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2018年的公示信息看,共有9086辆国产宝马品牌汽车申报国家补贴,但被核减车辆数量占总申报数量的94%
在2018年售出的8485辆国产宝马新能源汽车中,高达97%的车型配置,与此前上报给国家监管部门的信息不一致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2016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初审情况的报告》。这可以视为国家监管部门对已售出新能源汽车的一次“抽检”。
报告显示:该年度14辆国产宝马品牌汽车的申报补贴被全部核减,理由均为“未接入国家监管平台”。
从2016~2018年的公示信息看,共有9086辆国产宝马品牌汽车申报国家补贴,其中高达8551辆汽车由于生产不一致、未接入监管平台等原因被核减,被核减车辆数占总申报数的94%。
对此,令人不禁对这一全球闻名的汽车品牌产生种种质疑。
2月17日,工人在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铁西工厂生产线上工作 潘昱龙摄/本刊
三问宝马
根据上述报告,2016年度,企业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数共计57989辆;经核定后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为55062辆。这意味着,该年度有2927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被核减,原因包括:未接入国家监管平台、电池组或电机型号与推荐目录不一致等等。
这其中,14辆国产宝马品牌汽车,其补贴被全部核减,理由均为“未接入国家监管平台”。其中8辆为宝马之诺牌的纯电动轿车;6辆为宝马5系混合动力轿车。
国家监管平台是指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早在2016年11月,工信部就曾明文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产品运行安全状态监测平台,并与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对接。
换言之,这14辆宝马新能源汽车,无一按照有关部门要求接入国家监管平台,而是肆意“脱缰”而行。
不仅如此,在此前发布的2017年和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公示中,国产宝马汽车也分别有52辆和8485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被核减,理由主要涉及“未接入国家监管平台”等未能配合监管工作要求问题,以及“电池系统总电量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等诸多产品一致性问题。
此事一出,令人不禁生出三点疑问:
第一,还有多少辆敢于脱离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轨道的宝马品牌汽车驶在路上?
第二,在宝马雄心勃勃的电动化转型战略之下,是如何保证产品质量与生产一致性的?
第三,这一凭借着中国市场红利才得以高居全球高端车销量榜单的品牌,还有多少空间可以任其“驰骋”?
“脱缰”而行
针对第一个问题,仅从2016~2018年这三年的补贴清算公示来看,就有共303辆国产宝马游离于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框架之外,车型主要涉及宝马1系混合动力汽车、宝马5系混合动力轿车和之诺牌纯电动轿车三款。
但实际上,这三年并不是宝马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高峰年。数据显示,2019年宝马新能源车型销量增幅高达34.1%,其中宝马5系混动销量近2.6万辆,同比增长97.7%,几乎翻倍。
今年一季度,全球汽车市场因疫情遭遇强烈冲击,而宝马5系混动却连续三个月占据国内插电型混合动力车型销量榜首,累计销量达3300余辆,同比增幅38.7%。
一边是销量不断高涨,一边是连续三年“脱缰”而行,如果宝马品牌方面依然不愿自查自纠、及时止损,那么恐怕在接下来的清算公示中,还会有更多国产宝马车型被剔除出补贴申请队伍。
那么,为何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将车辆运行数据接入国家监管平台?
首先是基于安全考虑。新能源汽车作为整个汽车产业的新兴趋势,无论是技术路径还是零部件配套,尚在不断完善过程中。通过将安全数据、充换电数据、能耗数据等统一汇总至国家监管平台,就可以对新能源车辆运行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在发生故障和安全事故的第一时间做出响应,最大程度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比如,哪些品牌批次的动力电池容易引发事故、车辆在何种状态下更易起火、国内共有哪些长期聚集停放新能源汽车的风险地点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国家层面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
其次,国家监管平台所产生的新能源汽车运行数据,是相关部门发放补贴的重要参考。
众所周知,2016年个别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曾发生过“骗补”事件,即车企通过编造采购和生产销售的虚假凭证,骗取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高额补贴,但实际上大部分车辆根本未投入使用。一旦将车辆运行数据接入国家平台,类似的造假行为将无处遁形。
鉴于以上两点,工信部在2016年11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提出生产企业要建设和完善新能源汽车企业监测平台,且企业监测平台应设置国家监测平台接口,接受国家监测平台的监督抽查。
宝马作为国内高端汽车阵营的代表,却屡次游走于目前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监管体制之外。无论是刻意为之,还是疏忽所致,都无法推卸其作为生产责任主体,对于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工作的漠视。
未来几何
从近三年公示的补贴清算单来看,除了未能接受国家平台的监管之外,还有一批国产宝马新能源车型暴露出大量生产不一致问题。
比如,2018年国产宝马品牌所售出的8485辆新能源汽车,其补贴在初审过程中被全部核减。其中8220辆汽车存在着实际配置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的问题,包括电池系统总电量、电池参数等。
这说明,在2018年售出的8485辆国产宝马新能源汽车中,高达97%的车型配置,与此前上报给国家监管部门的信息不一致。至于是何种原因造成尚不可知,但足以说明该企业在产品质量与生产一致性把控上,存在着重大疏漏。
宝马是全球最先进行电动化转型布局的高端车企之一。截至2019年年底,宝马在全球市场累计销售约5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上,宝马近年来更是加足马力。目前宝马累计在华新能源汽车销售已超过5万辆。进入2020年,随着宝马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升级版、宝马i3纯电动快充畅行款先后在国内上市,宝马官方更是将这一年称作“新能源车之年”。
看似繁花似锦的景象中,其实暗涛汹涌:一方面,疫情冲击下,全球汽车产销遭受冲击,中国新能源汽车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未来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包括宝马在内的外资豪华车品牌今年一季度频频发起召回,中国消费者对于某些“价不配位”的豪车品牌苦之久矣,在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已经发起大量质量投诉。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监管部门将通过更加严格和透明的核查制度,为行业健康和良性发展助力把关;消费者则可以通过多种平台渠道,对汽车产品本身发出大胆质疑;而对于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的车企而言,只有担起品牌责任,市场才不会相负。(文 | 云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