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米之上
陕西发展这十年系列·非遗传承
开栏语
继“行走沿黄公路”后,华商报“1127米之上”系列报道将视线聚焦在陕西省的文化发展上,记者走近一批年纪较轻的非遗文化传承人,通过他们的传承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动向。
得知又有新陶俑出土,制作甲胄16年的非遗传承人张春永乐开了花儿,他“又有事干了”。
关在房子里一周 只为练习针绣
甲胄作为古代的军械之首,因此无法在民间流传。即使是皇家入土的陪葬品,也大多是玉器、石头制成的甲胄,方便长久保存。考古学家能发掘出的金属制甲胄极少。
没有传世甲胄,对于想复原甲胄的河北人张春永来说,是个大难题。不知道甲片的尺寸、不同时期对应的编制技法,找不到与文物相对应的织物……能作为参考的,也只有极少量的壁画、古籍描述、陶塑。
2005年,张春永前往上海戏剧学院,在刘永华老师的《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中国历代服饰集萃》等研究著作中,学习专业的甲胄知识。
两年后,37岁的张春永决定不再“小打小闹”,来西安复原甲胄。“比如凤翅造型,当时西安没有人懂得这些制作技术,我们辗转联系到四川阿坝的技术师傅,师傅告诉我,即使是现学也得有个过程,做一件模具要2万元。”张春永说。
铸造、鞣革、裁剪、缝纫、簪刻、刺绣、冲压……为了学会制作技艺,张春永跑遍了全国。张春永笑着说:“我一个大男人不会打牌,把自己关在屋里一星期,找来教学视频,对着电视一针一线地缝,学各种针法。每天在家只有两件事:看书、做甲胄。”
张春永的两只手心,全是最开始学做甲胄时,被药水烧出的旧伤,现在还会起皮。
一直坚守着极高的甲胄制作标准
张春永介绍,铠甲在古代象征着权力,象征着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在冷兵器时代,甲胄制造就是最高水准的技艺。为什么大唐5万精兵,能击溃30万敌军?因为士兵身着的铠甲刀枪不入,这为上阵的士兵增添不少勇气和自信。”
在张春永看来,将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身披铠甲、持枪上阵时的英勇气魄,融刻在中国人的基因与血脉中。带着这种情怀,张春永在学会各种技法后,一直坚守着极高的甲胄制作标准:具有防御力、穿着舒适、符合当时的审美。
在即将开展的“中国古代甲胄复原展”馆内,张春永掀起假人模特身上的甲胄护肩,翻开牛皮做的内衬说:“为了保证舒适度,这些都是手工缝上去的牛皮。”
他翻找出手机中的文物照片,对照着陈列在馆内的甲胄,“无论是彩绘、布样,还是甲型、编织,我都按照文物的原样做,还原度大概在80%-90%”。
在无数次试错中走出自己的路
一套套甲胄成品制成,张春永听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你的东西没有考证,不具备说服力。”
其实,所有甲胄的尺寸、数据都是经过无数次试错得来的。“比如说胸前的甲长不能超过40厘米。也许你穿着甲胄站着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蹲下后,就会因为甲胄太长磕到下巴。现在能看到的成品甲胄,都是我们在实践中打磨出来的。”
然而,张春永的目标,不只是钻在甲胄复原的世界里。2013年,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缀甲堂,成为第一批体系化制作甲胄的人。
如今,他的团队制作过上百套甲胄。未来,他想做一场大规模的展览,不仅是士兵身穿威风甲胄,手持3米冲天长戟,还要有车马,还原出一整套古代战场的阵法。
“总觉得该让世人看到甲胄”
非遗传承人在淘宝上“扎堆”,目的都是扩大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实现它们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张春永也是其中之一。
“最开始请了专人打理店铺,每个月能卖几万元,现在没人打理了,我也没精力自己管,自然没了销量。”张春永说,“甲胄本身的价值,就已经筛选掉很大一批人。一套甲胄材料成本基本在4000元,挂在网店卖6000元,一个人一月能做两套,一共收入4000元,养不起自己。”
从2007年专心做甲胄开始,这项事业一直处于亏本状态。“少说投进去几百万元,也没创造什么价值。”张春永说。
喜欢非遗文化的群体不占大多数,这是非遗文化面临的普遍困境。因此,张春永要另辟蹊径。“我作为西安非遗协会的理事,常常和其他非遗传承人聊起一些新想法,我想做文创产品、想做研学项目,总觉得该让世人看到甲胄,让它不只陈列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张春永说。
张春永传承甲胄文化的脚步不会停下,他始终认定,甲胄承载的是英雄,是丰功伟绩,是爱国情怀,也是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 华商报记者 李新怡/文 陈团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