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点评大赏#迷失的成人情感-《花样年华》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觉得长大了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然而,当我们真的长大时就发现,我们的情感要背负很多……
《花样年华》里苏丽珍这个人物是旧时代传统而细心,保守而隐忍的女性。为人处世处处小心。从她和邻居的关系维护,对上司背着老婆和余小姐的私情她假装毫不知情,甚至用巧妙的方式提醒上司余小姐送的领带会让上司老婆觉察露馅,都证明苏的心思细密,这对于后面她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发现自己的老公出轨做了合理的铺垫。当然,就是如此敏感而面面俱到的性格,使得在面对感情的抉择时,也就优柔寡断了。苏丽珍的为情所困,不敢打破传统的禁锢,内心又渴望爱情的热烈。所以欲言又止欲拒还迎,内心无比纠结挣扎。从第一次周慕云在车上牵她手时还是抗拒的,到后来的第二次牵她手没有拒绝;从刚开始责问周慕云为什么打电话到她公司,担心被人说闲话,到后来责怪周慕云为什么不打电话找她的小女人撒娇;从平时不太生动的妆容表情和端庄闺秀的形象,到了2046房间里展现出全剧里唯一的舒展妩媚快乐的笑容;从刚开始的因为老公出轨而自己也进行报复性的偷情,到后来的真情流露难舍难分而痛哭。苏丽珍代表的是那个时代人性压抑的传统女性,这大概就是迷失的成人情感。
原本就是60年代的香港往事,真实与否都已不再是话题。袅娜的穿着旗袍的步态,绰约的寥落风姿,暗巷的雨夜,昏黄的街角灯光,暗香浮动带着韵脚的音乐,还有守候在那儿的孤寂的男子的背影,构成了《花样年华》全景画。苏丽珍重回故地时泪光莹莹的深情凝望,周慕云数年后重回故地的寻访。然而,近在咫尺却仍然逃脱不了命定般的错过,而这一错过,或许就是一生。记忆中的那个年代、那段年华,仿佛就是为了让人怀旧与感伤的,就像是发黄的旧上海的月份牌,年代久远却风韵不减,尤似当年。抽身退回记忆中的那个年代,泥封记忆的吴哥古迹在王家卫的镜头下以层层迭迭的“门”的意象存在着,那是所有人进出的地方,是带着真心而来、带着祈祷而走的地方。真心是欲念,祈祷依然还是欲念,泥封记忆并且自以为轻松离开的时候,画面中有一位高僧背对着摄影机,俯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他成为一个被看的客体,当局者迷,局外者清,更何况是那样以为得道高僧呢!燃烧着的欲望再怎样泥封都只是自欺的手段,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属于他和她的爱欲与文明是永恒的不老记忆,鲜活而且具体。
这是一部看后会沉重的影片,也是一部看后会思索的影片。情感在道德面前变得如此无能为力,拒绝与逃避的话题变得如此意味深长——那段属于60年代的花样年华渐行渐远,亦真亦幻,唯有吴哥窟泥封处疯长的野草见证者已逝的浪漫岁月,并以年年如约般的青翠对那段“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虔诚地缅怀: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她一直低着头,给他一个接近的机会,他没有勇气接近,她掉转身走了;命运总是捉弄有情人,当他鼓起勇气向她发出邀请“如果有多出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而她在犹豫不决,始终打不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等她的内心也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远走天涯,他们已经走不回那消逝的岁月。爱情是美妙的,也是遗憾的。现实生活中,美好的爱情只生存在回忆里。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见,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就算有日故地重游却已物是人非,他只能轻抚睡过的床单,闻着她住过的房间曾熟悉的气味。他只能看着停留过的地方释然一笑,所有思念只能对着树洞诉说并封存。留在记忆里的是那段美好的日子,那段花样的年华。这是成年人暧昧隐忍的爱情,不同的剧情,相同的主旋律,一直不变的是夹着淡淡忧伤的内心隐痛。
可是那些抛掉法律和道德束缚的爱情,我们真的该迎上去吗?也许这些电影里的情节,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和告诫吧!相信那些痛苦却理智的选择。绝不仅仅是导演的安排。现实生活中,借用林徽因先生的美文:下次再遇到喜欢的人,千万要记得只做朋友,不远不近的欣赏,淡淡的喜欢,不至于到最后,乱了初心,败了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