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结婚证的徐怀华和蒋薇。
店员在检测顾客体温。
李小凯展示他制作的精美蛋糕。
张强展示他串好的烧烤串。
爱情不畏惧 “疫情也不能阻挡我们的爱情” 民政局“开门” 电话预约排号领证
3月10日,徐怀华和蒋薇手牵手走出渝北区婚姻登记处,包里多了两个红本——刚完成一件人生大事,戴着口罩的脸上有藏不住的兴奋与喜悦。
本周一,因疫情暂停了一个多月婚姻登记的渝北区婚姻登记处重新开门,实施分批、分时段预约办理婚姻登记服务,每天有近百对市民前来办证。
“疫情阻挡不了我们的爱”
出门前,他俩特意各自挑选了一身色彩亮丽的衣服,这是疫情以来心情最好的一天。“80后”的徐怀华和蒋薇恋爱一年多,蒋薇是重庆渝北区的,徐怀华老家在广安,春节前两人从广州回家探亲,原本打算正月初八去领结婚证。然而受到疫情影响,两人在徐怀华的老家呆了一个多月。
两人打算3月底前往广州打工,出发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前来登记结婚。目前蒋薇所在的餐饮企业尚未正常运行,徐怀华也准备重新找一份工作。前路未知,即使一切从零开始,困难重重,都算不了什么。“我们结婚了,以后身边有心爱的人陪伴,都会好起来的。”办证期间,他们始终紧紧攥着对方的手。
杨晗和王丽拿到结婚证后,小心翼翼放入专门准备好的文件袋里。两个“90后”最初相识于互联网,一个是教育行业,一个在医疗战线,平时都很忙碌,3月10日是他们半年前就决定来领证的日子。即使疫情发生,也决定不改期。于是他俩从2月份开始,就不断打电话来询问,正好遇到这几天婚姻登记处开门,就赶紧预约了。他们认为,在疫情时期来完成人生大事,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纪念。“疫情也不能阻挡我们的爱情。”两人相视而笑。
现场还有一对“50后”,由孙女帮着在网上预约,王阿姨和李叔叔在结婚48年后又来领证。几次搬家遗失了结婚证,又遇到办手续需要出示,于是头发花白的两位老人戴着老花眼镜,一边咨询着工作人员,一边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填写申请表。“没想到这么大年纪又结了一次婚!”王阿姨笑着说。
为孕妇“包场”办证
在疫情期间,之前虽没有开门,渝北区婚姻登记处对于特殊人群仍提供了人性化服务。有孕妇还有几天临产,但之前没来得及办结婚证,无法获取准生证。考虑到情况极其特殊,渝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单独安排工作人员为孕妇“包场”办理手续,在测体温,了解其是否去过外地,核实了各项信息后,颁发了结婚证,解决了产妇一家的燃眉之急。疫情期间,类似的情况就办理了3例。
对于渝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丁俊创来说,工作十多年来,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特殊的婚姻登记办理现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应民政部要求,春节以来,各地都取消了婚姻登记办理服务。期间值班人员不断接到市民咨询电话。丁俊创介绍,随着疫情有所好转,时机一到,他们便提前发布了公告,采取电话预约、分时段进入的方式,控制人流量,避免过多人群聚集。
除了急迫赶来结婚的新人,收到的离婚预约申请也超出了当日限额,已排到几天以后。
婚姻登记请提前电话预约
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目前渝北区婚姻登记处每天大约发放一百对登记名额。丁俊创介绍说,停工了一个多月,根据经验来看,估计积压了约2000多对,需要未来几个月慢慢消化。
为了更加直接和高效地沟通,目前暂未开通网上预约,而是采取电话预约。
成功预约之后,婚姻当事人、特殊群体的陪同人员在约好的时段,需要规范佩戴口罩,出示“渝康码”,配合测温筛查和身份信息核验后,才能进入婚姻登记大厅,并提前准备好所需户口本、身份证及两寸照片。
在婚姻登记过程中,除了需要确认当事人身份时取下口罩,全程都必须规范佩戴口罩,颁证大厅还准备了消毒酒精和免水洗洗手液。这段时间,为了安全起见,暂时取消了颁证台的拍照服务。
除渝北区之外,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等都已陆续开始实行现场登记服务,均需要预约,各区情况有区别,市民最好提前电话咨询。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美食
终回归
“用蛋糕,守住大家心头的那份甜”
蛋糕工作室复工了 天天都有新订单
一抹阳光照耀在红艳艳的玫瑰花上,烤箱里飘出阵阵香气。3月10日,是李小凯的工作室复工的第6天,这天的蛋糕主题是——爱情。
一大早,李小凯赶到工作室,做好各种消毒工作,备好工具和蛋糕配件。“这是今天的第一个蛋糕,复工以来,每天都有订单。”李小凯说,现在每天在工作室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过得太充实了。
复工第一天有点“手生”
放置蛋糕胚,铺放夹心层,涂抹奶油表层……随着转盘的转动和抹刀的触碰,洁白的奶油均匀地包裹在蛋糕胚的外面。安静的工作室里,李小凯一丝不苟地盯着眼前的蛋糕,仿佛在完成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蛋糕的雏形渐渐呈现在眼前,李小凯这才直起了腰,准备装饰蛋糕。左看看,右看看,李小凯不自觉地眯缝着眼睛:“嗯,这个蛋糕做得不错。”
李小凯笑言,复工第一天,他来到工作室激动不已地开工,却发现脑子里做蛋糕的流程有点“卡顿”了,“手里拿着牛奶,脑子里还得想想,这一步是不是应该拿牛奶,难道不是抹刀吗?”做了两三个蛋糕,流程才又全部顺畅起来。
外地来渝开烘焙工作室
腊月二十九接完最后一单生意,李小凯的工作室就歇业了。去年底,他把父母和哥哥一起邀来重庆,准备一家人在重庆过一个团圆年,突来的疫情,打乱了李小凯的计划。在家里一待就是一个多月。
李小凯的老家在黑龙江,大学读的是工业工程,2016年毕业之后,到上海工作了半年,觉得与自己的预期不太相符,辞职回到了老家。“那时候就想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做一份喜欢的工作。”
2018年底,李小凯来到了重庆,一下子就喜欢上这里,于是决定留在重庆。2019年,他报了一个西点培训班,从最简单的和面,到发酵、揉面……每天练习几个小时,第二天又早早起床练习。培训班结束后,李小凯在南坪开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蛋糕工作室。
因为用料讲究,为人实诚,渐渐地,李小凯的朋友圈里积累了一批稳定的熟客。“当第一个顾客尝到蛋糕后,连忙向我推荐第二位顾客时,那种成就感让我兴奋了一晚上没睡觉。”创业点滴,李小凯记忆犹新。
用蛋糕传递生活的甜
闷在家里的日子,李小凯其实也没闲着,不时上网查看一些专业的蛋糕制作视频,学习最新的烘焙技术。手机里,不时还会收到一些熟客发来的信息:“你开始营业了吗?”
3月2日,李小凯向社区递交了复工申请,两天后,他顺利得到了复工批复。提着酒精、消毒液、口罩和体温枪,李小凯第一时间来到工作室,彻彻底底做了一次大扫除。
复工的消息一发出去,马上就有顾客来问,这让休息了一个多月的李小凯看到了希望。
“啊,终于可以吃到心心念念的蛋糕了,太感动啦!”“吃个蛋糕再开工,生活要有仪式感”……
隔着屏幕,李小凯都感受到了大家的兴奋。
复工以来,李小凯每天都会接到订单,最多的一天接到了3个蛋糕的订单。由于工作室目前只有他一个人,做好蛋糕之后,他还要亲自送货上门,有时候忙起来,饭都顾不上吃。可在他看来,连前两天送货时坐错车,都是一个甜蜜的回忆。
“我又看到希望了,也想用蛋糕来传递这种希望,守住大家心头的那份甜。”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林祺
“还是老味道,巴适得很呀!”
烧烤店师傅回来了,赶紧下单来撸串
3月10日晚上,老张失眠了,这是他从河北老家回到重庆的第14天,过了这个晚上,他就能解除居家隔离,然后回到他熟悉的烧烤店上班。
“在老家呆了一个多月,也想重庆了。”凌晨两点多,老张翻了翻身,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索性刷起了短视频。这是老张来到重庆的第5年,如今他把这里称作“第二故乡”。“我今年31岁了,选择留在重庆,就是喜欢这个城市,它不排外,容得下我这种从农村出来、无依无靠的年轻人。”
网上指导顾客做烧烤
老张本名叫张强,2015年夏天来到重庆。“我之前去过好几个大城市,但是总没有归属感。”来到重庆,老张对这里的印象特别好。“我在这边找房子,房东对我也特别好,没把我当外地人。”
因为之前在餐饮行业里做过事情,“那时候,正好南湖路这边有一个老六哈尔滨烧烤在招人,我就过来了。”这一干就是5年。
3月11日上午,老张戴着口罩出门了,第一站就是去菜市场。“回到菜市场,感觉特别亲切,我戴着口罩,大家也都认识我。”没过几分钟,老张手上就提着千张、牛肉、排骨、茄子等食材,满头大汗的他没有停下来休息,转身就开始选购调料。
腊月二十九开始,为配合抗击疫情,老张所在的老六哈尔滨烧烤店就歇业了。老张也回到了老家,这一休息就是一个月。
不过,老张这一个多月也没闲着,在家除了陪伴家人、刷刷短视频学习其他烧烤师傅的技术外,他还成了“老师”。“之前店里有个群,有老顾客想吃烧烤,但是不知道怎么腌料,我就教他们自己做。”
期盼热闹的生活赶快回来
3月11日下午,老张回到了熟悉的烧烤店。进行完消毒和清洁卫生后,他开始腌料、串串。
收拾好厨房和案板,老张又忙着生火、烧炭,预热烧烤炉。
听说烧烤师傅回来,很多老顾客都提前在外卖平台上预订了餐食。
“我在他们家吃了四五年了,感觉味道真的好,和我们老家一样。”刘嘉是沈阳人,在重庆工作生活10年了,这个春节没有回老家的他,现在特别希望吃上一口东北烧烤。“解馋呀,还是老味道,巴适得很呀!”
下午6点,老张站在了烧烤炉前,脸被火光照得通红,各种各样的食材经过他翻烤、刷料后,再被裹上一层锡纸,然后交给外卖小哥,最后送到顾客的手上。
“我喜欢重庆人的热情大方,也喜欢重庆的热闹繁华,我希望原来的生活赶紧回来。那样,我们又可以吃着烧烤、喝着啤酒,摆龙门阵了。”老张说道。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曲鸿瑞
工作
不懈怠
“郑姐,你这视频拍得越来越好了哟”
进店顾客少了 她带着店员“云销售”
“哎哟,郑姐,你这照片、视频拍得越来越好了哟。”
3月11日下午,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西路,美心门门店,店长郑万琴在跟客户微信沟通,给对方发去样本实图,是她现场拍摄的。店员们看到店长拍摄的图片,由衷地夸赞“拍得好”。
疫情发生以后,他们经历了“云复工”到“门店复工”,客户面对面的接触比以前少了,线上联系多了,他们称这种销售方式为“云销售”。
黑框眼镜、一头长发,46岁的郑万琴显得温柔、知性。她进入这个行业已近三十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应聘进入美心工作。当门店店长,也已经十多年了。”
受疫情影响,南坪西路店3月2日复工(开门营业)。为此,他们做了不少准备。“严格按照防疫的相关要求来,消毒措施、物资到位,每个员工的渝康码符合要求、通过钉钉‘锁定’行动轨迹,体温检测……”
郑万琴的日常任务,就是管理好这家门店。按照公司的统一规定,门店上午8点半开门营业,下午5点半关门歇业,实际上,她需要操心的东西很多,超出这个时间限。
譬如说,在门店正式复工前,他们还实行了一段时间的“云复工”,也就是在网上“开店”,与顾客线上沟通,处理各种问题。“虽然我们没有回到店里来上班,可是精神、专注力,都在门店的经营上……”
受疫情影响,门店的销售额下滑。为了找到门路,开拓市场,郑万琴和她的同事们想了很多办法。
“我们通过公司的商城,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推出各种活动。优惠、买一送一、秒杀等等。”他们把这些销售方式统称为“云销售”。
“我们必须积极主动,不要以为只是你在找客户,客户可能也在找你。关键在于,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张旭 摄影报道
消费
很火爆
餐饮经济率先复苏
重庆近四成商家单量超过疫前
日前,美团外卖发布了疫期首份《餐饮外卖复工消费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复工以来,外卖商户数、订单量、交易额等指标呈现稳定上升状态,三成商家外卖单量超疫前,餐饮经济已率先复苏。
根据美团大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餐饮商户复工率已超过55%。根据《报告》显示,复工两周(2月17日-3月1日)以来,全国主要城市餐饮外卖交易额和订单量两个主要数据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数据表明疫情期间明显受到抑制的消费需求在外卖平台进一步释放,外卖经济率先复苏。
复工以来,外卖需求日趋旺盛,一线城市订单量增长迅猛,复工两周,在全国主要城市中,重庆订单数量排名第十位,在西南主要城市中,重庆市位列第二,显示出较强劲的消费能力。而在供给侧,《报告》显示,复工以来城市活跃商家数,重庆同样位居全国前十。
另据《报告》显示,全国有三成商家外卖单量超过疫前。
《报告》显示各主要城市餐饮商家外卖单量和营收都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二、三线城市的增长尤为明显,全国商家中,单量超越疫前的商家占比前五名分别为乌鲁木齐、哈尔滨、南昌、西安和东莞,而重庆36.8%的商家单量超过疫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报告》显示复工以来熟食受到极大欢迎,在重庆,火锅、香锅、烧烤、东南亚菜和西餐最受山城上班族喜爱。其中,火锅外卖订单量大幅增长,复工第二周相较第一周增长超过50%。
全国火锅外卖销量最高的城市分别是:成都、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京、重庆、苏州、沈阳、东莞。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杨野
猪肉价格连续两周下跌
蔬菜价格呈现小幅回落
本报讯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徐菊)随着疫情的好转,重庆猪肉、蔬菜、禽蛋等生活必需品价格连续两周下跌。来自市商务委对我市重点监测的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监测显示,上周,我市猪肉、蔬菜、禽蛋价格均下跌。
记者在我市部分重百、新世纪和永辉超市看到,前几周还在每斤31元左右的保肋肉,11日已经降到了30元以下。比如永辉爱琴海店的保肋肉,每斤卖价就在29元。
市商务委相关人士预计,随着生活正常化,生猪产能逐步恢复,预计我市猪肉价格或将继续缓慢回落。随着疫情形势好转,蔬菜生产、运输、储存成本降低,蔬菜价格继续回落。
记者在渝北金开大道附近几个社区超市看到,儿菜、白萝卜、圆白菜等部分时令蔬菜价格每斤降到了2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