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面部头发;二十九,蒸馒头。
”发什么面,蒸什么馍,可就各有讲究了!年味儿,在巧妇、巧叔手里蒸蒸日上!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华人的精神面貌上,呈现蒸蒸日上的喜色!
发面的门道
我们今天发面,面粉里加入干酵母,或者泡打粉,很快就能获得所需状态的面团,就可以做出花样,上屉去蒸了。但二三十年前却不能,面团要自发,必须至少提前一天和上面。所以说“二十八,把面发”,到了二十九,才能保证如期蒸馒头。
小时候,家里的主食就是馒头。几乎每一天都要发面。母亲在揉面团儿之前,总要先截下一块儿,直接放回面盆儿,做下一次发面的引子,往往还要尽量多留出一块面引子,因为,经常有左邻右舍的主妇们把馒头蒸到锅里了,才发现盆里什么都没剩下。那个年代,向邻居要一块儿面引子回家发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如果要蒸黄米面黏豆包,可就不是提前一天发面了。因为没有谁家会天天发黄米面,没有现成的面引子,就要提前几天和面,慢慢发;绝不能急躁,为了快发,去加热。黄米面发酵过程中,一旦温度过高,很容易变质。所以,本该蒸出金黄的黏豆包,一启锅盖,发现一锅红,就白忙活了!扔掉,心疼;不扔,一家人就只能吃变质的“红”豆包,更不敢拿出去送人了。
蒸出来的年味儿
中原地带是小麦主产区,蒸馒头,特别是蒸花馍最令人叫绝,真可谓蒸出来的年味儿!同样的面团儿,在那些心灵手巧、匠心独具的老奶奶、老妈妈(也不乏巧手的阿叔)手里,就变成了艺术品,生肖、花朵、图腾,都能用漂亮逼真的花馍来呈现。
古人蒸馒头,蒸花馍,一方面是为敬天祭祖、告慰先人;另一方面,蒸熟的面食容易存放,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这一蒸,足够一个正月里食用的了!出了正月,这些禁饿的面食,往往就只留给家里下地干活的人享用。
在华人文化里,大年之前,家家户户蒸馒头,蒸粘豆包,蒸各种美味的面食,寄寓着“蒸蒸日上”“虎变龙蒸”的美意,期待着日子越过越红火,家庭越来越兴旺,后辈越来越上进,期待着一代更别一代强!
年味儿,从未离我们远去
近些年来,很多人感叹年味儿淡了,甚至感觉找不到年味儿了。果然如此吗?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守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一如古人进入腊月开始忙年一样, 尤其是过了腊八,我们数着日子奔年的时候,年味儿,就在这一板一眼备年的仪式里!年味儿,从未离我们远去!
家是国的一份子。当家家迎春,户户过年时,这就是中国年!哪怕身在异国他乡,华人走到哪里,就把过年的仪式感带到哪里。所以,当全球华人都在过年时,世界也进入了“中国年”的节奏!#泰国将中国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不止如此,这些年,日韩、欧洲、东南亚等很多国家都顺应时代潮流,开展中国年旅游购物活动,更加助推了中国年味儿的世界认知与国际化。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年味儿蒸起来!
作者 ▏@乾隆娣
附乾隆娣往期文章,欢迎点击链接继续阅读。感兴趣的小伙伴,记得分享你精彩的点评哦:
红楼梦▏元迎探惜祧名“春”,寄百年贾府复兴希望,曹雪芹之苦心
端午节:贾元春赏赐红麝串与法海密受雄黄酒——姻缘际遇何其悲喜
小小风车乾坤大。你的春节风车暴露了你是哪里人,这么神,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