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票房一路飙高的《八佰》,觉得不愧是八佰。
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能拍的这么“不主义”,本身就很八佰了。
1.何为八佰
电影《八佰》根据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
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只要提到“八百壮士”,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永远缅怀。而真实的故事正是发生在历史长河中,渺小又伟大的一笔。
从10月27号,到10月30号,“八百”壮士经过四天的激战,死守四行仓库。苏州河畔血雨腥风,正是这些血汗,捍卫了战士的尊严,积聚成火焰,保卫千千万万百姓的生命。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的英雄事迹。
而影片中也用数字还原了当年的历史真实,即“四百二十”,当年的战士实际总数为,四百二十人。取名八佰,只是为了给自己壮大气势。
2.苏州河畔两重天
电影多次采用大全景镜头。镜头给到苏州河畔一侧的四行仓库,然后给到另一侧歌舞升平的租界。甚至让这反差极大的两片天地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里。
并且,电影还运用了许多分镜头。从小人物,逐个个体生命的眼光看过去,互相窥探对岸的世界。
对岸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呢?
租界内,打牌,搓麻将,吃大餐,谈恋爱,化妆打扮,研究学问,当看客··· 世界仿佛鲜花朵朵。
四行仓库,缺衣少粮,缺枪支,缺弹药。粗布短衣,简单饭菜,脏乱差的环境。当然,还有紧锣密鼓的布阵,御敌,精神高度紧张。
很难想象,当时的中国,竟冰火两重天到这般田地。
其实,一场战争,在几乎是必然伤亡的背景下,绝无胜利者可言。
此外,战争,也是当时当地社会的缩影。无论是上层社会还是下流社会,大家都被逼到战争的境地里,而怎么看待战争,怎么被战争对待,是最赤裸裸残忍的真实。
而这样的对比下,当不当兵,真的是一个问题。
大概可以类比莎士比亚那个永恒的论调了,“To be or not to be”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3.他真的不想去当兵
影片中有一组人物的特写,他们是想到大上海看看外面世界的乡下人,他们不想参军,不想打仗。他们是无意间,碰上了这场战场。
于是,他们“被迫”当了逃兵,被迫被带到四行仓库,要么参军,要么死。
他们不晓得怎么拿枪杀人,他们的手颤颤巍巍,他们始终不敢发出那颗子弹,即便射击的对象是可憎可恨的日本兵。
让一个平民百姓去当杀人,比登天还难。毕竟,生命大过天,无论是哪国人的生命。
而,《八佰》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这些半路兵,慢慢地被打动了。这些不本不想当兵的人,渐渐地自愿留下。这种转变,是当时当地背景烘托下,潜移默化的东西,是最自然的心理动容,转变成了行动的力量。
被这些留守的战士们视死如归的态度打动后,曾经的“逃兵”也成为了保卫四行仓库的主要力量。
有一种高于个人之上的价值,叫集体,叫主义。以少敌多,以弱抗强,以精神的无涯之力抵抗有涯的肉身。这个东西,这种追求,不分贵贱,不分你我,是小人物完成自我救赎、自我升华的方式。或者这不应该叫“主义”,这是战争年代的“人性”。
真实,残忍,赤裸。从自私畏惧,到勇敢且善良。
《八佰》之所以感人,在于,它懂得让小人物发光。从害怕当兵,到唯唯诺诺想逃到对岸,到真的拿起钢枪,保家卫国。这些都是小人物的光芒。而不是靠假大全的极个别的英雄来塑造。
这种小人物群像,才是历史长河会选择中华民(取胜)的原因吧。
4.真的猛士
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真的猛士,无关结果,过程发光。成王败寇,不是真的猛士的代名词。
一次关于《八佰》的采访中,妻子梁静问管虎(八佰导演):“有那么多历史战役,为什么要选择四行仓库那么小的一个战役来拍,而且是败仗。”
他回答说,“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场有观众的战役,从艺术层面来讲,这是一种视觉奇观。”
“另外,拍出这场败仗,也是为了和现代人进行对话。他想告诉大家,哪怕是败仗,会让人产生屈辱感也没关系。”
“我们要学会铭记和直面历史,就像电影里小人物的成长可以带动民族的进步一样,相信我们的电影也会对现代人产生积极影响。”
这里边,其实涵盖很多信息,“看客心里”,“失败者到底值不值歌颂”,“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电影之于人们今天生活的影响”... ...
而《八佰》足够勇敢,虽然后半段剧情有点拖沓,但它仍尽可能还原了历史真实。
这个真实就是,并不是只有胜利才值得被铭记。
那些乱世中出过力的小人物,那些灾难中不当看客恪守做人准则的普通人,都是历史的推动者,是他们,让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而这部电影摆脱了抗日神剧的主角光环,让每一个小人物,都成为属于他们自己,和那个时代的“真的猛士”。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