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独立,最终和父母分离”,黎海燕说:“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做一辈子的保姆”。这既是回望,也是对如今女儿自立自强的欣慰。
程敏(吴铭枝),1963年生于番禺,广东省首届十大杰出父亲、中国“兔爸”、好爸妈公益基金创始人、爸妈俱乐部CEO、广东三川智传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
女儿吴炜为《我们的日记》创作的漫画随着《怪爸爸 笨女孩》的出版,程敏又多了一个名字“兔爸”。9年,没有太多时间和女儿共处的程敏,通过日记,在别样的空间和女儿吴炜沟通。一份执着的沟通,让小学到初中成绩总是最后的女儿在高中却“笨鸟先飞”,接到华南师范大学通知书的那一天,女儿说:“爸爸用独特的方式给我世界最好的爱。”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中国兔爸”程敏先生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杰出父亲”
2011年4月,《怪爸爸 笨女孩》如期出版,与美国耶鲁大学“虎妈”教授蔡美儿提倡的高压管制不一样,媒体因为程敏对女儿的脉脉温情,因为程敏先生属兔,而称呼其“兔爸”。而温情更是他的教育主张。自古以来,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传统教育深得人心,各种极端教育思潮泛滥,使得很多孩子从小叛逆,无助的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焦虑、茫然。“兔爸”程敏闪亮登台,他主张的是温情“兔式教育”,不用打骂孩子照样成材,在电视上与主张“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的“狼爸”面对面交锋,且大获全胜,一战而功成,“中国兔爸”名号从此不胫而走。
“广东省十大杰出父亲”的名号,得益于他把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做到了极致。
“亲爱的爸爸:你今天工作顺利吗?有没有牵挂我?下个星期一期末考试,你有什么话要和我说,请写你的情况!爱你的小朋友!”
2002年1月6日,上二年级的女儿吴炜用爸爸程敏买的新日记本写了第一篇日记。凌晨才回到家的程敏赶紧回信:“小朋友,马上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先祝你成绩优秀,我今天很忙,无时间写太多,明天写吧。小朋友,对不起!”
多年以后,程敏还为第一次没有给女儿回一封长信而有些内疚。那时,程敏刚由骨科医生转为文化传播公司的董事长,写日记是程敏能想到的既能弥补他早出晚归和女儿时间上的错位,又不失去沟通的最好的办法。女儿心里是被爸爸足够重视的满足,爸爸心里是被女儿足够信任的成就。一次,妈妈承诺给放学的女儿亲自做饭,回来时却带着外卖,女儿很生气。“妈妈,为什么你说话不算数?爸爸,大人可以随便欺骗小孩子吗?”那天的日记本上还多了一张女儿难过的脸。妈妈觉得食言是有原因的,但女儿却一直难过到爸爸程敏出差回来。程敏忽然意识到,家庭真正的沟通是每个人的沟通。爸爸邀请妈妈也加入日记。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妈妈很感谢,在日记中女儿封妈妈“中朋友”。而这一写就是十年,从孩子小学三年级一直写到高中毕业,前后积累了30多万字,不是单方面对孩子说教,而是携手妻子与孩子建立了一个家庭“家书互动沟通机制”,于是,爸爸和女儿的日记变成了《我们的日记》,大朋友、中朋友、小朋友,生活中他们这样称呼彼此,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家书文体:“日记对话体家书”。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兔爸家书
2010年9月,广州市评选十大杰出好父亲母亲,程敏一家入选。这时,《我们的日记》写了8年近30万字。日记从开始的诉说烦恼,到问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直到和女儿开始探讨价值观。
程敏的朋友很诧异两件事情:一是,8年的时间坚持写日记不简单;二是,从小学到初中,女儿吴炜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班里倒数,从程敏那里却从来听不到他对女儿的抱怨和指责。程敏笑着问朋友:你们是真正爱孩子,还是爱附加在孩子身上的一些东西?
在小学到初中的日记里,女儿也会经常提到自己的成绩。“亲爱的小朋友,一次没考好并不代表永远都考不好,虽然这次你语文没考好,但我觉得你的英语很不错,上次开家长会董老师还表扬你英语学得好呢,让我们一起找找方法,一个人只要敢面对困难,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爱你的大朋友!”爸爸总会在女儿不开心的时候,找到鼓舞人心的地方。
高中时,女儿的成绩出乎意料地一跃成为班级的前几名。“亲爱的小朋友,现在知道什么是‘笨鸟’了吧,笨鸟就是勤快的鸟儿总有一天会先飞!”那是女儿上高一时,语文考到全班第一名,爸爸在日记里对女儿说。“程敏给当今工作繁忙的父母,如何关爱子女成长以深刻的启迪。”广东省妇联副主席杨建珍这样评价程敏。“十大好父亲母亲”颁奖那天,程敏在领奖台上萌发了一个念头,把日记故事写成一本书,作为女儿考大学的礼物。
女儿第一个反对:日记是很私密的东西不能公布出去。“请大朋友慎重考虑出书的事情!”女儿在日记里写到。“亲爱的小朋友,关于日记是私密的东西,这个想法我觉得你很有道理,可是换个角度想一想,在爸爸妈妈的周围,有多少工作忙碌的家长,他们都因为没有时间和孩子沟通耽误了孩子的教育,你、妈妈和我也同样没有多的时间在一起,可是我们却找到了写日记这样一种好的沟通方式,我们把这个方法告诉更多的人,你也一定会开心的!”
程敏耐心等女儿的回复,但接下来的几天,女儿在日记里只说学校发生的事,压根不提出版日记的事情。程敏相信女儿一定会同意,他也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女儿不同意出版日记他绝不强求。“亲爱的大朋友,我想通了,让更多的爸爸妈妈也用这种方式沟通是个不错的想法,我支持你出版日记!”一个月后,女儿回复爸爸。
程敏和女儿的故事经过媒体呈现在大众的眼前,引起了家长们的共鸣,2010年,程敏被评选为“广东省十大杰出父亲”,2011年4月,《怪爸爸 笨女孩》如期出版,受到家长们的热烈追捧。
兔爸程敏的家书教育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这种特殊陪伴,最大的受益者是他的女儿吴炜。孩子在浓郁的亲情与爱的浸润中健康成长,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一路顺风顺水,后来成长为中国文化传播者、青年翻译家,在国外推广孔子学院期间还和伙伴们一起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接见。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吴炜深有感触地说“爸爸以独特的方式给了我世界上最好的爱”。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再“忙”也挤得出给孩子写封信的时间
家长们都会说知道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实在太忙了,我们没时间给孩子写信。
程敏先生的经验告诉我们,再忙也能挤得出给孩子写信的时间。程敏其实就是个大忙人。他的本职工作是骨外科医生,他还是个业余歌手,人称“广州张明敏”,白天在医院治病救人,晚上在歌厅献唱,他自己还创办了中国民间博物馆和三川广告文化公司,他还是个热心的公益事业志愿者,扶贫、禁毒、传播传统文化……程敏形容自己常常忙得“脚不沾地”。每天半夜回家,孩子已经睡了,第二天早上孩子还在梦中,他和做银行行长的夫人就已经出门了……
程敏先生说启发自己用这种“留言簿”方式与孩子交流沟通的契机,是孩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爸爸妈妈,我觉得我现在像一只流浪狗”。一语点醒梦中人,程敏说,孩子的话让他惊出一声冷汗:我们每天这样日夜奔波究竟是为什么?赢了事业,丢了孩子,究竟哪头更轻,哪头更重?
很多家庭教育结局都是悲剧,家长们的初心就是为了孩子,为了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明天,没有注意方式,只有一句“都是为你了好”。殊不知还没有等到明天,却因为无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提前“失去”了孩子。
程敏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我们并不需要在“抱起孩子”还是“失去孩子”之间做一个悲壮的“二选一”,只需要在忙事业、忙前程、忙发财的间隙里,记得拿起笔给孩子写上只言片语,不需要多优美的文采,只是留在纸片上的家庭式沟通。
2、家书教育不是父母单方面的说教,重要的是调动孩子参与沟通的热情
有家长说,“我给我们家孩子写家书可谓呕心沥血、苦口婆心了,可是那臭小子根本不买账!”
这就要说到一个关键点:家书不能是父母“家长式”的说教,而是要建立一个平等、互动的沟通机制。
程敏先生在这个长达10年的交流中,一开始就定位好了彼此的角色:爸爸是“大朋友”,孩子是“小朋友”,后来妈妈也加入到交流中后,身份定位是“中朋友”,不要小看这种游戏般的设计,其实正好切中了当下家庭教育中的弊端。“家长式”教育、“家长制”管理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能够放下身段把孩子当朋友,和孩子做朋友的家长还真的不多。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程敏先生与夫人及女儿
家长放心身段和孩子交流后,孩子才会放下包袱,畅所欲言,只有畅所欲言,教育的“契机”才会随时出现。在《兔爸家书》中,“小朋友”吴炜同学的参与沟通的热情是极大地被调动起来了,她积极回应“大朋友”的话题,每次都要急切地恳求“大朋友请回信”“大朋友请回答”。随着年龄增长,一家人交流的话题也越来越广泛,“小朋友”的作业、考试、学校活动、同学关系、对老师的评价,“大朋友”的事业、身体、各种忙碌、应酬,还有家庭成员对各种社会现象的看法,有一次,甚至还谈到了“生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从教育的角度看,生死教育、生命教育从来是教育的重大命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当下教育的弱点,兔爸程敏先生却在“家书教育”中举重若轻,信手拈来,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3、家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贵在持之以恒
家书教育现在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参与,从中国人民大学张丁先生发起成立中国第一家“家书博物馆”,大张旗鼓抢救“家书”,到我们联合各界发起“一封家书”活动,学校组织征集家书,家长、学生、老师参与“写家书、晒家书、评家书、演家书”,家书教育从冷板凳又回归到热门话题。这首先是好事情。但我也一直不隐瞒我的担忧,担心“家书教育”会流于形式,变成一种“运动”,最终昙花一现。
因为家书教育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持之以恒。
程敏先生的例子也很说明问题。程敏从女儿读小学三年级开始给孩子写信,一直到孩子高中毕业,整整坚持了10年。不仅程敏先生如此,大凡历史上的家书教育大家如曾国藩、梁启超、傅雷都是持之以恒的范例。
十年如一日看起来很难,其实也不难。如果我们真爱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真爱我们的家庭,如果我们真的像程敏先生一样在我们与孩子、家人之间搭建起了这样一个爱的、信任的、互动的、共同成长的平台,十年如一日就不再是难事。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4、写家书是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最佳方式
程敏先生十年如一日的“家书教育”,如果说最大的受益者是他的女儿吴炜,那么第二个重要的受益者就是程敏先生自己。程敏曾经是教育的“门外人”,因为要关注孩子教育,陪伴孩子成长,他勤于学习、积累,无心插柳地使自己也完成了从普通家长到“教育专家”的华丽转身。“在女儿成长攀登的每一个关口,及时递上一把梯子。可以说,是家书陪伴了女儿的成长”“父母蹲下来倾听、接纳、拥抱孩子,既成就了孩子,也成就了父母”“在我眼中,任何山珍海味都抵不上妻子煲的一锅靓汤。真正的爱情不是挂在嘴边的山盟海誓,而是生活中平凡的点点滴滴”……这样的金句,为家书画龙点睛,读之弥香。
从这个意义上讲,程敏先生的经历和他的《兔爸家书》的出现,给了很多家长很大的鼓舞和启发。“父亲”因为社会角色的分工不同,虽然不可能像“母亲”那样在孩子的成长中有太多时间陪伴在孩子左右,但父亲的教育对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架构,对孩子大爱无私品格的形成,对孩子坚毅、抗挫人格的砥砺都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从古到今的成功范例告诉我们,父亲如何达成对孩子的教育,写家书从来是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最佳方式。
只要父亲们真爱孩子,真的去身体力行的参与家书教育,其实,每一个好父亲都是一个潜在的“教育家”!
愿以此与天下父亲共勉!
喜欢的记得评论、关注,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