到时任总理朱镕基的高度评价。
《雍正王朝》(图片来源:豆瓣)
除了正剧外,榜单里发生在“康乾雍”的剧集不在少数,《步步惊心》《宫》在康熙年间,《延禧攻略》《甄嬛传》《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均是在乾隆朝,《甄嬛传》则是雍正朝。
康乾雍三位皇帝治下,为什么会引发那么丰富的剧集?“王朝”系列原著作者二月河曾说:“因为康熙、雍正、乾隆他们三个是一组,叫做‘回光返照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极度成熟的阶段,写好康熙、雍正、乾隆,好比从含量最丰富的水质里面折射出来一些很多东西。你再写光绪、嘉庆,文化上没有刻意的变化。”
而清朝剧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保存至今的史料更为丰富,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此外,《铜牙铁齿纪晓岚》编剧汪海林也对毒眸透露,90年代末,东南亚市场对清朝剧的需求量很大,这也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清朝剧的创作繁荣。
在海外市场的需求下,清朝剧也领先所有朝代剧,最先开始了“娱乐化”。1996年的《宰相刘罗锅》就开启了中国电视剧戏说历史之先河,1997年的《康熙微服私访记》紧随其后开始了喜剧尝试,1998年播出的《还珠格格》高收视火遍全国,2000年的《铜牙铁齿纪晓岚》更是推出了经典的铁三角组合。“文艺作品有娱乐功效,过去我们忽略了它,一直在讲意识形态。”谈及《宰相刘罗锅》的火热,其主演张国立曾说。
《宰相刘罗锅》(图片来源:豆瓣)
“盛世皇朝”的光辉、丰富的史料和海外市场的需求,让清朝剧在所有朝代剧中一骑绝尘。紧随其后的,则也是拥有“万国来朝”的繁荣盛世的唐朝剧。
在上文的榜单中可以看到,论正剧,入榜的有2000年的《大明宫词》和1995年的《武则天》,前者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开,播出后被当时的媒体称之为“作者电视剧”“吟诗电视剧”,并打破了当时的收视纪录;后者1995年播出,也成了刘晓庆三度饰演武则天的开端。
与文化繁荣,极具包容性的唐朝一致,唐朝剧也是脑洞最大,玩法最多的一个朝代剧。比如2017年播出《颤抖吧阿部》,结合了科幻与古装,让外星人与唐朝大将军之子谈了恋爱。2019年播出的高口碑剧集《长安十二时辰》则在高度还原“大唐的一天”之余,虚构了望楼系统。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望楼系统
虽然爆款和霸屏的连贯性都少于清朝剧,但是从榜单也能看出,在电视剧产业娱乐化的背景下,唐朝剧也有出色表现。比如2017年《大唐荣耀》让演了无数女一都没火过的景甜口碑翻盘,也让任嘉伦成为新季度“国民老公”。2018年的《延禧攻略》则成为年度爆款网剧。
与清朝剧和唐朝剧在2018、2019年仍具备讨论度相比,汉朝剧在声量上就弱了许多。与清朝剧和唐朝剧的游刃有余相比,汉朝剧在追赶时代潮流时似乎总有些笨拙。但是作为当下火热的“汉文化”的源头,汉朝剧依然具备不小的分量。
从榜单来看,汉朝剧也有两部历史正剧当选:2001年播出的《大汉天子》捧红了黄晓明,艺术总监是《蓝宇》导演关锦鹏;2005年播出的《汉武大帝》则由《雍正王朝》导演胡玫执导,《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编剧江奇涛执笔。
《汉武大帝》(图片来源:豆瓣)
汉朝剧也是最先拉开2010年后“网文IP改编”模式的朝代剧。2010年,改编自网文的《美人心计》播出, 以西汉初年的汉室后宫为背景,包含谍战、争天下、婆媳关系、姐妹争宠等多种元素,播出时常居同时段收视冠军。
但是汉朝剧总显得有那么点命途多舛。先不说拍了两部汉朝剧的杨幂是被清朝剧捧成了角儿,其他家拍IP也少见这么大争议——
2014年播出的《风中奇缘》改编自《大漠谣》,在立项后遭遇了历史粉的大规模反对,最终修改了剧名及部分人名、地名才成功播出。2016年《霍去病》也是被历史粉喷成了筛子,至今未能成功播出。于是从2016年以后,市场上的汉朝剧也越来越少了。(点此阅读:魔改or戏说,历史剧改编的边界何在?)
“从清朝剧之后,古装戏没有说哪个具体朝代的市场会更好,但是这些年会出现一个趋势,会出现一些以往较少出现的朝代比如南北朝,这会给观众带来一些新鲜感。”看来,汉朝在现阶段的短暂失落,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市场导向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不像清朝、唐朝,有源源不断的新类型IP出现可供改编,新鲜感不足。
B班“黑马”明、秦、魏晋南北朝:自有风骨
从豆瓣评分人数排行来看,B班的“明朝剧”是最接近顶流的一位。
TOP10中,有两个10W+的评分人数。论正剧,有豆瓣目前最高分9.7的国剧《大明王朝1566》压阵,论脑洞大开的古装剧,有内地第一部穿越剧《穿越时空的爱恋》。但是明朝剧的遗憾,便是自2007年的《大明王朝》之后开始式微。从榜单也能看出,2007年之后一直到2016年,才有了入榜的明朝剧。
从辐射人群更广的电视剧来看,收视率、网播量都不低,且最具备话题度的明朝剧,便是2016年刘诗诗、霍建华、黄轩主演的《女医·明妃传》,和2019年汤唯、朱亚文主演的《大明风华》。前者是当年卫视收视率第九;后者则在《中国电视/网络剧产业报告(2020)》列出的2019年收视排行中位列第一。
《大明风华》(图片来源:豆瓣)
究其原因,明朝知名度较大的皇帝是朱元璋和朱棣。除这二人之外,其他朝代的故事要么知名度低,也就极少被影视化,要么是书写的历史时期较为敏感,比如由陈道明、陈宝国、王刚等实力派演员出演,讲述明末清初历史的《江山风雨情》未播完就被叫停了,理由是“历史观有问题”。
但是明朝也有着别的朝代剧所有的特色。明朝探案剧《医馆笑传》的总编剧朱凌峰曾说过:“中国历史上,同时存在CIA跟FBI的只有明朝这个朝代,当时有东厂和西厂。” 另外还有皇家警卫力量“锦衣卫”。这也给了许多明朝剧以灵感,如榜单中2005年播出的武侠剧《天下第一》,还有2020年Q1最火的剧集之一《锦衣之下》,便有“东厂”和“锦衣卫”的身影。
事实上,第二梯队这些朝代剧,都像明朝剧这样有着不可替代的特色,可谓是“自有风骨”。比如近几年来突然增多的魏晋南北朝剧。
从上文的榜单可以发现。除了2013年的《兰陵王》,几乎所有的剧都出现在2015年之后,也就是“IP剧”大行其道的时候。魏晋南北朝成了广大架空背景的IP提供了“落脚之地”。如《琅琊榜》备案时背景是南梁,《锦绣未央》的女主原型是北魏的冯太后,《孤芳不自赏》的故事发生在东晋十六国,《楚乔传》则将故事落在了西魏……
为什么这些IP纷纷选择落地魏晋南北朝?编剧吴孟璋曾对媒体表明有两个原因:“一是观众对这个历史时期的概念比较模糊,会给创作者更多的空间;二是这个时期的中国处于异常混乱的年代,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此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阎步克或许也发现了另一个原因——
图片来源:知乎答主@步六孤
而近几年如此火热的魏晋南北朝剧没法跻身A班,是因为它是一位偏科严重的选手:可信手拈来,但同时也可能遭遇审查。魏晋南北朝的正剧只有少的可怜的两部作品,一部是《北魏冯太后》,另外一部是被剪成七集电视电影的《北魏传奇》。个中缘由,讽刺地与IP剧纷纷落地的原因相似——异常混乱的年代,在民族问题上难以缕清,历史观也难以明确。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剧的冷与热,都在于其混乱的年代,那么秦朝剧的秦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为何还屈居第二梯队?
有相关从业者告诉毒眸,与汉、唐、清相比,秦朝相关的史料并不多,这也给影视化带来了难度。但秦朝剧仍然有高质量的正剧压身,比如榜单里的《秦始皇》和占据三席的“大秦帝国”系列。
据自媒体影视独舌报道,在史料不多的情况下,前者的导演阎建钢说“秦始皇的造型找不到足够的历史资料,大胆设计”,在没有影像资料的情况自己编了服饰和妆容;后者的制片人焦阳则从2005年开始便在筹备,该系列的终章则在2020年才姗姗来迟。
《大秦帝国之天下》或将于5月播出(图片来源:豆瓣)
除了正剧之外,秦朝剧也不乏“放飞自我”的作品。2010年播出了胡歌穿越到秦朝做将军的《神话》,这样一部脑洞大开的作品竟然还是央视八套的开年大戏,首播两日就刷新了央视八套开年戏的收视率纪录。2015年的IP作品《秦时明月》则是改编自同名动画,讲述了荆轲之子荆天明、墨家巨子之女高月与楚国少主项少羽的故事,不过电视剧远不如动画知名度广。
而在此前轰轰烈烈的“大女主潮”中,功勋卓越的秦始皇也没能幸免,成为大女主剧们霍霍的对象。在2016年开机的《巴清传》里,秦始皇成了要靠寡妇清这个人物才能修长城的人,还要与寡妇清共分天下。最后该剧的一路坎坷,也被网友调侃为“祖龙发威”。
无独有偶,在迪丽热巴主演的《秦时明月丽人心》,秦始皇也会对着女主说出“寡人爱你,愿意与你共分天下”这样,轻巧地像说出“这片鱼塘我都为你承包了”一样。
C班“潜力股”宋朝剧:侠气纵横
“接下来要大火的,会是宋朝剧吗?”《清平乐》播出后,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议论。
如此猜测并非空穴来风,除《清平乐》之外,以宋真宗赵恒和章献明肃皇后刘娥的故事为主线的《大宋宫词》片花公开,或将于今年播出;积压13年老剧,讲述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故事的《清风明月佳人》于近日播出;再加上去年热播的《大宋少年志》,宋朝剧看起来正一反过往的空白,来势汹汹。
其实毒眸整理后发现,每个人的童年里都少不了宋朝剧,只是也许你从来没意识到那是宋朝剧。
从榜单不难看出,宋朝剧的“面孔模糊”,或许在于其极少以帝王为主角,而是以民间故事及武侠传奇为主。金庸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也都发生在宋朝,但也少有人关注郭靖守了多年的城,究竟是在哪位皇帝的治下。而榜单中的《少年包青天》《水浒传》《杨门女将》也取材自民间小说。排名第一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则是改编自“种田文”的“宅斗”故事,也是发生于宋朝民间大家族的故事。
在这些侠气纵横的故事里,皇帝多是昏庸和无能的形象。少有的几部“戏说”成分相对不多的故事里也不外如此。2013年播出,由黄晓明主演的《精忠岳飞》,宋徽宗皇帝不理朝政,宠信奸臣,联金抗辽;《大宋提刑官》里的宋慈把整理的有关朝廷重臣不法行为的八箱证据呈现给皇上,却被皇上焚毁。
所以当《清平乐》上线后,许多观众才会忽然发现,这竟然是在杨家将和包青天以及《水浒传》的故事里打酱油的宋仁宗,第一次成为一部剧集的主角。而除了2015年播出的,高希希执导,陈建斌、殷桃主演的《大宋传奇之赵匡胤》之外,宋朝帝王做主角的剧也鲜少存在。
宋朝剧重民间,轻帝王家的创作,也与宋代帝王的特点及其政治制度有关系。宋史研究者,知名历史作家吴钩曾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宋朝在政治势力方面也出现了两个显著的变化:皇帝不复具备克里斯玛型(charisma)的个性魅力与个人权威,君权的行使更多地依赖传统、惯例与制度;庞大的士大夫群体崛起,形成了“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体。
此外,不拍帝王故事还有一个原因:涉及到多民族的战争问题,不好处理。吴钩曾发微博表示宋夏之间的战争是“本来可以拍得很精彩的戏”,不过下方有知情人士做出了解答——
可见,多民族问题是第三梯队,乃至第二梯队的选手们——上文提及的部分明朝剧、魏晋南北朝剧共同的难题。
比如元朝剧里最出名的,也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除此之外,就仅有一部2004年央视同内蒙古电视台共同出品的,没有知名明星参演的《成吉思汗》,和胡军、佘诗曼、吕良伟主演,但一直未能上星播出的《忽必烈传奇》。另一个与魏晋南北朝一样混乱的五代十国,知名的剧集也只有《倾世皇妃》和《画江湖之不良人》。前者改编自网文,后者改编自同名动画。
资料的局限也是元朝剧创作的一大难题。不过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时培磊就曾对自媒体影视独舌表示认为,成吉思汗、忽必烈的故事其实挺精彩,也发生过数次宫廷政变、皇位交接的故事,和同样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清朝一样有意思。但是研究元史的人少得可怜,也没有一副好口才,连《百家讲坛》都没人去讲,直接导致拍元朝剧的难度系数飙升。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梯队的朝代选手们就只有像宋朝剧这样,靠着民间戏说来大胆创作了。比《封神演义》就撑起了商、周朝代局的半壁江山,直到2019年《封神演义》还能拿下高收视和高播放量。于正制作的,基于《封神演义》基础上的《朝歌》也或将于今年播出;小说《三国演义》也成了所有“三国”剧集的来源。
《朝歌》(图片来源:豆瓣)
但是从《清平乐》的争议来看,它“节奏慢”“戏剧性不够强”等问题,并不能甩锅给宋朝。帝王自身的魅力不足,故事平淡,并非历史中的“大男主”,也有相应的解决方式。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编剧常江就曾对自媒体影视独舌说,“那么大的一段历史,硬要把所有危机的起因、事件的解决全放在司马懿身上,这就成了戏说的风格。”所以《军师联盟》篇章只能做一个群像戏,司马懿还在成长,他在历史的地位决定了他不是戏剧的核心。
将“大男主”改为“群像戏”,也是吴钩所认可的改法。吴钩曾发微博称,如果由他来拍《清平乐》,他会将重头戏放在朝堂,以仁宗皇帝与众名臣的群戏为演绎的重点——
“我们想象一下,一部剧依次登场的角色是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包拯、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全是自带光环的人物,他们的名字与作品,不但出现在今天的历史教科书中,还出现在语文课本上,人称“背诵默写天团”。这本身就是话题,就是流量……哪个历史题材能带出这么多的牛人?这么好的IP不好好发挥,真是太可惜了。”
“背诵默写天团”部分成员
对于《清平乐》的考究与遗憾的讨论,也许会随着剧集走向尾声而落幕,但与综艺不同的是,这场“朝代剧101”的“选秀”永远不会走到结局。观众永远在投票,能不能跻身出道位看的是比人气更直观的收视率。据毒眸所知,不少以宋朝为背景的项目已经在准备。作为观众,总是希望更广阔的历史画卷能一一展开,得以在现代的演绎下,窥见浩浩汤汤五千年历史里那些闪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