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村农村经济
粮食生产战场镇是农业大镇,是桓台县农业战线的旗帜,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作物种植齐全,小麦、高粱、豆类、玉米、机张、机张各种杂粮等历代农民努力工作,以精耕细作著称。
田庄镇地少人多,劳力充足,早在清代就实行间作套种,改一年一作为一年两作两收,少数农户还搞一年三作两收,增加土地效益。粮食作物尤以小麦为最,播种面积广,产量高而稳。20世纪30年代,镇域内各村均有粮食高产农户,为邻县农民所叹服。1949年,旬东村11户贫农组成第一个互助组以后,经历了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两个阶段,粮食产量逐步增加,群众生活水平有所提高。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加之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大减。1960年,实行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行政体制,生产秩序恢复正常,群众生活逐步得到改善。1967年以后,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重粮食生产,大抓玉米、地瓜等高产作物种植,解决了群众温饱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田庄公社大庞大队党支部书记、省劳动模范王守福带领社员,改变传统的耕种模式,科学种田,成为山东省农业学大寨一面旗帜。惠民地区、桓台县农业学大寨现场会经常在大庞召开。全县“远学大寨,近学大庞”的宣传标语遍及桓台大地。《人民日报》在1973年3月,曾刊登“大庞大队三任支书学大寨”的报道,推广大庞农业学大寨创建小麦高产经验(亩产800斤)。全国各地来大庞学习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并由4名专职讲解员负责讲解创建小麦高产经验。20世纪70年代,中共桓台县委书记张奇以及县领导胡安夫、杜成祥、宋文修、刘发林、李凤林、徐学汉、王钦德、王孝儒、李新泰、魏光荣等先后在大庞驻村,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1977至1980年,县农业生产指挥部,常年设在大庞,推广大庞农业生产经验,指导全县农业生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大力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82年,实行了土地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彻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1990年,全镇粮食以小麦、玉米为主,实现了“吨粮镇”,平均亩产达到1050公斤。1994年11月,大寨村建起全县首家粮食批发市场,经营品种主要有大米、小米、玉米、豆类等。1994年8月,开始实施万亩黄淮海平原开发带动林业生产和农田基本建设。1996年6月,省、市领导赵志浩、李春亭、张瑞凤、邵桂芳、马仲才、李新泰、李书绅等视察田庄镇小麦高产攻关样板田建设计划。1997年6月,第三期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顺利通过了“国发办”的验收,并被淄博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和“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单位”。199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春亭,视察田庄镇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情况。
2004年,全镇开始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建成2000亩优质专用小麦示范方和500亩优质专用小麦种子田,实现了全镇小麦种植标准优质化。2005年,全镇可耕地面积4.8万亩,粮食耕亩单产556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2.5亿元,人均收入5000余元。
2008年5月,田庄镇种粮综合直补金(第一次)兑付完毕。2013年,全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全镇所有家庭农户承包的土地,确权到户并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牛 旺 村|历 史 沿 革
牛旺村最早定居的为曹、王二姓,以姓氏命名为曹王庄;后曹姓失传,牛姓迁此,将曹王庄改为牛旺庄。据民国癸酉《牛氏重修族谱》载,始祖牛德,世居直隶枣强,明洪武初,迁居山左新邑北之曹王庄,后称牛旺庄;又庄东筑室移居,年久聚为牛家庄。后两庄合一为牛王庄。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济南府新城县北四熙字约辖牛王庄;清光绪三十年(1904),新城县北四约辖牛王庄;民国二十二年(1933),桓台县第一区辖牛王庄;民国三十三年(1944),清河行政公署桓台县第一区辖牛王庄;1948年3月,渤海第三专员公署桓台县六区辖牛王庄;1952年,淄博专区桓台县六区辖牛王庄;1962年,惠民专区桓台县田庄区辖牛王大队;1966年,惠民地区桓台县田庄人民公社辖牛王大队;1984年4月至今,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辖牛旺村。
牛 旺 村|村 庄 经 济
工商经济 牛旺村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农为主兼有经商、编织业的村庄;特别是编织业,已延续百余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前,村北原有600多亩苇田,收获的芦苇绝大部分被村民编成苇席,由集体收购外运,增加集体和个人经济收入。
牛旺村东北1500余米处,南干渠以南,是牛旺村的养殖基地。2000年,牛克俭、牛银如、牛新国、牛刚如四家创办养猪场,每家养猪在80至150头左右,年经济效益共计25万左右。崔强创办养狐场,规模在200只左右,年经济效益4万元左右。
2003年,牛旺村有两家翻砂厂,创建人分别是牛红志和牛建春,两家企业20余名工人,主要为淄博轻工机械厂加工零部件,年经济效益共计20万元左右。铆焊厂有3家,创建人分别是牛波、牛红蕾、牛海燕,三家企业50名工人,经济效益每年共计30万元左右。20世纪90年代,村民创办木厂,经营圆木和板材,年经济效益6万元左右。
农业经济 牛旺村历史上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新中国成立初期亦种过谷子、高粱,村民种地经验丰富,小麦亩产达到1100余斤,玉米达到1300余斤。
建筑经济 20世纪80年代,牛如青、牛水、牛茂利成立建筑公司,在周边城市揽接建筑工程,从业人员200多人,年经济效益在100万元左右。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解散。
现在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经商,全村在外地打工人数985人,经商79人。
牛 旺 村|村 庄 古 迹
历史上村内有牛家家庙、牛家支庙、浆水庙、关帝庙四座庙宇,“文革”前均遭破坏。
石门沟 石门沟位于现淄博晨钟机械有限公司西门与周荆路中间,地势两边高,中间低,中间建有一座石门,因此叫石门沟。据传,牛旺村有户沈姓人家的女人,给太子做奶妈,皇帝为了答谢她,找风水先生到处找风水好的地方为她立门,结果就选中了这块低洼的地方,建了个石门,从此有了石门沟。
牌坊 村西边南北路以西有坐西朝东的石牌坊,六七米高,四米宽,叫“节烈牌坊”。传说,有一女子死了丈夫,保持晚节,孩子们由母亲独自抚养成人并做了官,后为母亲建了这座牌坊。新中国成立后,该牌坊被拆除。
牛旺码头 从牛旺村沿荆田路往北2500米处路的东边为牛旺码头。很早以前,牛旺村在此征了七亩多高地,建了房子,派两人在此看管,即牛旺码头。
这里是锦秋湖的西南高地,周围大片水域,湖里生长着芦苇,属于牛旺村的就有600多亩。每年的初冬,各家各户穿上用牛皮做的腿脚,将收割的芦苇用小船运到码头存放,然后用大小车运到各家各户去。鱼龙、夏庄、华沟等村的芦苇、鲜鱼、莲藕等水产品,也从水路来到牛旺码头,批发给商贩大户或改陆路赶田庄、新城等大集。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气候的变化,湖水退去,湖区逐渐变成了旱地,芦苇长势亦衰;再后来,这里所有的苇田统一转租给了博汇集团公司种植速成杨。牛旺码头就自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