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逸飞
《大宋宫词》的评分已经在豆瓣上跳崖了。
这部剧的名字吊起了观众胃口。想当年,周公子领衔的《大明宫词》有口皆碑,可惜这届观众不好糊弄,弹幕不会留情。
不过,《大宋宫词》有一点是对的,刘娥真是一位锦鲤体质的大女主!
在历史上这位以“章献明肃刘后”载入史册的女人,是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的皇后。真宗驾崩后,她又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辅佐仁宗长达十一年,成为此一时期北宋实际的最高统治者。
宋朝,中国文人士大夫最鼎盛的时代,也是喷起朝廷最无所顾忌的时代。
按照对于宋朝的固有印象,一帮饱读儒家经典的夫子们,怎么就让一个女子堂而皇之的“干政”数十年?这貌似不符合宋代士大夫的政治理念。
▲电视剧《大宋宫词》中的刘娥(刘涛饰)
《大宋宫词》里为了突显刘娥的“大女主”光环,一路让她开外挂。虽然有些外挂类似于BUG,比如,有一场戏刘娥未经皇帝同意,就一把从皇帝手中抢过皇孙,让皇帝一脸懵逼!(抢皇帝的孙子哦!)
电视剧里的刘娥是锦鲤体质,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毒酒喝下去都死不了,宫廷政变都能幸运立功……而历史上的刘娥又何尝不是锦鲤啊!
虽然是女子,在真宗晚年的天禧政争中,她不动声色就相继打倒寇准、丁谓两大势力,一举左右了仁宗朝的历史走向。在她执政时期不仅重振了北宋国势,为此后仁宗的庆历“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还受到士大夫群体的积极配合,对于塑造后世所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代政治文化发挥了无法磨灭的作用。
如果再把她毫无家世背景的低微出身考虑进来,可以说,刘娥一生的传奇程度比之则天武后真是毫不逊色。
根据《宋史·后妃传》的记载,刘娥籍贯太原,祖父刘延庆在五代时曾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在宋太祖掌权后曾任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开宝二年(969年)从征太原时死于征途。
刘娥是刘通的二女儿,出生那年就逢着父亲身故,由于家道中落,寡母庞氏把她寄养在了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的娘家。
这些出身故事听听就算了,上面这些有关刘娥家庭背景的情况都不属实。
刘娥祖上根本不是什么高级将领,她是个平民百姓的孩子,唯一没有疑问的是她确实生于开宝二年,小时也确实没了父亲,童年也都是在四川度过的。
这位川妹子估计家里实在是很贫困,年纪很轻就上街头卖艺了,史载其“善播鼗”,即很会摇拨浪鼓。没多久,刘娥和锻银匠人龚美成了婚,龚美带她到汴京闯荡,刘娥不会想到她“开挂”的人生就快要开始了。
刘娥抵达京城的时候,真宗赵恒此时还是皇子赵元侃,刚刚被封为襄王,不知是因为做了春梦,还是得了高人指点,襄王对底下人说:“蜀妇人多才慧,吾欲求之。”
▲电视剧《大宋宫词》中的襄王赵元侃(周渝民饰)
想想都不可思议,襄王怎么就铁了心要找个川妹子。
他托手下张耆(一作张旻)替他寻访。
刚巧,龚美到汴京后生活依然很拮据,正想着要把刘娥改嫁,一来二去,刘娥便进了王府,大得襄王宠爱。这也有点莫名其妙,天下川女那么多,贵为襄王的赵元侃竟然娶了一个离异女子,还是前夫主动送来的。
按照《宋史》的说法,刘娥“年十五入襄邸”,可真宗封襄王是在端拱元年(988年),保守估计她结识襄王时都要二十岁了,真宗自己是开宝元年十二月出生的,比刘娥也大不了半岁。
拿当下豪门恩怨狗血剧来看,一个仪表堂堂的年轻富二代跟一个大龄又有婚史的四线小艺人打得火热,难免要在”豪门“的深宅大院里惹出一些风波。
果然,襄王的奶妈秦国夫人把这件事情捅到了宋太宗那儿,太宗闻讯勃然大怒,要“棒打鸳鸯”。襄王没法子,为了糊弄老爹,就把刘娥安顿在王府给事中张耆家。
没想到张耆很嚣张,他每天照旧在襄王府值夜班,装出一副没事人的样子。领着王府的俸禄,养着王爷的女人,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摸鱼!
▲宋版《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关刘娥身世的记载
襄王如此有恃无恐,反倒显示出宋代社会对再嫁女的包容。在襄王的心目中,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话说回来,这跟唐朝时候皇室的一些看似“有损名节”做的事情何其相似?
唐高宗李治娶了老爹李世民的老婆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娶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当了贵妃。
这从明清士大夫的视角来看,都是有悖人伦、大逆不道、寡廉鲜耻的举动。
千百年后,陈寅恪先生郑重其事考证杨贵妃入宫时候是不是处女,以此来证明唐玄宗娶自己儿媳妇”性质之恶劣“,而间接推论出唐朝皇室的思想开明,社会风尚之开放。
从刘娥的故事来看,北宋社会岂不也保留了大唐帝国的开放包容?
老学究范仲淹订立的《义庄规矩》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对再嫁女子的资助优于男子再娶,范仲淹一心想为后世立楷模,对于再嫁女子毫无歧视之意,可见不只是帝王家,就连精英士大夫家庭也不歧视再嫁女。
刘娥遇到襄王,就像灰姑娘遇到王子。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结局充满惊喜。
不得不说,刘娥的锦鲤体质又发光了。
本来,襄王只是排行第三的皇子。就算宋太宗觉得小儿子娶了一个二婚大龄四线女艺人有些丢人,也不至于损害国体,未予深究。只是襄王太过好命,大哥赵元佐发了疯,二哥赵元僖又莫名其妙被宠妾毒死,皇帝的宝座拱手送到了他的屁股底下。
至道三年(997年)太宗去世,真宗登基,成为北宋的第三位皇帝。即位后的真宗没有忘记那个十年来陪他“共患难”的刘娥,她不仅被接入宫中,还被封为美人,虽然按照宋代的妃嫔等级,美人不过是四品,离一品的贵妃,中间还隔了二十二级,但有了皇帝的宠幸,这根本不算个事儿。
此后,刘娥在宫里的地位就像火箭一样蹿升,先是提升为二品的修仪,到了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又升为一品的德妃。此时,真宗的郭皇后早已于景德三年(1006年)去世,刘娥顺理成章成了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妃嫔。
然而,真宗并不满足,他还想让自己的老相好更进一步——做皇后。
真宗打算立刘娥为后立即遭到朝中众臣的反对。所谓“门当户对”,刘娥低贱的出身成了最主要的反对理由,向敏中、李迪、寇准连番上疏,认为刘娥“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
注意,即便是在反对刘娥立后的大论战中,也没有多少人觉得刘娥作为“二婚”女人有多大问题,只是揪住她出身低微这点说事,足见宋代社会对再嫁妇女也绝无歧视之意。
宋朝有些夫子嘴上高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可实际生活中却没多少人理会这一套说辞,这才是宋代文明的开放与包容之处。
面对臣子们的强烈质疑,真宗的态度始终坚决,他和刘娥的感情是坚如磐石的,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刘娥被正式册立为皇后。
据说,立刘娥为后一事能柳暗花明,和真宗的“股肱重臣”王旦在最后一刻松口大有关系。王旦继李沆之后在真宗朝做宰相,一做就是十二年,他的意见真宗无疑是很重视的,刘娥对此想必也很了然。
就在君臣两方为立后一事争得不可开交的当口,王旦忽然请了病假,刘娥担心这是王旦抗议真宗一意孤行的表示,便劝真宗应当把立后的事缓一缓。
▲电视剧《大宋宫词》中的刘娥
或许刘娥这番话被真宗告知了王旦,这位老臣觉得心里很受用,随后上疏表示对立刘娥为后一事他不反对,这件事至此就算“过了关”,我们从中也很可以看出刘娥的聪慧来。
时光荏苒,刘娥做到皇后的这一年,她已经四十三岁了,距她跨入襄王府的大门也已过去了二十多年,正如许多宋史学者谈及的,以这样大的年纪最终能母仪天下、入主中宫,刘娥的成功绝不可能仅仅是因为其姿色容貌,更多的还是凭借她自己的聪明才智。
史书记载,“后性警敏,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帝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半夜,后皆预闻。宫闱事有问,辄援引故实以对”。
看吧,这还是一个有实力的锦鲤。
刘娥能实现灰姑娘般的逆袭,除了要感谢遇到真爱外,还要感谢她所处的时代。也许宋朝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但它却是一个较为开明的时代,绝非动辄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来禁锢女性的傲慢时代。
陈寅恪对于赵宋的评价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这个朝代的人和事,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