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光
一、创作始末
《赛马》是我国著名作曲家、二胡演奏家黄海怀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根据内蒙古民歌《红旗歌》的主题: 3 3 ︱ 6 6 ︱ 5﹒6 3 5 ︱ 6 — ︱创作而成。1962年3月,湖北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前身)组团赴广州参加首届“羊城花会”,黄海怀的二胡独奏《赛马》轰动羊城。1963年5月,黄海怀与其学生吴素华代表湖北省参加“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独奏比赛”,获得极大成功,其创作的《赛马》风靡全国。1964年,《赛马》被收录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二胡曲十首——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新作品选集》。
然而,《赛马》大获成功与两位音乐大师:二胡皇后闵惠芬, 作曲大师沈利群的努力分不开。下面一段文字,看则不言而喻: 武汉晚报1999年元宵节刊出一文,该报记者范洪涛详细介绍了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谈《赛马》的往事。那次元宵民族音乐会上,闵惠芬充满激情的演奏艺术和《赛马》的动人旋律,引起江汉观众的极大兴趣。演出前,闵惠芬在后台休息室接受采访时坦率地说:”是我保护了这首名曲”。闵惠芬所说的“保护”,就是指她请沈利群对这首曲子作了改编。为什么要对这首曲子进行改编呢?闵惠芬回忆说,1974年,她作为中国艺术团成员出访演出前夕,有关方面传达了我国驻外使馆转来的消息:蒙古人民共和国通过外交途径提出,《赛马》中有四句旋律不合适,因为它同于该国的军歌《红旗歌》。有关方面据此要求闵惠芬把《赛马》从节目单上拿掉。闵惠芬考虑到二胡独奏曲目本来就不多,这样一首优秀曲目就此被打入冷宫实在太可惜。于是,她便找到刚刚合作完成了二胡独奏曲《红旗渠水绕太行》的另一位作者沈利群,请她对《赛马》进行改编。沈利群当时曾问闵惠芬:“为什么不请黄海怀自己改编呢?”当得知黄海怀已经去世,《赛马》若不作改编将无法演奏后,沈利群才答应了闵惠芬的请求。《赛马》的改编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将蒙族民歌旋律即被认为是蒙古军歌的那段曲子作了重新创作,这出自沈利群之手;另一处则是对结束部分进行压缩,而且很成功。惠芬评价说,改编《赛马》,沈利群是有功劳的,她创作的四句旋律优美如歌,舒缓和谐,与全曲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也使全曲显得更紧凑了。
二胡曲《赛马》由著名作曲家沈利群改编成目前的演奏版本后,经多年来的舞台实践,得到了广大二胡演奏者和爱好者的一致认可。该曲情绪热烈、奔放,形象地描绘了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进行赛马的热闹场面,表现了蒙古族人民顽强、勇敢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作品分析
《赛马》整首乐曲,结构简练,速度很快,旋律流畅,音调激越,风格粗犷爽朗,情绪热烈奔放,特别是乐曲的音乐形象通俗亲切、易懂易解,传达给人们一种“紧张的欢快”。
《赛马》的曲式结构,是由单一主题及其派生衍变构成的带再现的三段体。第1至40小节为A段, 第41至88小节为B段, 第89至118小节为A′段。虽说篇幅短,三段的速度和节奏几乎同样,奏完全曲不到两分钟,可谓真正的器乐小品。但是当我们聆听这首乐曲时,却感觉到它不是那样渺小,而是有着丰富的内涵,较之那些宏篇巨作,不仅同样揭示了主题、给人以音乐艺术上的享受,而且更具有统一、集中的“单纯美”。
乐曲结构为:A(1-40小节) B(41-88小节) A′(89-118小节)
A段: 乐曲开门见山,先声夺人,以6﹒ 35 ︱这个简单却富有活力、昂扬向上的动机,用强有力的喷弓,连续反复,将内蒙草原上举行赛马时那热烈、壮阔的场面一下子展现在众听面前,让人联想起马不停蹄奔腾激越、纵横驰骋的奋进形象。
B段是一个16小节的歌唱性乐段,情绪非常开朗、愉快,内蒙色彩浓郁,旋律高亢激昂、抒情流畅,节奏自由舒展,起承转合自然匀称,曲调连贯、动听,给人有“骑着马儿把歌唱”的感觉。第43和55小节中不同音区上“1” 音的“tr”,以大三度的“3” 音作为颤指音,奏出了独特的内蒙音乐风格。这段旋律继承和发扬了民间歌曲的优秀传统,其民族性的典型特征凝聚在这简短的四个乐句里,加之锦上添花,反复吟唱:时而抒情、时而欢跃、时而创造性地运用拨弦技巧和伴奏相对应,别开生面,极具风韵。描绘了赛马场上歌声此伏彼起、万众欢腾的景象,同时也把美丽、辽阔的草原景色展现在人们面前。尽情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A′段(变化再现),在情绪上比A段更热烈、奔放,在旋律上有流畅的线条感,在力度上作了枣核型的变化,以描写群马连续奔驰而过的情景。在第101至104小节的八分音符乐句:1 6 6 3处,突然出现“回击”伴奏,力度一强一弱,以造成不同的距离感,刻画出终点在望、扬鞭劲催的势头。自第105小节起的马蹄音型,由弱渐强,模进,在快速把乐曲推向最高潮之后,音乐嘎然而止。最后,以三声主音、两落八度,连拨带拉,收束全曲。这个“短而有力的”结尾,言简意赅、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胜利者的喜悦,观众们的狂欢。
《赛马》自问世以来,以其欢快、热烈的情绪,通俗易懂的内容,极佳的舞台演出效果,使之成为二胡作品中知名度最高的乐曲之一,升华为一首风靡全国、响彻海内外的传世经典,深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