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已逾天命,在生活中,历经万事,或顺风顺水,或曲曲折折,但,总得解决才行。处理方法各种千秋,古法有之,亦有而今之道,千变万化,勿离始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偶有所得,分尔享之。平凡之言,或有所拾。
是年,巍巍中华,国事万千,疫情得控,洪水频现,内忧外患,千千万万,张弛有法,处之泰然。民事虽小,亦有所感。
遇急事“缓”处,也可豁然。《格言联璧》中说:“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急事,总是给人压力,乱人心智。若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往往会出错。缓一下,是先缓平心态,认真观察,理清思路,确定方案。缓一缓,是给之后的行动一个准备的时机,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小故事:有人,突然离世,闻讯骇之。千里之外,急赴奔之,途径有三。火车,飞机,自驾,……。心急火燎,荒不择路,选中自驾,路遇塞车,误了行程。其实,选择火车最好,安全快捷。或许,缓缓做决定会更好些。
清代文人在其著作中自述:一年冬天,文人想从附近的河巷进入县城,吩咐书童用木板夹捆扎了一大摞书籍跟随。太阳马上就要落山,离县城还有几里路。他问摆渡人:“城门关闭前,还来得及吗?”
摆渡人打量了一下书童,答道:“慢慢走,尚可;急忙走,就关上了。”文人听了,认为他在戏耍他们,便与书童快步前行。
走到半路,小童摔了一跤,绳子断了,书籍也散了一地,等到把书整理捆扎好,前方的城门已经紧紧关闭。
文人自思:“天下事以自急自败!”
心态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民国初年,东北某村,有户人家,女主人突然离世。因是大户人家兄弟姊妹多,财物来往复杂。尤其,与娘家方面牵扯较多。出殡当日,互相都没有及财物来往。事过百天,娘家有一较小舅哥,对老婆说,你看姊姊去世已过百了,是否与姑提一下财物之事。老婆说,等等吧,事情会有转机的。现在,不知道姑丈的想法。果然,没过几天,姑丈捎信来,解决了财物的事。
事后想来,急难成效,事缓则圆。若遇急事,心态首当安详和缓,行动也应稳稳当当。
从容安详,为处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