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除了名胜古迹、传奇人物、独特风景让人记忆深刻以外,美食的味道,也会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这座城市的记忆,让食客们留恋。
“三月桃花开江水,白鱼出水肥且鲜。”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松花江贡品“白鱼”。
北方三月的春季,万物复苏。松花江冰层开始融化,形成浩浩荡荡的冰排顺流而下,称为“开江”。品尝开江鱼,据记载,自辽代时期,当朝皇帝就有了这种习惯。
白鱼是开江鱼的上品,身材苗条皮肤白净,一般活动在水上层,游速极快,特喜欢做水上运动,被吉林人称之为鱼中的游泳健将,也有“浪里白条”一说。
在《永吉县志》中记载着:“白鱼,吉林产者最细,故又称细鳞白鱼,贡品。大者白鱼可三二十斤,价值居上等。”
明永乐年间,辽东都造船官刘清率军在松花江上造船。为了改善官兵的伙食,刘清打捞出白鱼,洗净后就用松花江水蒸熟试吃。这一尝,果然味道名不虚传。
经过他多次的潜心制作,“清蒸白鱼”便成了造船军营的一道名菜,后来又传到百姓家的餐桌上,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味道与众不同的松花江白鱼,还曾给几位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682年,康熙皇帝东巡检阅吉林水师营时,吉林将军巴海命部下捕捞白鱼设宴迎驾,家厨就用时下流传的方法烹制了“清蒸白鱼”。
康熙皇帝品尝后大加赞赏,还赋诗《松花江网鱼最多颁赐从臣》。自此“清蒸白鱼”便闻名于全城。
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东巡吉林时也品尝了“清蒸白鱼”,称它为关东佳味。驻吉林一带的达官显贵们马上就把“清蒸白鱼”列为席上佳肴,显示其身份地位。
1754年,乾隆皇帝再次东巡小白山时,恰巧赶上生日。吉林乌拉的“清蒸白鱼”又趁机登上了“万寿节”的圣宴,博得皇帝连口称赞。此后,松花江白鱼被列为贡品年年进献,名噪四方。
一座城市,一定会有几种美食,代表着这座城市的美食符号。那么在吉林的美食名片上,江城松花江白鱼以特色美食,成为这座城市的美食符号,并深受国际友人的赞赏。
其实制作“清蒸白鱼”并不难,但选料必须是半斤大小的鲜活白鱼。洗净后,用开水料,再放入凉水激。然后将两节葱段撑开鱼腹,放入姜片,使鱼平稳立住,摆在盘内。
浇油形成渔网,把白鱼裹在网中。添鸡清汤或少量猪油,上屉蒸20分钟。关火后,不要着急马上打开,要利用锅内余温再蒸上几分钟,方可出锅。最后,再将蒸好鱼的原汁浇回鱼盘中,以保持鱼的本味。
吉林松花江的白鱼,鱼肉细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至今,松花江的“清蒸白鱼”仍然受到食客们的喜欢,不仅是吉林历史的传统名菜,还是吉菜的系列品牌。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李侠
编辑:韩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