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看的剧真的多到爆炸。
不温不火了好久的TVB,最近也放出大招,不仅口碑收视双收,而且口碑收视双收(你没有看错),到底口碑收视双收的是哪部剧呢?
《使徒行者2》
2014年,《使徒行者》的热度可以说是走街串巷,掀起了全民猜卧底的热潮。
它以快节奏的剧情、优良的制作,成功为沉寂已久的港剧扳回了一成。
平均收视30.5点、最高收视35点,成为2014年TVB收视之冠。
超4万人评价,豆瓣评分8.1,口碑收视双收啊!▼▼▼
【使徒行者】这四个字,俨然成了一个原生IP。
电视剧版成功之后,电影版相继推出。不过质量平平,空有6亿票房,豆瓣只有6.7。口碑收视没有双收!
时隔三年,演员大换血的《使徒行者2》回归,豆瓣评分一直在7.7分上下徘徊。先网后台,腾讯的播放数据也很可观▼▼▼
口碑收视双收了!#好了我也觉得自己很烦啦#
第二季是第一季的前传,所以剧情对新观众来说还是很友好的。故事围绕着找卧底、和黑帮斗法展开。
主演分老年组和年轻组,老年组都是内地观众熟知的面孔,苗侨伟和许绍雄▼▼▼
终于减肥成功的宣萱和发型相当失败的陈豪▼▼▼
年轻组是TVB近几年力捧的小花、蜜汁像胡杏儿的黄翠如和蜜汁像陈汉典的周柏豪▼▼▼
还有香港先生袁伟豪,他的帅………………可能需要慢慢慢慢品▼▼▼
从演员到制作,《使徒行者2》都是目前港剧的最高配置。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高配】上。
《使徒行者2》将第一季和电影版最重要的导演文伟鸿换掉,替换成了离巢(TVB)回归的苏万聪。
他和前者套路大不同。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苏万聪先后执导了《创世纪》、《冲上云霄》、《施公奇案》、《洪武三十二》、《流金岁月》、《岁月风云》、《无敌先锋》《警戒线》等等。
在他的执掌之下,《使徒行者2》更偏于一部暗黑的警匪港剧。
从片头曲开始,美剧的逼格扑面而来▼▼▼
后期不知道是不是007粉丝,整个片头充满James bond味道,我都想配一首《Skyfall》上去了。
是不是有《007:金枪人》的影子?▼▼▼
还有个坟墓CG,还真是《Skyfall》啊!▼▼▼
不止片头意象化,更装逼(划掉)的是,每一集的片头都会是看上去像点出本集主题的名言出来,片头看上去也是重新拍过的▼▼▼#对比一下优酷新上的陈小春演的《反黑》,就知道差异了#
每一集前面都有哦
浅薄如我,想到的是《终极一班》里的辰亦儒。
其实像的是美剧《犯罪心理》▼▼▼
剧情发展上,《使徒行者2》也有明显的强情节、快节奏的美剧感。
第一集,就死了十几个人………………
各司其职的五个卧底依次出场,在安全屋集合。结果才放到一半,五个卧底全给挂了,来了个团灭▼▼▼
手握重要卧底机密的黎sir刚出场,就在马路上被射杀了▼▼▼
两个黑帮头目见面,其中一个大佬都还没开口,就被另一个大佬的手下毙了▼▼▼
没过多久,又一个社团大佬被枪杀▼▼▼
卧底联络员死于非命▼▼▼
许绍雄饰演的欢喜哥,老婆被围住,最后也挂了▼▼▼
还有个角色,本以为他是操控泰国毒品黑市的反派大boss,可他竟然没几集就下线领了大份便当▼▼▼
编剧你出来
你背后其实是啊啊马丁对不对?
除此之外,整部剧的拍摄手法全面升级,满屏的大片即视感。
这要得益于内地的注资,《使徒行者2》是腾讯和TVB联手打造的,电视剧的总制片人方芳和制片人张萌都来自企鹅影视。
和内地合作,为它带来最大的改变是,有钱。
那一波波公众号砸的呀,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部剧怎么怎么好。
离题了…30集×45分钟的体量,足足拍了五个多月。
一开场就去泰国,而且还把航拍用到飞起,多机位切换▼▼▼
运镜多了艺术感的同时,写着大大的一个【壕】字▼▼▼
以往的TVB现代剧,即使号称大场面,观众也依然看不出,是多大的场面(小S语气)。
但《使徒行者2》给了真正的,数不清的大场面。
常见的追车——
镜头多变,多机位切换,配合高处俯拍▼▼▼
甚至先后经历了大街、废弃仓库、野外三个场景▼▼▼
妈妈
我在看的真的是港剧吗???
但是,感受到【高配】的问题了吗?
放其他任何一个地区,制作精良都会被吹上天。
唯独港剧。
什么是我们熟悉的港剧的味道?
浅显一点,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没钱。
来来去去这么几个摄影棚,永远是茶餐厅,女主家,办公室。永远带着发黄苍白的色调,镜头永远正反打,整体画面没有层次感。
不信你回忆一下,哪部港剧的主角给过你【气色好】的印象?
不存在的
虽然现在看一个个都像肝出了什么问题,但当时都坦然接受甚至现在还有点怀念啊▼▼▼
回想《使徒行者1》里最厉害的动作戏,也不过是一群人围殴林峯和佘诗曼,还围殴得特别没有技术含量▼▼▼
对比第二部▼▼▼
虽然这么说可笑了一点,但这些【终于跟上时代的制作】,真的和《使徒行者2》很不搭。
而更深的不搭,来自于角色视角。
《使徒行者2》的某位项目负责人曾对“娱乐资本论”说过:
第一部比较市井,林峯和佘诗曼两个角色都是比较底层的人物,不管是做警察还是卧底,都是比较底层的状态,他们的视角是从下往上看的;
而第二部视角有大的改变,聚焦于黑道社团之间,属于高层的一个争斗,切入口不一样。
BINGO 市井
市井味,是港味的一道浓重分支。如果说以前的港剧特色是没钱,那么以前的港剧主角特色,就是不太有钱。
就拿《使徒行者》来说,第一季里,我们看到的是生活在底层的两个卧底。
林峯演的爆Seed,打破了卧底“该有的样子”,摒弃了大众固有印象中的拉风古惑形象。
他是个有市井味、赌徒味、狠辣劲,但同时又有着阳光气息和人情味的古惑仔▼▼▼
佘诗曼演的钉姐,表面身份是足浴店老板,也是个市井小人物。
碰到危险任务,总是第一个做缩头乌龟,还需要加津贴诱惑▼▼▼
而第二季,是高层大佬之间的斗法。
卓sir,刑事情报科,高级督察▼▼
欢喜哥,原是卧底,最后黑化,成了福和坐馆(就是一个帮派老大啦)▼▼▼
站在欢喜哥敌对面的魏德信,长兴坐馆(就是另一个帮派老大啦)▼▼▼
施嘉莉,魏德信的左膀右臂▼▼▼
当人物发生变化,取景上也随之改变。
第一季毕竟人设和费用摆在那,取景还是停留在女主开的足浴店▼▼▼
男主开的冰车▼▼▼
杂乱拥挤的街头▼▼▼
而第二季黑帮在陈豪家聚会,取景让我以为在看韩剧《继承者》▼▼▼
这样的片子,自然没有了市井味。
市井味是什么?
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接地气,拍街头市井,拍在那的小人物,拍在那发生的故事。
市井味对于港片而言,就像老外对早期张艺谋电影里“中国味”的感觉一样,那些没有大红灯笼的中国电影,想必也是没什么“中国味”。
港片从不吝啬展示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公共屋邨、围村、小巷、残旧的招牌、人来人往的天桥,正是这些港人最熟悉也是香港特色保留得最好的地方,成了港片最常用的元素▼▼▼
被誉为全球人口最密集之一的旺角,就是典型代表。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香港闹市,每天都发生着醉生梦死的故事,有很多影片都以旺角取名。
譬如张柏芝和吴彦祖的《旺角黑夜》、张家辉的《旺角监狱》▼▼▼
港剧的市井味,更重在家庭和人物关系上。
譬如TVB典型的家庭剧《一屋老友记》。
“老友记”在粤语中是双关语,有老朋友的意思,也有鬼的意思。《一屋老友记》正是一部外表怪力乱神、内涵家庭温情的TVB剧集。
父亲宝禄的愿望,就是四个子女可以陪他吃饭。然而,从未如愿。
片头,宝禄过生日,做了一大桌子饭,约了许久不见的孩子们。当然啦,一个都没来。
大宝说工作忙,二宝要陪女儿练琴,三宝忙着工作应酬,四宝在外玩得不亦乐乎。
最后,宝禄没来得及交代遗言就死在了饭桌上,子欲养而亲不待▼▼▼
过世的父亲为了让四兄妹重修亲情这门课,留下遗嘱要求他们必须住在一起9个月,才可以卖楼拿遗产。这套房子值1200万港币,感情再不好也要住咯。
他们合住的每一天都像《新老娘舅》。
长子宝欢因为不堪压力与负担,年少离家出走,在弟妹眼里一直是个坏哥哥,没人听他的话▼▼▼
二姐宝欣则是嘴硬心软女强人的典型,大哥的出走让她一个人接下了照顾两个弟弟的重任,甚至放弃了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的机会。
这种割舍自然会发泄到家人身上▼▼▼
三弟宝愉取了个娇生惯养的模特老婆,为了给老婆买豪宅,不惜一切努力赚钱,非常势利▼▼▼
小宝宝怡是大家眼中的闲人,平时就爱听歌、玩音乐,家里的事也从来都不关心,不帮忙▼▼▼
总结:每个人的性格都拧巴到令人发指。
这种情况下,这栋老房里的一对“老友记”开始神助攻,帮助死要面子的一家人改善关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种低级白眼才是港剧嘛哈哈哈哈哈#
最后当然是齐心协力抵御外敌happy ending咯▼▼▼
琐碎,鸡毛,但乐观,亲切。
不辣眼、不狗血,柴米油盐配上一丝丝鬼神色彩,和和美美,乐乐呵呵。
标准港剧就是——他们说上句,你就能接下一句咯▼▼▼
与之走相似路线的还有《爱回家》系列。
虽然第二、三季的口碑不佳,但是年初刚出的第四季强势回归,俘虏了不少人。
也是聚焦于普通家庭的家庭喜剧▼▼▼
还有《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
作为《溏心风暴》的续集,第一部讲的还是豪门之间的斗法,而第二部却聚焦到了普通人身上,主要围绕开饼店的荷妈来叙事▼▼▼
当然了,这类剧集的过度饱和,必然会导致观众看腻。
如今提起【港剧】两个字,大家都是【诶你别说了】的态度。
豆瓣评分很好地反映了这点,这两年的港片,5分、6分占大多数▼▼▼
如果还停留在过去那一套,无疑是死路一条。
再加上“限外令”生效(2014年),在“先审后播”的条件下,内地观众难以在视频网站上同步观看港剧。
于是,和内地合拍成了新出路。
内地资本慢慢注入香港,香港也把精力更多投在做类型更准确、人群更分众与聚焦的高精尖类美剧。
正如TVB的副总经理杜之克所说——
制作上有很大改变。我们现在的电视剧拍摄,采用的是“类电影”的方法,画面上必须有追求,提高影像的感染力。
我们真的希望通过与内地视频网站的合作,尽快把TVB的制作水平提高,让市场往一个比较开放的态势上发展,好好把握新媒体的方向。
这个方向对吗?
几个月前,爱奇艺和TVB合作的《盲探大律师》上线,这是内地和香港合拍的第一部网剧。
讲的是盲人律师文申侠的故事,围绕在他身边的,有法官、富二代、还有黑社会的女老大。
主角定位在中层阶级和高层阶级▼▼▼
大量取景偏向都市化▼▼▼
在内容上也发生了创新,聚焦于一些特殊群体。譬如裸体艺术家、变性人啊、聋哑人之类的▼▼▼
而在之后,陆陆续续将有更多内地和香港合拍的港剧出来。譬如《再创世纪》、《溏心风暴3》、《宫心计2》。
很有可能,他们会走《使徒行者2》一样的路线。
在港剧里找出在内地有一定认知的、或是大IP的题材,做出在整体品位上比过去港剧有提升的剧集,拍出新风格,让内地观众重新接受港剧。
新港剧就是我们的目标。
这个方向,至少我,目前还是持疑的。
我不知道内地占了多少话语权,就现在看来,TVB像是突然拿到一大笔零花的小孩,不知道该怎么花。
不知道该怎么花?那就制作全面升级,做“高精尖”的东西吧。
升级是OK,但缺乏品味。
空有大场面,毫无美感啊▼▼▼
宣萱这么棒的精英气质,请你把她放到这种场景里去好吗▼▼▼
我们前文中提到的所有套路:主人公发黄的面色,简陋的棚内景,单调的拍摄手法,烟火气十足的家长里短,熟悉的TVB演员——这些构成了我们对港剧的固有印象,同时,也是港剧最强的保护色。
无论碰到什么BUG,我们都会笑笑,然后说,“哎,港剧嘛,就这样的啦。”
而现在,脱掉了这层保护色,所有剧情的不合理,配置的小毛病都会更加显眼。
因为你是【新港剧】呀。
《盲探大律师》的内容还不错,但《使徒行者2》嘛,可能它的拍摄机器是高精尖的,但它的剧情,并不是。
同时咧,原来的那些港味,又没了。
所以不是【高配】与港剧不搭,而是TVB还没有找到配得上【高配】的品位和眼光。
只是为了高精尖而高精尖罢了。
港剧不是从未精英过,甚至,它以前的一大标志就是精英。可这么多职业剧,出彩的是气势和专业,是那个把BUG都说成真理的自信。
这不是内地资本能带来的,却是会被内地资本给消磨掉的。
《玛嘉烈与大卫》系列自力更生地拍到了第三部,故事小人物,情节细碎化,而拍摄手法却起码是高清,同时有点品位。
港味?有。
新港味?也有。
所以咧,一昧地【去港化】【去市井化】,在我看来,是步恨不得插队暴露自己缺陷的臭棋。
高精尖人士哪有这么多,不要有了点钱,就发大梦啊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