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定谔的猹
您有多久没正儿八经看过新拍的清宫剧了?摒除了流量明星、由何冰等多位老戏骨出演、在开播前一直打着清代版《大宋提刑官》旗号的《刘墉追案》,在被普遍看好的情况下,实际播出后收视和网络热度都显得很一般,豆瓣评分更是低到仅有5.9分。
不少观众吐槽,这部剧虽然打着探案悬疑的名号、但剧情却注水严重、过于拖沓,案件也不够悬疑、办案过程经常显得敷衍了事。不说跟《大宋提刑官》、《狄仁杰探案》这些经典之作比了,就是比起《少年包青天》这类偏古偶化的探案悬疑剧也显得不如。
近几年,荧屏上难得出现一部还算比较正经的清宫戏,结果就呈现出这个风评,清宫辫子戏真的已经落后时代、被观众抛弃了?
《刘墉追案》的失败显然不是个例。自从90年代掀起一股清宫戏浪潮后,各种王朝、秘史、私访记层出不穷,从皇帝拍到名臣、再拍到后宫的妃嫔、格格乃至太监,各种题材的清宫戏一度在荧屏上呈泛滥之势。因此有网友笑言,1644年清军入关,其中一大贡献便是促进了三百多年后我国影视剧产业的蓬勃发展。
虽然这其中不乏一些制作精良的历史正剧,但由于类似题材被拍得太多太泛滥,导致大部分清宫剧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尤其是港台资本介入后,各种融合了狗血言情、武侠、穿越等混搭元素、瞎改历史的戏说清宫戏泛滥、再加上民族历史问题愈发敏感之后,也让广电一度出手对清宫戏进行限制。这也间接导致2010年后,清宫戏基本只有《甄嬛传》等主打女性市场的宫斗剧还能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类似题材一窝蜂的跟拍,带来的也是观众的审美疲劳和广电的限制,连宫斗戏也衰落之后,如今的清宫戏在取材上基本已经属于“竭泽而渔”了。《刘墉追案》这部剧也像是旧瓶装新酒,凸显不出什么新意。
当然这跟时代背景脱离不开关系,早期古装剧受服化道、选题材等各方面条件限制,离得最近的清宫戏无疑拍起来最方便。
但近年来随着年轻一代、尤其是女性为主体的观众掌握话语权,对传统题材的清宫戏已经审美疲劳。再加上如今的古装剧愈发偶像剧化的发展趋势,让清宫戏变得不再吃香也实属正常。
毕竟按照中华传统审美来看,清宫戏在服饰、发型等各方面服化道呈现上要表现出美感,比起传统汉人朝代的戏还是比较吃亏的,尤其是现在流行的古偶、仙侠剧,让那些穿汉服都未必显眼的“古装丑男”们留辫子、穿马褂,那估计是更加没眼看了。而且越是和近代屈辱历史离得近,这些古偶剧在题材上的发挥和想象空间也更小。
传统题材被拍滥、新颖题材又受限制较大,清宫戏的落寞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时尚是个圈,谁又能预测再过若干年,清宫戏的热潮是否又会卷土重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