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告终。
近百年来,美国工人运动不断在成功和失败的交替下逐步推进,组织、工会、党派从萌芽、成长到壮大,最终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当然,也有许多工会消失在了历史潮流中,但它们仍旧在美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斗争运动达到了高潮。1986年5月1日大罢工在美国国内甚至国际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纪念这次运动,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时至今日,“五一”依然是十分重要的纪念日。
中国历史上的“劳动节”
与新中国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可以这样说,几千年来中国就过着劳动节了。劳动节的雏形是《帝王世纪》记载的传说:在每年“天雨粟”的农历二月二日,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伏羲、神农都会亲自下田“耕而种之”,全体部落成员也随之耕播劳作。
信史《史记》则记录了周武王将二月二日定名为“春龙节”,在举行庆典后效仿伏羲、神农诸先皇亲率文武百官到田地躬耕的事迹。
史载,从唐代开始,农历二月二日被定名“耕事节”或“劳农节”。当日皇帝要亲率百官到田间劳作,农民则被要求携带扎着红绸布的农具下地耕播。中国农历二月二日帝王臣民于天雨欲降时节到田间共同劳作,表达的不仅是崇尚和提倡劳动,还体现出了天、地、人合一协作的内涵。
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劳动节”的本意更接近于字面意思,与1890年设立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不同。
我们现在庆祝的“五一劳动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算得上是一脉相承。李大钊曾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1950年,中国劳动人民第一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那年的5月1日,天安门广场盛况空前,在全国大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到处都是红旗招展,歌声洋溢,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组成一幅劳动人民斗争胜利和祖国兴盛强大的壮丽图景。
来源:人民画报
一个多世纪过去,工人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五一劳动节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工人这一群体,各行各业都加入了庆祝五一劳动节的行列中。或许今天的人们难以体会到当时工人们奋起反抗的心情,但有了他们的付出,才使得后世之人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休息、出游、调整状态。
参考文献:《美国工人运动史》 张友伦,陆镜生编
封面新闻 张鑫 综合北京晚报、人民画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