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没拆迁前,每年五一母亲都要我领着全家回老家,一来是老人家想孙子孙女了;其二是母亲总是准备一些她亲手做的手擀面、山芋饼、野蒜玉米饼、晒干的洋槐花等"家乡特色美食",让我们一饱口福。每每想起这些,总泛起阵阵温暖与感动。还有老屋门前那棵高大的洋槐树,那满树的洋槐花,一直盛开在记忆的枝头。
之所以对洋槐铭心刻骨,是因为小时候因爬洋槐树掏鸟窝被父亲揍了一顿,也是我记忆中仅有的一次挨父亲揍。洋槐树木质坚韧,弯到角度很小了也不易断,尽管每一根细枝条上布满刺,但当枝条长到拇指粗细时,刺便脱落。故而,小伙伴们对爬洋槐树是不惧怕的。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和一小伙伴相约,他负责到田埂边的草地捉蚂蚱,用狗尾巴拴好,喂小鸟,我负责爬树掏鸟窝。鸟巢筑在高达近20米的树顶,当时我一点也不害怕,当手准备伸向鸟窝时,发现一条小青蛇,挂在鸟巢上方,向我直吐信子,吓得我“哇”地一声,小伙伴听到声音以为我抓到小鸟了,大声喊:保护好小鸟,别松手,不然小鸟会掉地上摔死了的﹍由于害怕青蛇,吓得我赶紧退缩,脖子也被刺划破了。小心翼翼地退回到树的主枝杈上,回头刚想说话,发现父亲站在树下,向上望着,见我看见了他,父亲忙说:没事没事,慢慢下来。可我脚刚一落地,父亲便上前揪住我耳朵,回家一顿好揍。打那以后,再也不敢私自爬到高处了。
4月下旬,洋槐便含苞待放了。洁白的花朵,清香优雅,一串串缀在枝头,满树如雪,一点也不逊色梨花和李花。每年三、四月份,养蜂人都把蜂箱拉到距村子约3里路的淮洪引河畔的洋槐林,放蜂采蜜,蜜蜂总能飞到老屋前的洋槐树上,小时候不懂,看见蜜蜂伸手便抓,被蜜蜂蜇了,虽然被捉住,但蜜蜂的钩还牢牢扎在手上,疼得嗷嗷叫,手指红肿了一个多星期。
树上,一簇簇洁白的花序,犹如串在一起的银铃挂在枝丫间,随风摇曳,清香直入鼻孔;蜜蜂嗡嗡,振颤着双翼,有的盘飞在花间、有的嬉戏于花蕊、更多的则是停在盛开的花盘中,将吸管沿花蕊底部插入,从外向内一层一层地采取花蜜。
洋槐花极具食用价值,七八十年代,对于尚在贫困中挣扎的农村家庭,尤其是三、四月份青黄不接时,洋槐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日三餐的窘境。每年洋槐花期,母亲都要用一根长竹竿,顶端绑一个铁钩或镰刀进行采摘。母亲采摘动作非常娴熟,只要看准一团花簇,便把绑铁钩的长竹竿挂在花团与枝条间隙,两手攥紧竹竿,用力一拧,一团花簇便掉落在地,不一会就采摘了好多。
采摘后,母亲便把洋槐树叶和花序的细梗清理掉,再生火烧水,对洋槐花进行焯水后晾晒,晒干后的洋槐花易于保存,食用时,用清水泡开和玉米面调和,做成锅贴,或与青椒一起炒鸡蛋鸭蛋,或做成洋槐花蛋汤。洋槐花炒鸡蛋鸭蛋那是以后生活上稍好时的菜肴;儿时大多情况下是和玉米面一起做糊糊或贴饼;奢侈点,放少许油加上葱花盐炒上一盘用于待客;而我最直接干脆,抓一把刚摘下的新鲜洋槐花,直接放到嘴里咀嚼,甜滋滋,香喷喷,生津解渴解饿,浸润脾胃。
时光荏苒,经年流转,洋槐依旧花开花落,但老家及门前的洋槐树,几年前因拆迁被挖走,成为挥不去的记忆。又到洋槐花开时, 如今的洋槐花已悄然进入城市酒店的餐桌,成为上品菜,倍受食客青睐。
审阅:高杰
简评:老家、老屋、母亲与洋槐树,都是作者最美好的记忆。特别是那棵洋槐树,更让作者铭心刻骨。不仅因上树掏鸟窝挨父亲揍,更因为满树洋槐花,是风景,也是美食。
终审:严景新
作者:于无声处,实名陈道德。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