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网闪电新闻11月17日,情报博士的第一个身份是战士——。这是中央剧场空军雷达的一位旅工程师刘志成在日记扉页上写的文章。
入伍19年他屡获殊荣:荣获全军预警系统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全军网电作战和预警探测标兵个人,荣立个人二等功……面对各种褒奖,刘志成感慨:“最好的时代,我们赶上了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必须珍惜时光、不负韶华!”学历对接“战力”,像海绵一样吸满基层的“营养水”
“博士硕士首先要当好战士,只有把自己所学用到服务战斗力上,付诸基层实践,才能从高学力干部成长为高能力战士。”这是今年毕业的新干部李东瑾博士,听完刘志成的授课后真情流露的感慨。
新干部集训后,李东瑾主动申请到一线新装单位从事技术工作,立志像刘志成一样,用所学知识为部队战斗力提升做贡献。
从初到基层的“水土不服”到如今的如鱼得水,刘志成坦言这一路并不轻松。
刚到雷达部队,刘志成发现读博期间所学知识与雷达专业几乎没有交集,要想搞清弄懂作战机理,只能从头学起。为了尽快掌握雷达专业知识,他拧紧“发条”,白天跟班见学,晚上熬夜苦读,就连周末,他也会雷打不动地到办公室看上几个小时书。
一次,他到兄弟单位调研某新型雷达装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做的笔记超过一尺厚。单位领导见他努力刻苦,又安排他到某研究所学习半年,他把正课时间、业余时间,甚至节假日全用在专业学习上,竟然没去逛过一次街,没有游览过一个景点。这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是一种遗憾,但刘志成却把学习期间发表的多篇理论文章,视为最大收获。
沉下去,才能浮起来;钻进去,才能跳出来。凭借着一腔热忱,学成归来的刘志成,不到2年时间已经成了单位小有名气的“雷达通”。
回想起这段经历,刘志成说:“高学历往往意味着高学习力,像海绵一样吸满基层的‘营养水’,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
刘志成到机动分队查看装备运行情况(刘川 摄)
研究打仗不怕你有想法,就怕你提不出问题
2018年,团队历时数月研发出某统计系统,进入最后的检验阶段。
“系统虽好,漏洞却可能致命!”正当大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时,团队成员席闻直言系统还有个重大缺陷。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有人称赞他敢说真话、有个性,也有人说他“站着说话不腰疼”。
刘志成没有轻易下结论。他决定重新组建攻关小组,请席闻参与,马上对系统漏洞展开二次研究攻关。
这一举措让席闻心里悬了很久的石头落了地。这位计算机大咖选调到“博士团队”后,一直有个顾虑:大胆探索、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追求,在这里有土壤吗?
有顾虑的不止席闻。团队成员各有所长,有的在选调之前,就在各自研究领域斩获不少奖项。
“都说高学历干部想法多,你就不怕不好管?”上任之初,有战友提醒刘志成,这个队伍不好带。
“我们是研究打仗,不怕你有想法,就怕你提不出问题。”刘志成嘿嘿一笑。他鼓励大家:“行政上要讲服从,但研究上要有批判的精神、创新的勇气。”
一次次的备战打仗“头脑风暴”里,刘志成一次次挖掘着团队成员的潜能,2年时间,先后有2人选调上级单位,1人任职军事主官,1人考取部队院校研究生。
刘志成为战勤人员答疑解惑(刘川 摄)
攀登的乐趣在于征服高度,工作的激情源于直面挑战
深夜,当时值夜班的参谋么建永下班了,看到“博士团队”的灯还亮着。
“这群人加班也没个点儿,到凌晨两三点是经常的事。”据么建永介绍,刘志成工作起来十分专注,白天风尘仆仆,奔走于基层一线调研数据,晚上一摞厚厚的专业书籍,对着电脑研究设计,这是他的常态,如今也成为“博士团队”的标准状态。
“他们总是把工作干到最好,每个人都是独当一面的好手。”提及这个团队,参谋长赵福双竖起大拇指。
一次新装调试,刘志成发现该雷达存在一定误差,尽管精度在控制范围内,可他眼里容不下沙子。
“误差缩小一米,胜算就多一分。”刘志成卯足劲。采集数据、建模分析、优化论证加班加点忙活起来。
“研究装备是厂家和研究所的事,你们这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嘛!”有的同事觉得他们是在瞎折腾,刘志成却有自己的执念:绕着问题走是平庸者的怯懦,盯着问题钻才是军人的担当。
两个多月,他带领团队对该雷达的应用进行10余处优化,最终将误差精确了近60%
攀登的乐趣在于征服高度,工作的激情源于直面挑战。近年来,刘志成带领团队攻克数十个实战难题,形成多套战法,助推部队战斗力水平成倍增长。
刘志成指导战勤参谋完成作战课题研究(刘川 摄)
闪电新闻记者 杨丽 通讯员 朱姜海 李知健 刘川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