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战疫如上战场,但是久居和平年代,如今也只是“居家抗疫”的我们,真的了解战场吗?
1942年7月,机械化的德第六集团军向伏尔加河下游西岸发起进攻,自此拉开了人类近现代史上最惨烈的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事实上,相比“惨烈”这个词,用“血腥”也许更适合形容这场战役。因为在这个战场上,从坦克到石块都成了杀人工具,就武器种类来说,跨越了电气时代到石器时代。
不过,面对已经初步机械化的敌人,你使用什么种类的武器应对,决定了你最终要付出多大的伤亡代价。
所以,在战场上,出现了惊人的一幕:转产坦克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在战役期间加班加点生产。据记载,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驶下生产线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德军。
可以说,最终的战役胜利,转产坦克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功不可没——如果没有应急转产的坦克,很难想象苏军如何对抗精锐的德军装甲师。
而这,就是真实的战场。
跨界抗疫,比亚迪雪中送炭
谁曾想,78年之后的庚子年,东方的大地上,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已经打响。而全国抗疫的时局,与曾经的战场,有不少相似之处。最典型的,就是“武器”的供应问题。
没错,我说的就是口罩。
如果说T34坦克是支撑苏军斯大林格勒战役最重要的技术兵器,那么对于举国抗疫的当下来说,口罩之重要性,不亚于当年伏尔加河畔的T34。
可惜的是,眼下口罩这个最重要的抗疫物资,一时短缺。
在抗疫的战场上,最紧要的口罩短缺,这就像是在当年的东线战场上缺少反坦克武器一样,面对来势汹汹的敌方装甲师,势必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所幸,在危殆之际,车企们出手了。汽车工业被誉为是现代工业的“明珠”,在整个工业链条中,居于核心位置。面对突发的疫情,多家车企宣布紧急上马口罩生产项目。
其中,比亚迪的口罩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抗疫战场,比亚迪在行动
前两天,一则比亚迪要生产口罩的消息引爆了朋友圈。一时间,各种拼单抢购的消息大量涌出,某位被泄露电话号码的比亚迪区域经理更是叫苦“电话被打爆”。
原来,在疫情爆发后,面对口罩等防护物资一时短缺的局面,比亚迪迅速召集人力物力,调配资源,着手防护物资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引领者”,比亚迪一直以研发能力强、掌握核心技术、产业链长而著称。除了汽车之外,比亚迪的产业链还涉及电池、电子产品、轨道交通等。而在投产口罩的紧急任务中,比亚迪充分发挥了自我的长处。
据比亚迪相关负责人透露,比亚迪本来打算外采口罩援助抗疫一线,但发现各种途径的口罩采买货源都出现短缺。比亚迪内部研究后发现,从口罩的生产设备设计、制造到口罩的生产,比亚迪都可以自己完成,于是决定“自力更生”。
收到集团下达的紧急生产防护用品的任务后,比亚迪各事业部便紧急调动了起来。口罩的生产由比亚迪位于深圳的电子产业群负责,而口罩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由相关事业部负责。另外,比亚迪的消毒液由比亚迪中央研究院负责,生产地在惠州。
比亚迪对防护物资的生产线规划是:3天出图纸,7天出设备,10天出产品。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
据悉,比亚迪口罩的产能,在本月底可达500万只/天!
在全国抗疫的大背景下,比亚迪可谓是“雪中送炭”。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生产口罩并不是为了靠口罩“发一笔横财”,而是为了一方面保证上下游产业链的正常开工,确保生产不耽误;另一方面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入到抗疫的战场。
对此,比亚迪官方人士的回应称:比亚迪生产的口罩等防护用品,主要服从政府调配,首先重点保障一线医务人员“逆行者”,以及公交、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及志愿者、机场及空乘人员等群体;同时也有限确保比亚迪上下游供应商、员工。目前,还不接受外部订单。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你如果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在卖比亚迪口罩,那绝对是假的!
写在最后:
在中国近代史上,“以工立国”的思想贯穿着中国的整个工业化进程。事实上,无论是此后的两次世界大战,还是如今的抗疫大计,工业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的命运。
此番,面对突发的疫情,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勇于担当,能于担当。在抗疫的关键时刻,调动资源紧急投产口罩等急缺的防护物资,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抗疫的战场,国之重器,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