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奔驰车主维权事件,近两天不断发酵。目前,1.52万元金融服务费成为这起事件的新争议焦点。
这笔钱到底是谁收的?至今,涉事三方无人出面承认。最新的进展是,奔驰金融发声明否认收取过这笔金融服务费。
一时间,关于这笔金融服务费,疑云重重。
真相到底如何?月半财经经过调查发现,这笔1.52万金融服务费背后,实际上隐藏了汽车金融行业的五大灰色秘密,而这五大秘密也恰恰是消费者最容易踩的五个坑。
第一个灰色秘密:
经销商垄断车企补贴低息贷款渠道,以此赚取中介费
在与西安利之星4S店的维权谈判中,车主提及这家4S店涉嫌销售欺骗:在她本可以全款买车的情况下,4S店销售以“做奔驰金融利息低”诱导她办理分期贷款,并收取一笔1.52万元用途不明的“金融服务费”,且费用通过扫码微信二维码的方式进入私人账户。
月半财经多方了解到,这笔“金融服务费”并非个例,而是行业内普遍的操作——经销商层面几乎垄断了客户享受厂家补贴低息贷款的渠道,以压低车贷利息为交换条件,从中收取中介费。
金融服务费,是汽车授权经销体制下的灰色地带——这几乎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销商扮演了贷款服务中介的角色,金融服务费,实际是贷款中介费。
上海某合资车企金融部业内人士Tatsu告诉月半财经,一般行业内的授权经销模式是:车企+汽车金融公司/银行+经销商。在这个模式下,为了促销,车企会拿出一部分利润空间作为销售返利,其中就包括贴息。
Tatsu 指出,“从汽车行业普遍情况来看,车价的一定比例可以拿出来作销售返利,为促进更多销量,车价的5%左右可以作为贷款贴息。”实际情况,因车而异。
不过,“在授权经销体制下,经销商确实垄断了客户享受厂家补贴低息贷款的渠道。”
Tatsu指出,拿西安奔驰事件中主角利之星来说,奔驰金融的业务一般依托4s店展开,店里假如不为客户申请低息车贷,客户是没有办法直接办理奔驰金融服务的。
月半财经查阅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官网看到,该平台为梅赛德斯-奔驰汽车设计独特的金融购车方案,包括:贷款买车和“先享后选”弹性购车新方案。且官网提示用户——立即联系经销商,了解更多金融方案。
(图:奔驰金融官网截图)
第二个灰色秘密:
销售私收金融服务费,靠的就是信息不对称
但是至此,这笔1.52万元的金融服务费到底是谁收的,依旧疑云重重。这笔用途不明的费用,究竟落入了谁的口袋?
4月14日晚间,梅赛德斯-奔驰金融公司发表声明否认向经销商及客户收取过任何金融服务手续费。
(图:奔驰金融声明)
对于这一点,上述汽车金融内部从业人员Tatsu告诉月半财经,这是经销商单方面行为,车企和汽车金融公司都未从中获利。
随着事件发酵程度扩大,今天下午,与某大型车企合作的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也公开发表内部声明急忙澄清。
(图:某汽车金融公司发表声明澄清)
一瞬间,经销商成了“众矢之的”。
但疑云还是未解:这笔金融服务费到底是落入了4S店的口袋,还是销售个人的口袋?
目前,没有更多的现场信息指明这一点,西安奔驰事件涉事4S店也未发声明撇清关系。
汽车金融业内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月半财经收到2份不同的分析。
一种观点认为,是销售私下收钱再与4S店分账,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销售个人行为。
这2种不同的指向,牵出了汽车金融行业背后的第二个灰色秘密——销售私收金融服务费,靠的就是信息不对称。
一位汽车金融从业者向月半财经透露,如果收取这1.52万元金融服务费是个人行为,业内通常的做法是:找个没有摄像头的地方,尽量用现金交易,避免任何事后被追查的可能性。“一旦被查,没有转账记录,没有被拍到,可以打死不承认。”
但这次事件当中,4S店销售是通过微信转账,留下了证据。如果排除销售疏忽大意的可能性,那么这笔钱的流向还有一种可能。
Tatsu向月半财经分析,通常情况下,4S店收取金融服务费,会走公司财务账目,并以“档案管理费”“征信查询费”等名目来尽可能合规化。但此次事件属于费用进入个人账户的情况,Tatsu推测4S店销售个人会从中抽取部分利益,再与平台分成。
不过,这两种猜测目前还都没有实际证据。
其实,收取服务费在汽车销售行业不鲜见,但每一家的服务费目的不同,比如有的汽车经销商收取服务费是为了避税。
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学者对月半财经表示,收取金融服务费是汽车经销商为了避税而使用的惯用手段,在北京地区的豪车服务费可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这位学者拿身边最近发生的一起购车事件举例:购置一辆总价600万的豪车,汽车经销商在进行收费时,会将600万分拆成500万车价和100万服务费。这样做,缴税的税基便减少了100万,汽车消费税就可按照500万进行缴纳,成功避税。
不过在这个案例中,消费者需要签订两份合同,分别为购车合同及咨询服务合同。在这其中,咨询服务合同里就包含了金融服务费用。
第三个灰色秘密:
明明可以全款买车,销售偏要诱导分期贷款
在西安奔驰事件中,车主提到自己本来可以全款购买,但4S店称奔驰金融贷款利息低,用各种方法“引诱”自己使用奔驰金融。
在此前流出的录音里,车主痛诉,足足让他们等了20分钟,让她们自己看着办。车主缴纳完所谓的金融服务费之后,销售才继续为她办理了后续业务。事后,车主表示,并不理解自己交纳的这笔服务费,到底获得了什么服务。
关于这笔金融服务费的具体服务内容,截止到目前为止,利之星既没有否认,也尚未给出正面回复。
明明可以全款,为什么非要让消费者分期贷款呢?
这就要谈谈汽车金融行业的第三个秘密——经销商诱导消费者分期贷款,靠收取金融服务费赚取利差。
知乎用户国际金融理财师持证人南小鹏曾在知乎论坛上发帖分享了一个类似案例。南小鹏跟随朋友去买车,到了讨论价格环节时,4S店销售问及要不要贷款。
据销售人员介绍,他朋友所买的车型厂商金融有特别优惠,分期36个月,一共只要给7.701%的利息。
也就是说贷款10万,三年总共只要支付7701元的利息,相当于每年只要2.567%的利息。
2.567%的贷款利率,这可是极低的用钱成本。
知乎答主南小鹏分析,车行如果拿着这笔钱去银行随便买个理财,是可以赚到息差的。
然而,这笔在销售人员算出的2.567%的年化利率,经消费者亲自算下来之后,却达到了4.86%。也就是说,在分期过程中,消费者实际所支付的利息远高于4S店销售人员所告知的利息。
从事汽车金融已久的付淼告诉月半财经:“这并没有什么意外,当下,各个车行的玩法基本一致。”
这么看,哪怕算下来是4.86%的贷款利率,其实相比个人向银行申请房抵贷、车抵贷也足够低了。
那么,经销商诱导消费者分期贷款,从中收取金融服务费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
实际上,在此类事件中,消费者是否知情,十分关键。
对此,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莹告诉月半财经:
“经销商经过消费者同意,可以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但是前提必须是在消费者知情的情况下。这种知情,必须由经销商提前告知消费者,该笔服务费具体服务项目有哪些,每个项目收取的费用有多少。在未得到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以任何理由向消费者收取费用。”
如果是像西安奔驰事件中发生的,消费者不同意签,就无法购车。发生这种情况,消费者该如何应对呢?
张莹律师称,经销商的这种强制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同时,《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得有下列行为:(十)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该行为属于欺诈行为。
(图:合肥丰田销售诉讼)
除了奔驰经销商,合肥通源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也收到过类似的行政处罚。
月半财经在《关于无锡可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公告(锡工商案〔2017〕00008号)》中看到:
无锡地区的奔驰品牌经销商均采取相同的销售政策,即利用品牌经销商在交易中的优势地位,以拒绝提供汽车商品、提高车价等相要挟,迫使消费者额外购买装潢精品、委托经销商代办上牌、购买经销商合作的保险产品、选择经销商合作的金融贷款,从而在事实上剥夺了无锡地区购买奔驰汽车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导致消费者只能被迫达成购车之外的相关交易。
第四个灰色秘密:
等额本息等本等息等额本金,傻傻分不清楚
除了诱导分期,汽车金融的玩家们还能从哪赚钱呢?
这就要说到消费金融行业的第四个灰色秘密:还款方式。
在众多分期产品中,各家公司计算利率的方式有所不同,如等额本息,等本等息,等额本金。在这其中,等本等息利率最高,一些计算不好或不会细致计算金额的用户极易上当受骗。
这些不同的计算方式,会导致同一款车在总价、分期金额、分期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需要支付不同金额的利息。
显然,利息收入越多,利润越高,这也是各个经销商赚取利润的一种方式。
但暗坑不止还款方式这一个猫腻。在西安奔驰事件中,车主是用信用贷还是车抵贷,也是有区别的。对于经销商来说,比起车抵贷,办理信用贷更加省事。
汽车金融从业者付淼称,“在购车过程中,分期付款还涉及到汽车抵押贷款及信用贷款。抵押流程贷款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购车车主及4S店销售人员去车管所,办理相关手续,周期相对较长。而信用贷款则只需要证明个人收入及还款能力,信息通过审核后,便可放款。”
所以,新车市场多以信贷为主,只要买车人提供的资料符合放款条件,便能办理贷款。
第五个灰色秘密:
行业普遍亏损,车企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又是车企贴息,又有品牌效应,经销商为什么非得挣1.52万这笔小钱呢?
知名汽车品牌金融从业者Tatsu向月半财经透露,实际上,车企并不愿看到这样的灰色交易。但由于“主机厂没必要去动经销商这一款利润,目前除了个别汽车品牌,新车销售普遍亏损,没必要雪上加霜”,所以多数情况下,车企对此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奔驰这种品牌还有点盼头,假设4S店连续4年亏损,只要奔驰出了好产品,一年就能赚回来;但如果换了行业内其他一些车企,这种情况就只有绝望。”
Tatsu告诉月半财经,现在新车销售市场普遍惨淡,车市下行,经销商亏损面正持续扩大。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2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销量下滑,汽车市场也由增量市场逐渐转变为存量市场。
大多数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
一位前4S店从业者告诉月半财经,4S店收取金融服务费主要是出于变相增加利润的目的,但背后的原因却是大多数经销商都长期面临亏损的风险。
“行业竞争激烈,拿南京一个二线城市来说,奔驰授权店就有7、8家,车价都因为市场竞争让渡给了消费者,4S店在这种情况下利润微薄。”
该前4S店从业者还指出,除此之外,销售压力也从未消失过。厂家每个月都会给每家4S店下达提车任务,若无法达成就要扣年度销售返点。如果一年下来没有拿到厂家返点政策,那这家4S店一定会亏损。
“钱一旦进了厂家的口袋,所有的车就要自己想办法销售,有的车型不好卖就会变成库存车,最后亏本销售,这样循环下去,没有利润,造成亏损,结果就是关门大吉。”
如此恶性循环,经销商既要通过厂家贴息的低息贷款政策来作为销售卖点,促销以提高销量。此外,为了找出更多利润点,也会借助可能依托的交换条件,从中赚取金融服务费等利润。
根据人和岛咨询发布的《2018年1-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全国只有32.8%的汽车经销商处于盈利状态,另外有26.7%的经销商持平,40.5%的经销商明确表示处于亏损状态,经销商亏损面扩大。
其中,豪华品牌盈利状况最优异,合资品牌两极分化,自主品牌经销商亏损占比最大。
所以,在车企贴息博销量的情况下,汽车金融成为主流汽车厂商的共同选择。
目前,以上汽通用、大众、丰田、东风日产、宝马、北京现代、东风标致雪铁龙、沃尔沃、比亚迪为代表的25家车企已经布局汽车金融。(作者:忙糖、晨曦 来源:投中网-月半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