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20:00,深圳交响乐团将在深圳音乐厅举办“张若迪原创作品音乐会”,演出其交响诗《天宝遗恨》、管弦乐《留白》《狂欢中国》、交响幻想曲《春秋遗韵------蒹葭.击鼓》四首 交响乐作品。
张若迪是深圳本土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是深圳高级中学(集团)艺术教育模式创始人(合唱团、舞蹈团、交响乐团创始人)、首任艺术中心主任。2013年荣获深圳市优秀教师称号,2016年荣获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作为活跃在深圳音乐界和音乐教育界两大领域的著名音乐人,张若迪是深圳市第一个举办个人原创交响作品音乐会的本土作曲家,其创作理念建立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赞美华夏灿烂文明,传承先人民族气质,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这一美学与哲学意识基础之上。作品大气恢弘,旋律优美动听,文化气息浓郁,民族风格鲜明。这是他所写作品的共同特点,也是他信奉“文化自信”的鲜明态度。
他的主要作品有:女高音与交响乐队《春.月.情》----为李清照六首词所提意境而作(总谱由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唯一的音乐博物馆收藏),华韵三章《琴.诗.酒》----为古琴,《诗经》之“关雎”,李白之《将进酒》而作的套曲,交响诗《天宝遗恨》,交响幻想曲《春秋遗韵------蒹葭.击鼓》,管弦乐《留白》---为女高音、古琴、箫与交响乐队而作,管弦乐《狂欢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而作,序曲《红烛颂》,大型交响音诗《浩荡长歌》,大型交响组歌《罗浮颂》,《c小调间奏曲》---为弦乐队与钢琴而作,琴情诗意《韵》之三篇-----为三首古诗词所提意境而作,歌曲《诉说》《中国力量》《和梦一起飞翔》等一大批歌曲作品。
本场音乐会由张若迪本人指挥。交响诗《天宝遗恨》取材于唐代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是一部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特点鲜明,主题优美。第一部分爱情主题的歌词选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四句经典“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由男女声二重唱的形式呈现。深情优美,似一缕情丝,久久地缠绕在我们的心头。不得不让人感叹爱情之美,爱情之不朽,爱情之永恒!
管弦乐《留白》是为女高音、古琴、箫与交响乐队而作,受国画之启示,但绝不是国画“留白”之临摹,应该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和意境的延伸,是作曲家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感悟和感恩。
交响幻想曲《春秋遗韵------蒹葭.击鼓》取材于《诗经》“风篇”中的两段。为了能在音乐中叙说一个简单的故事,故将顺序作了调整,“蒹葭”在前,“击鼓”在后。浪漫的诗,必须要有浪漫的音乐。作曲家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匠心独具地将两段毫不相干的诗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一个前后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歌唱着人性的光辉,吟颂着远古先人们的伟大爱情。
管弦乐《狂欢中国》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作,欢庆的音乐似黄河长江,汹涌澎湃,急流奔腾;似万众欢呼,歌入云霄,展现出一幅全国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国庆的盛大节日场景。
深圳交响乐团室内合唱团
张若迪第三套原创交响作品音乐会
时间:2021年4月2日20:00
地点:深圳音乐厅
女高音:张文沁 徐嘉遥
男高音:操奕恒
指挥:张若迪
演奏:深圳交响乐团
一、交响诗《天宝遗恨》(作于2019年,完成于2020年)
二、管弦乐《留白》(作于2017年)
为女高音、古琴、箫与交响乐队而作
中场休息
三、深圳交响乐团2018年委约作品
交响幻想曲《春秋遗韵------蒹葭.击鼓》
四、管弦乐《狂欢中国》(作于2019年)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而作
作品详情:
交响诗《天宝遗恨》
这部作品取材于唐代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音乐的抽象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文学、电影等艺术形式一样,比较全面、细致的来刻画这一段千古恋情,以及当时的大时代背景。为了在音乐这一抽象的艺术形式中尽可能概括性地表达这一爱情故事,作曲家选用了“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交响诗”属于单乐章交响曲,首创于十九世纪音乐大师李斯特。主要适合表现重大的、有强烈冲突的历史及现实题材。多采用奏鸣曲式。它的结构特点是: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大的部分。俗称主体结构。根据音乐的需要,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附属性的结构,如前奏、尾声等。
第一部分:呈示部,主要由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组成。而这两个主题之间必定是音乐对比的部分。如速度、情绪、调式、调性不同等等。
第二部分:展开部,主要是戏剧性的对比,以及矛盾冲突的部分。
第三部分:再现部,简单地说,既是第一部分(呈示部)的再现。以此求得音乐的内在统一与平衡。
作曲家为求得结构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在采用奏鸣曲式特点的前提下,选用了三个大的情节,既:爱情主题(呈示部第一主题),纵情欢乐且奢靡的生活场景(对比的第二主题)。安禄山起兵造反,攻占长安所带来的大动乱和杨贵妃之死(展开部),以及“天上人间会相见”的浪漫情怀(再现部)。
作曲家站在现代人的视角,去看待一千多年前的一位君王的爱情观,感受到了“爱情专一”这个词的不容易,并深深为之感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
交响诗《天宝遗恨》是一部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特点鲜明,主题优美。是一部抒情性、叙事性兼容的,且可听性较强的民族交响曲。第一部分爱情主题的歌词选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四句经典“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由男女声二重唱的形式呈现。深情优美,似一缕情丝,久久地缠绕在我们的心头。不得不让人感叹爱情之美,爱情之不朽,爱情之永恒!
张若迪2019的呕心沥血之作,希望听众朋友们能够喜欢。
管弦乐《留白》--为女高音、古琴、箫与交响乐队而作
留白、中国画创作的常用手法,极具中国美学特征。惜墨如金,虚实相生。留白却不白,以无代替有。于方寸之间成天地,于无画之处生妙境。作品留白可看出设计之好坏,也可识得胸怀之宽广。无中生有,空即是色。用更少的元素呈现更开阔的意境。越简单,越能感受其中的艺术之美。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蝉噪林越静,鸟鸣山更幽。”本作品管弦乐《留白》,受国画之启示,但它绝不是国画“留白”之临摹。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和意境的延伸。是作曲家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感悟和感恩。
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在这首作品中,打破了音乐再现时之常规,省去了本应该再次出现的女高音、古琴、箫等声部写虚的音乐,进而以写实的手法让管弦齐鸣。从而让音乐逐步进入高潮。情绪高涨,光辉灿烂。此时的音乐已完全脱离了留白之意境,这是对古老悠久且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热情歌颂和积极肯定。也是对我们美好幸福生活颂歌似的礼赞。
此“留白”非彼“留白”,相信这首作品一定会给你带去无穷的遐想。
交响幻想曲《春秋遗韵------蒹葭.击鼓》
深圳交响乐团2018年委约作品
希腊文中的phantasia一词翻译成中文既“幻想曲”。意既具有想象的意思。因此,作曲家不会因为教科书中传统的曲式结构概念,而限制自己的想象空间。它的特点是结构自由,或者说是不遵循某种固定的曲式结构。它是一种很难界定的音乐体裁。
交响幻想曲《春秋遗韵------蒹葭.击鼓》取材于《诗经》“风篇”中的两段。为了能在音乐中叙说一个简单的故事,故将顺序作了一个调整。“蒹葭”在前,“击鼓”在后。
一个男人痴情苦恋着一位女子,日夜思念着“所谓伊人”。而战鼓声起,他却要去远征南方。于是,他美好的愿望被突如其来的战争搅得粉碎。当读诗之人还在为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感动得一塌糊涂时,男主人公已经回到了现实。他悲哀地说:“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我们相隔太遥远,不知道哪天才能相见,我们分别太久了,无法实现当初的誓言。”之后,他再次吟咏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继续着他那个美好的梦。
浪漫的诗,必须要有浪漫的音乐。作曲家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匠心独具地将两段毫不相干的诗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一个前后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歌唱着人性的光辉,吟颂着远古先人们的伟大爱情。美哉!壮哉!
交响幻想曲《春秋遗韵------蒹葭.击鼓》浪漫之作,匠心之作!
管弦乐《狂欢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而作
2019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的大喜日子,亿万人民载歌载舞、举国欢庆。为表达对伟大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无限爱恋之情,作曲家张若迪在这一年写了两部作品。一是管弦乐《狂欢中国》,二是声乐曲《诉说》。
管弦乐《狂欢中国》欢庆式的第一主题一经奏响,便似黄河长江,汹涌澎湃,急流奔腾。似万众欢呼,歌入云霄。展现出一幅全国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国庆的盛大节日场景。建立在湖南著名民歌《采槟榔》音调上的第二主题,由双簧管领奏。抒情优美,似篝火旁少女的独舞。喜气洋洋,如痴如醉。之后,弦乐队接过这一优美的主题继续歌唱。似一群少女的群舞对独舞的积极响应。如鲜花朵朵,百花齐放。正当我们陶醉在这一美好的主题时,更著特色的中段部分激情开始。乐队全部停止,音乐完全交给特色鲜明的中国民族打击乐独领风骚。欢庆的锣鼓,欢庆的节日,欢庆的场面,欢庆的豪情。最终打击乐激情豪迈地将音乐引入再现。于是,万众欢呼再次呼啸而来,音乐冲向顶点,激情四射,在一片狂欢的浪潮中结束音乐。
【记者】郭悦
【作者】 郭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