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到5月18日,红星新闻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同行向未来”五周年影像展,展出以“与时代同行”“与新闻同行”“与先锋同行”“与伙伴同行”为题的四个系列近百组影像。红星新闻记者选取其中那些震撼的瞬间,为您讲述影像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张来自中越边境扫雷现场的照片。
那是一次怎样的采访,又是怎样的危险雷场呢?以下是红星新闻记者卜明洋的自述:
自2017年11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对中越边境遗留雷场进行全面扫除,彻底清除边境遗留雷患;11月27日,中越边境广西段新一轮扫雷行动全面启动。
2018年4月初,我们接到了采访任务,直击中越边境广西段扫雷行动。同行的,还有文字记者张炎良和视频直播记者齐向阳。
4月7日,从乍暖还寒的成都,我们抵达了温暖潮湿的广西南宁,然后由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派人,将我们接至广西凭祥,这里是此次扫雷行动的东线。而两天后,就是我31岁的生日。
次日,我们就跟随部队,前往扫雷现场。广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坡陡峭,乱石林立且尖锐。
从山脚出发,前往山上的扫雷现场,需要手脚并用地攀爬,很快我们就掉了队,最后用了近两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而这段山林小路,扫雷队的官兵们每天要往返5次,负重炸药25公斤,防爆服15公斤。
雷场被称为“死亡地带”,扫雷官兵犹如刀尖上的舞者,危险无处不在。
轻轻剥去地表上的覆盖物 翟振皓摄
直播正式开始。扫雷队官兵会在爆破清除雷场植被、诱爆炸药附近的地雷,以及清除绊线等前期工作后,搜排,发现目标,人工排除,引爆。流程说来简单,却充满着未知和危险。从复杂的地形来说,地雷可能在杂草里、树根下、石洞中,探雷器扫过,会发出“滴滴”的报警声。
说不紧张是假的。就在正式直播中,离我们身后不到两米的一棵树根下,发现了一枚地雷,用探雷器再扫,又发现两枚。第一次距离随时有爆炸风险的地雷如此近,现在想起来,不怕被笑话,我仍然有点后怕。
但那一天,做好充足准备工作的我们,从一开始使用稳定器+手机拍摄,再到山顶无网络信号时,用上了TVU背包,整个直播过程中没有出现信号中断,靠着优质的信号和出色流畅的直播,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转播。作为一家地方媒体,在军事题材报道并不占主场优势的情况下,获得了好评和赞誉。
引爆 翟振皓摄
还记得,当天清扫结束后,官兵们将收集到的地雷集中引爆。为了记录引爆的画面,我们将一部手机绑在附近的树上,然后撤离到一两公里外的隐蔽点。
我本以为,这么远的距离,肯定没什么影响,谁知道,引爆那一刻,现场腾起了黑云,整个地面就像地震般震颤,爆炸过后的硫磺味在空气中久久不散。再次回到引爆现场,才发现手机已经被震落了。
在这场直播后半年,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战士杜富国在排雷时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让我又一次想起那次采访中相处一周的、脸庞仍显稚嫩但眼神无比坚毅的扫雷战士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扫雷的危险,和战士们作出的牺牲与贡献。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编辑 张莉
红星新闻相关报道:
同行向未来 红星新闻五周年影像展启动
红星五周年影像展,邀请您一起同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