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因为一个失误、一个意外、一个碰巧而成就一部经典的影片。
▶《码头风云》(1954年 导演:伊利亚·卡赞)
影史上最著名的镜头之一——马龙·白兰度和那只白手套。出自《码头风云》,从视频第40秒到第2分03秒。
在影片里,白兰度饰演的Terry是黑社会的打手,他对女孩Edie的哥哥之死负有责任。他想和Edie见面聊聊,可以想象他见到Edie之后内心会充满尴尬和内疚。只见两人一边走路一边交谈,Terry感到有一种向善的力量在将他拽出恶的掌控,他的灵魂在经受撕裂。Terry不时落在了后面,她想甩开他,而他也不太敢面对她。这时候Edie从口袋里摸出一双白色手套准备戴上,但其中一只不小心掉到了地上——这完全是意外,导演卡赞本来可以喊停,但他想看看白兰度怎么来处理这个意外。
白兰度顺手拾起了手套,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演员会将它还给对方,这很自然,不会打断戏的进程。但是,白兰度出人意料地把玩起手套来,似乎并不准备交还。和他演对手戏的Eva Marie Saint在那一刻稍微有点不知所措,她想伸手去接,但不知道白兰度是否会还她,于是她缩了回来。在一秒钟内她的心思应该转了好几个来回。这时两人走到一架秋千前,Terry坐了上去,他细心地摘掉手套上的尘土,并不停揪扯指套,然后把它戴到了自己手上。
手套比较小,Terry可能觉得有点紧,他不断找话说(他很紧张,但一直掩饰得不错,而Edie的紧张写在脸上,她不知道眼神该投向何处)。在这个过程中,Edie多次瞄向手套,她想把它拿回来,但似乎一直没找到机会。终于,趁Terry掏出口香糖放入口中,Edie突然走上前——两人之前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从Terry手上夺下了手套。
关于手套的这些动作是白兰度和Eve在排练时无意中完成的,它源于一次失误,但演员利用了这次失误,并赋予了这场戏更多的意义,恐怕连演员自己当时也未必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卡赞在正式拍摄时保留了这个设计。
对于Terry来说,他想重新做人,但又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资格这么做,他内心的彷徨完全通过那只手套表现了出来,他笨拙地戴上它,好像是在体验Edie的生活或立场(当然还会有人把他的动作解释为一种强奸),并最终被Edie的善良和纯洁所感染。而Edie随时想夺回手套的态度说明她内心并没准备好接受他,两人仍处于敌对的立场。
白兰度能这样即兴发挥并不奇怪,这并不完全因为他是来自卡赞亲自教授的「演员工作室」的方法派学员,实际上可以说是他自身气质的天然流露。白兰度外形高大、健壮,富有男子气概,这是所有人都公认的,但是,他其实同样身具某种阴柔气质,或曰孩子气,这在他的许多电影及舞台表演中都有体现。他顽皮地戴上一只女士手套,正是这种孩子气和阴柔感的表露。反映到角色上,那就是说Terry的内心其实并不像他外表那么强硬,他有很柔弱的一面(影片后面会有更多的揭示)。
最妙的是,围绕这只手套的所有惊心动魄的争夺,都是通过潜台词来表现的。Terry和Edie一路上不停说话,这是他们碰面的目的,那只手套在谁手上似乎无关紧要,但是,一次事后张扬的失误,让这场戏的意义变得完全不同。(本段作者:magasa)
▶《毕业生》(1967年 导演:迈克·尼科尔斯)
据达斯汀霍夫曼(男主演)本人说,在《毕业生》当中有两处这样的情况。
1,在影片36:43,在摸了罗宾逊太太的胸之后,饰演班杰明的达斯汀霍夫曼,作为一个真实的自己,感觉太害羞已经绷不住。本来要讲下一句台词的他说不出话来,就转身离开“罗宾逊太太”,在远处用头撞了几次墙,发出“咚咚”的声音。他以为导演当然会喊卡然后重拍这个镜头,但是没有。这时,还是罗宾逊太太转过身子,马上接上了下边的台词。
R: Benjamin, would this be easier for you in the dark?
B: Mrs. Robinson, I can’t do this.
R: You what?
B: This is all terribly wrong.
这一幕,戏剧性地给班杰明“青涩”的特质增添了真实的底色。
2,第二个例子不是演员的问题,更像是导演和演员的一种默契。
在影片结尾处,教堂抢婚之后,班杰明和妹子一起跑上一个小公交。两个人都非常兴奋。
本来,大团圆结局到这儿也就圆满地出现了。
但此时,台词已说尽。
导演没喊卡。
演员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也不敢乱动,只能等着导演的命令,又不能不继续演下去。
他们脸上的笑意慢慢淡去。
偶尔的,他们能挤出一点笑容,但那点笑也马上消失了。两个人的眼神变得茫然。
主题曲The Sound Of Silence响起。这一段无心插柳,却正好让剧中两位刚刚沉浸在抢婚成功的巨大幸福中的年轻人的未来显得非常迷茫。
多年后,当达斯汀霍夫曼在回忆起这部《毕业生》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似乎也是这两段。(本段作者:谢煜)
▶《无间道》(2002年 导演:刘伟强/麦兆辉)
(其实这不算一个错误,是个神一般的自由发挥。)
黄志诚叫陈永仁从天台逃走,陈永仁转身离去。
黄志诚:喂!
陈永仁(茫然回头):啊?
黄志诚:没什么。
于是陈永仁离去。
那一句喂是黄秋生莫名其妙脱口而出,并非剧本所有。梁朝伟的茫然回头是真实反应。
当你看完影片回想的时候,会发现这一段仿佛讲禅的对话,是两人之间最后的对白。
有没有逼格顿时暴涨的感觉?
如果是王家卫电影,这里应该响起梁朝伟的画外音。
“我当时并不明白他的意思。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叫住我,却又什么也没说。他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我一直都知道。但十二分零七秒之后,他落在我身后那辆出租车的车顶上。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感谢@王岩和@帝王之学的提示。这一段有出处,来自黑泽明自传《蛤蟆的油》——所以黄秋生应该是蓄谋的。感谢梁朝伟的默契!
以下是《蛤蟆的油》中相关引文:
我和哥哥是在新大久保站分手的。我坐上了出租汽车。哥哥说,你坐出租汽车回家吧,说完就走上车站的台阶。
我坐的出租汽车刚要开走,哥哥又从台阶上跑下来把车叫住。我走出车来,站在他面前:“什么事?”
哥哥目不转睛地看了我一阵,说:“没什么,好啦!”
说完他就又走上了台阶。
等我再次看到哥哥的时候,那已是满是血迹的床单蒙着的尸体了。
(本段作者:Roc Lee)
▶《教父1》(1972年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教父1》 当教父唐·科里昂平和地给殡葬业者包那萨拉解释什么是“友谊”的时候,第一个全身镜头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一只灰白相间的猫坐在了马龙·白兰度的膝盖上。导演科波拉说:“马龙手中的猫并不是计划内的。我看到它在摄影棚内转悠,于是就把它抱到马龙的手上。”白兰度非常爱小孩和宠物,于是就顺理成章了。但这差点毁了那一组镜头,我们的收音团队根本听不清白兰度的台词,害怕要用到对白字幕才行。问题就出在那只猫身上,它咕噜咕噜的喘息声盖过了白兰度的声音,当你看影片的时候,你还能听到。(本段作者:张学天)
▶《甜蜜蜜》(1996年 导演:陈可辛)
陈可辛的经典爱情电影《甜蜜蜜》中有一个镜头拍错了,却成了这部电影里最精彩的镜头。
曾志伟饰演的豹哥不幸被人枪杀。豹哥的妻子阿翘(张曼玉饰)去认尸。场景是这样的:
可能是因为被爆头了,面部无法辨认,张曼玉要求把尸体翻过来。(豹哥是混黑社会的,背上有左青龙右白虎,哈哈)
尸体翻过来之后,张曼玉突然开始笑———(女神你肿么了,剧本上可没这么写啊啊啊,看到老公尸体你还笑得出来!!!。不过还好陈导没有喊停,点睛之笔被保留了下来,先笑后哭反而更传神啊~~~~~~~~~)
还试探地看了看两边的法医和警察,笑——
接着就开始哭——
哭得那个伤心啊,梨花带雨啊,配合着伤感的背景乐,我都快潸然泪下了,感人啊。。。。
那么问题来了,她看到了什么呢?为啥先笑后哭呢?————
……
看到了左青龙右白虎,中间米老鼠,噔噔~~~
原来这米老鼠的梗在电影里早在豹哥和张曼玉第一次见面时就已经埋下伏笔打下铺垫了——
张曼玉做按摩女郎,接待的第一位客人就是豹哥,当时她就说过:
然后豹哥第二次来按摩的时候————
他所说的“朋友”就是这只米老鼠,哈哈,豹哥太幽默了~~~
每每在电影里看到这样首尾呼应的伏笔总是忍不住拍案叫绝啊~~~
陈导是这么评价这个先笑后哭的镜头的:张曼玉笑着哭成就陈可辛《甜蜜蜜》。(本段作者:氩硒氮铝)
▶《少林足球》(2001年 导演:周星驰)
先上图:
如你所见,《少林足球》周星驰和黄一飞即兴发挥对耍贱,后者略胜半筹,星爷三度笑场,真正的最后“哇你的头”的之后已经CUT了,本来是弃用的镜头,后来周星驰一看,实在架不住太好笑了,补拍剪接还是用进去了,这组片段造就了大师兄的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本段作者:索思)
▶《闻香识女人》(1992年 导演:马丁·布莱斯)
他刚刚完成了自杀前的最后一个愿望,突然产生的生无可恋的空虚和无力感,都体现在这个镜头里面。
导演Martin Brest后来揭秘,摔进垃圾桶这一幕只是一个意外,但还是被他保留在了电影里。(本段作者:御手洗衣机)
▶《横道世之介》(2013年 导演:冲田修一)
印象最深的是这段画面,被吉高由里子的细腻演技征服。从车上眺望过去的自己,该是怎样的一番心绪?车窗外是“去年今日“的人面桃花,亦是“曾经沧海”的巫山之云。再望,“杏花杨柳”虽“年年好”,却”不忍回看旧写真“。追望,笑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哭是因“旧事如天远”。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两位助理导演在吉高由里子不知情的情况下扮成世之介和祥子。 不过导演事先并没有告诉吉高,吉高在拍的时候吓了一跳,结果明明是应该要哭的戏却笑场了。
瞧,错误酿成经典。(本段作者:jinghan zhu)
来自知乎 整理编辑/圈圈
1号厅[微信号:yihaoting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