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一代国民掀起了影响深远的“进城打工的热潮”。
彼时,“70后”是这场大潮的主力军。如今,出生在那个年代的“90后”到了相似的年纪,却没有融入大潮,而是化作弄潮的石头,一石激起千层浪。
今天的时代,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局面,互联网拉平了整个世界,流量不再集中在城市,不再是那个局限于一方天地才能实现理想的局促年代。
今天的青年,亦是过去从未出现过的世代,他们一路摸索,不断丰盈,不断向前,决意拨开时代的迷雾和父辈的命运。
在丰足的当下,他们前所未有地亲近土地、亲近生产、亲近生活、亲近人间。
“五一”假期过半,“90后”尚勤杰(大新,抖音ID:19920726daxin)终于开始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作画。
他画画的地方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小屯村的墙——新晋的年轻人旅游打卡地。客流量多时,村民卖小吃,几天就能挣一万元。
小屯村游人如织
但几年前,这个村子还是贫困村,如今的一切都要从去年秋天,尚勤杰吹的牛皮说起。
小屯村原本是一个只有400多人的小村子,从村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也就是嗑一把瓜子的时间。
去年9月,在城里做美术老师的尚勤杰回到老家,酒桌上,三两旧友凑在一起,三五瓶打开,七八杯灌下,隔壁村的发小借着酒劲指点江山,让尚勤杰给村子画画。
“当时在饭桌上吹了个牛,现在画画也有点圆大话的意思。”谈起创作的初衷,尚勤杰有些哭笑不得。
他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小屯村时,看到百余栋房子多是用石灰水泥粉刷,整个村子都是灰色的。明明是日上三竿之时,村子里却安静得能听到远处老太太的笑声。“零星的几个老人在灰墙前晒太阳,村子很没有活力。”
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一座座灰墙房渐渐变成了半副空壳。尚勤杰的笔落在小屯村的墙上,落叶画青松、落雪画凤凰,春暖花开,清风自来。
他每天清早开始作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刚开始遭到一些村民的反对:“农村就该有农村的样子,花里胡哨像啥样子?”
日子长了,村里的生机从画中长出来,村民们也不再冷眼相待,他画画的时候,总有老人在一旁唠嗑,说村子里的家长里短,也顺带问问他“喜欢啥样子的女娃娃”。
老人最好奇的就是,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为啥这个有能耐的小伙子回来了。尚勤杰原本在开封读书,毕业后在一线城市做美术教育培训,“以前一个月最多能拿到近五万元钱的工资,现在在家乡做墙绘,一个月收入四五千。”
收入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他说:“上学不是为了离开贫困的家乡,是为了建设家乡。”
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回家。2020年10月,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上映,沈腾扮演的马亮为了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放弃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深造的机会,到田间地头作画。
“马亮”之后的几十分钟,尚勤杰记不清了,他直愣愣地坐在影院,好像在“马亮”身上看见了自己,几天后,他在抖音上发了一条记录村头画作的视频,文案就是电影的名字“我和我的家乡”。
一个月后,关注的网友越来越多,“很多人都留言说要到村里来看看,我回复不过来,索性就把地址公开了。”
变化从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但很多时候它又显得的确仅在一瞬之间。
从那之后,到村子里拍照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往日沉寂的小村落逐渐变得热闹起来,人多的时候,村里的老人家还会在家门口摆个小摊,卖点自己家种植的蔬菜水果,做一些小生意。
今年“五一”,小屯村人山人海,尚勤杰有时就站在人堆里,默默看着天南海北的人站在自己的画前留念,有时被村子里的大爷揪出来给游客介绍,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摸脖子,面对褒奖,又坚定地点头。
年轻一代有勇气,未来便有希望。这一年春天,很多回小屯村过年的年轻人,没有再离开。
画面或许不够华丽,但那是一个返乡年轻人反哺家乡的广阔平台。这些朴素的视频里,折射是一个一个返乡创业青年人的热忱,一个青年人反哺家乡的默默付出。
回到家乡的年轻人,改变的是地点,不变的是永远向前的真诚。
今年初春,南方的枝桠上刚有些绿意,湖北巴东县水布垭镇苦竹溪村的村民们便到山上挖土豆了。48小时后,这里的土豆就被端上了千里之外的餐桌。
靠着销售土豆,苦竹溪村的村民每家年收入增加了几千元。
以前的苦竹溪村不是这样的。“以前种的洋芋(土豆)没人买,家人吃不完的喂猪,好多扔掉了。”村民说道。
苦竹溪村四面环山、山路崎岖蜿蜒,一溪两湾、一堡两洞、一坡两界,村民不得不分散居于荒破野岭之间,日子过得紧巴巴。
时代的灰尘最终落在了一个年轻人的肩膀上。2015年,23岁的张周清(抖音ID:Vv)退伍回乡。“大城市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但我们老家的土豆、玉米等农作物却从来没走出去,村民的日子过得艰难。”
这种反差刺激着张周清,一颗发展电商销售农产品的种子在他心里萌芽。
为做好电商运营,同年,张周清前往北京,潜心学习半年摄影知识、美工和电商运营。“北京的超市里土豆一小袋20多块钱,土豆还没我们巴东的好。”张周清坚定了发展土豆的信心。
2016年9月,张周清学成归来,在朋友圈开始了自己的“土豆创业”。
当时村子里的路还是断头公路,村外的车子开到一半就被迫停下,张周清便骑着摩托车进村收购。崎岖的山路被雨水冲得沟沟坎坎,摩托车就在这沟里摇晃着,颠簸2小时才能达到最近的快递点。
那一年,张周清售出了7500公斤土豆,总销售额4.5万元,但利润寥寥。“主要是人情生意圈子太小,导致销量太少,物流都不愿进村镇拉货。因此,我的运输成本太高,效率很低。”张周清说。
2019年秋,他在抖音上分享自己的农家日常,记录日常积累了多少粉丝,慢慢有人问他,“土豆咋样?卖不卖?”
“平台大了,消费者就多了,现在我们有能力用货车采购土豆,缩短了运输时间。”如今,到了收获的季节,张周清会开着货车进村,有时一天往返7、8个小时的车程,不仅仅是土豆,天麻、红薯等土特产也被送出了大山。
在农民家中收购土特产时,张周清会优先收购贫困人家,他的价格也会比常规收购价高出一点点,现场付款,从不赊欠。
他还盘算着推广种植新品种,“品种好,卖得高,销售价高了,收购价才能高,才能真正让村民因此受益。”
目前,他的农产品收购覆盖巴东县的10个乡村,惠及500余户,平均为每户增收3000元。
农户们都认得他的引擎声,车子只要一开进村,端着土豆筐的人便从四面八方涌来。
称重、计数、结算……村民欢喜而归,张周清赶赴下一座村落,沿途用抖音记录下乡间的琐碎。画面或许不够华丽,但那是一个返乡年轻人反哺家乡的广阔平台。
这或许就是回家的意义,回到过去,回到现在,回到未来。
回乡的人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也奠基着一方土地的未来。
2019年,贵州铜仁走出的大学生莫志林回到了家乡,注册了自己的抖音账号,记录自己与儿子的乡村生活,开始电商创业,逐渐积累了130多万粉丝。
莫咒(念乡人周周,抖音ID:nxrzz)比莫志林小十几岁,但按照村里的辈分,反倒是莫志林的叔叔。
莫志林更习惯唤他的小名“周周”,因为他只有19岁,不久之前,他在他眼里,还只是个孩子。
但家庭的变故,让这个穷人家的孩子,一夜长大。
周周的父亲是工地上的长工,开春卷着铺盖出门,一走就是一整年。几年前,周周的母亲得了一场大病,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母亲要动手术,姐姐要上大学,变故面前,周周决定辍学去打工赚钱,帮家里度过难关:“姐姐成绩好一些,应该让姐姐继续上学。”
为方便照顾生病的母亲,周周没有离开家乡。他干农活儿、在小餐馆打零工。
电商旺季的时候,莫志林会喊周周给自己打包快递。周周干活很踏实,有时被多塞了工资,会无所适从,只是憨笑着感谢。“有时候工作搞到夜里一两点,他也还是很努力、很有干劲的状态,而不是在应付。”莫志林说。
他想拉一把这个懂事的孩子。刚开始,周周有点顾虑:“因为我比较内向,面对镜头需要那种性格比较外向的人。”但渐渐地,莫志林从帮助周周拍摄,到开始教他自己拍摄、剪辑、策划,两人顺利地走上了轨道。
“抖音平台的推荐机制很公平,只要内容做得好了,各项数据就能上去。”莫志林说。“有一个视频我们做了一个很平淡的记录,周周在村口和人打了个招呼,吃了个饭,发布之后关注度就很高,我那时就更有信心了。”
拍摄抖音一年,周周分享的乡村生活和美食,已经在抖音吸引了360万网友关注。网友们称他为“男版李子柒”。
网友喜欢他跟姐姐的日常,粗粝能甘,烟火人间。
——“姐,你干白菜拿了没?”
——“姐,等我卖了糍粑,我给你打钱过去。”
——“姐,贵阳有什么好吃的?”
——“姐,我不去贵阳了,家里的菜还没晒。”
在等姐姐回家的日子里,他喜欢翻一翻评论区,那里的年轻人不像他事稼穑、问炊事,但会说有意思的俏皮话。
他们或许还在校园,离田野很远,但生活中的每一种酸甜苦辣都是田野。
周周没有读过很多书,靠着自己的双手让全家人过上了安宁的生活。抖音就像是新农具,将周周熟悉的山水变成陌生人眼中的风景,点石成金,他让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生活,而周周和他的家人们也因为这种关注,生活越来愈好。
除了周周,“抖音和ta的朋友们”还记录了许多创作者的故事,他们熟悉又陌生,比如李雪琴、任海龙、桃子姐、老四的快乐生活、陆仙人等等。
很多时候,人们只看到了抖音视频中的他们,却不知道他们在背后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才慢慢成为了现在的他们。
镜头背后的故事林林总总,有的发生了,被大声张扬,人尽皆知;也有的故事,默默地沉淀到记忆中,因为某个际遇,挣脱时间的桎梏,流露在言谈举止之间,成为指尖划过的影像。
“抖音和ta的朋友们”公众号把他们的故事都沉淀下来,欢迎大家关注:
这里的故事或粗粝、或平实、或微小、或壮阔,承载着一段人生,等待着过路人的咀嚼。
又是一年青年节,百余年前的“五四精神”,化作席卷时代的“天上风云”,飘扬在空中,岁月苍茫,风中的追逐未曾老去,拂过一辈又一辈青年人。
当代世界天然地属于青年,千帆竞发,万壑归流,一个人的出路在一场场敢闯敢拼的冒险后,照亮了一群人的出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比粉丝数量和带货销量更重要的是,在视频的分分秒秒中,回乡年轻人的眼中有光芒,他们看到了真正靠自己帮助家乡的机会,那是扎根家园的信念。
“互联网向下渗透,农村向上升级”。因为抖音,这些返乡创业的青年人被更多人看见,被喜爱。这一代的青年人,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