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虽然剧名有脂粉气,但它确确实实是公案剧,名气之大据说是越剧十大公案剧之一。
《胭脂》这个剧很有新意,不管是剧情发展,还是角色塑造,都不按常理出牌,观看过程中,总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反转:看前半段以为这是一个甜蜜的爱情故事,没想到恋爱还没谈,就发生了命案。本来以为要展示平民百姓如何团结起来解救危难,然而那些书生都没有宁死不屈的气节,一个个都束手无策且很快屈打成招。等角色和场景转换了好几轮,剧情发展到后半段,才反应过来原来“吴南岱”才是此剧当仁不让的主角。就在观众等待主角破案时,就眼睁睁地看着头顶伟光正光环出场的主角经过一番缜密的调查后又判错了案。
此剧在开头就把案件来龙去脉交待的清清楚楚,所以整部剧的悬念都集中在如何判案这一件事上。观众在知晓真相的基础上,看到案子一番又一番判错,几乎可以用一种“看你们谁能猜对谜题”的态度来戏看这一波三折的破案过程。
戏剧时间短暂,在塑造角色的时候,会给笔下的角色赋予某一类明显的品质,比如善良无私、勇敢无畏、偷奸耍滑这类性格标签,以节约塑造角色的时间成本。而且为了维护角色的人设或者突出角色特点,作者会不断的强化这种标签,善则更善,强则更强,奸则更奸,有时候会导致角色形象夸张且脸谱化。
很多戏剧角色都有这种标签太强的夸张感,比如《盘妻索妻》中的梁玉书,就是个从一而终的痴情公子。而《胭脂》虽然也会给角色一些标签,但没有被标签桎梏,突破了标签对角色形象的限定,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大胆直接的破与立。
吴南岱出场时是被寄予厚望的,他作为一个断案高手、百姓爱戴之清官的形象出现,整顿腐败吏治,关心百姓疾苦,聆听人民心声,重整冤假错案,剧里剧外的所有人都认为他一定能昭雪冤案。
堂上审问时本来时想看他如何翻案,却看到他强词夺理、严刑逼供、自以为是,令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之前信誓旦旦的判断胭脂一案:“分明是屈打成招供”,而轮到自己审案时,也不顾忌会屈打成招了,直接大刑拷问。审案前,该思考的逻辑破绽、该调查的市井民情吴南岱都一一实践,做到如此地步,也不过是放了一个好人又冤枉了另一个无辜之人。这次审案使得吴南岱之前的清正形象直接崩塌,看到他释放鄂秋隼、定刑宿介的时候,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所谓的清官知府不过比脑残七品官强一丁丁点。
就在吴南岱让人失望、成为高配版“张宏”之后,他终于艰难地判清了真相,之后吴南岱“甘担重罪,拼将乌纱再重审”,虔诚地认错、翻案,又让人觉得,他前面那些为民请命的鸿鹄之志并不完全是吹的,已经崩塌的人设又立起来了。
这立——破——立之间,“吴南岱”的形象渐渐丰厚,一个为官清正却见识短浅、心高气傲但为民请命、脾气冷硬但尊重师长、诚恳负责也尊重生命的饱满角色就诞生了。而且,穿插在破案之中的一些小细节,比如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被张宏气的出言不逊等小细节使得“吴南岱”性格更加真实,这样优点闪亮、缺点鲜明的“吴南岱”与那些神仙般清明优雅的戏剧主角区别开来,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胭脂》此剧角色形象之有趣,在于“吴南岱”塑造之成功,也在于其余配角的丰富多彩。配角虽然出场次数有限,但让人印象至深,给人一种这是群像剧的感觉。
女性角色不落俗套,性格特点让人感觉清新爽利。
漂亮的胭脂姑娘,看着羞羞答答,能主动追求爱情,主动提出私会,主动提出成亲,敢于为自己的幸福奋斗,可以说是打破封建压迫、解放思想的代表。
王春兰女士,性格冷静,头脑机敏,从说媒到解救鄂秋隼,再到为宿介喊冤,面对困境从不轻言放弃,抗争到最后一刻。
书生群像也各有特点。鄂秋隼为人善良忠诚,恪守规矩,与胭脂一见钟情,但也不敢有私会这种逾矩之举。宿介替自己顶罪之后,也没有抽身而去,他相信朋友一定是清白的,冒着被再次被牵连的危险上书为宿介喊冤。
宿介却是风流不羁,不仅不害怕什么私会,更敢替好兄弟约会。宿介为人有趣又刚硬,不在乎功名利禄,有种戏谑人生的态度,日常怼天怼地。堂审中,因为气愤直接对掌握自己性命的知府大人开骂:“原以为知府堂上悬明镜,不料你黑白不分负虚名!”不管是杖责还是死刑,都不能阻止他倾吐胸中郁愤之气。就算死到临头,该骂就骂,毫不客气。听他死刑前再次唱起“我把大人好有一比!”只觉得那活泼的生命力量冲破铁锁牢笼,嚣张四溢。
宿介知道自己很难洗清嫌疑,十有八九会被当做凶犯,但他没有退缩,该承担的就承担。这些书生,或木讷老实,或离经叛道,但都赤诚可爱,互相信任,互相扶持,舍己为人,大义凛然。
两个反派角色虽然印象不深,但很有代表性。
“毛大”财力雄厚,流氓无赖,寻衅滋事,剥削贫苦农民,是民间黑恶势力的代表。
“张宏”玩忽职守,草菅人命,是官府贪官污吏的代表。
加上胭脂这样的贫苦劳动人民代表,鄂秋隼这样的普通知识分子代表,吴南岱这样的高级官吏代表,这一串由低到高的人物形象代表,在一系列恋爱小事和破案大事中交缠起来,几乎压缩了一整个社会的全貌。也正因此,《胭脂》短短两小时的戏剧,展现出了多层次的丰富思想内涵。
第一层展现了官吏的精神世界。吴南岱虽然判错了案,但他在酿成大祸之前亡羊补牢,还是颇得人心。与张宏这种混饭吃的官场渣滓相比,他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真正的好官,清正刚毅,不屑同流合污,就算有些虚荣也无伤大雅,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年少气盛是难免的。重要的是,他手握生杀大权的同时,懂得生命的可贵,懂得肩上的担子有千金之重。不滥用权力这一点,足够人民群众爱戴他了。
第二层展现了官场的真实生态。吴南岱判错之后,观众把破案的希望投给学台大人,这位老师德高望重,又是吴南岱的恩师,想必只有他能扭转局面。但他与吴南岱发生冲突之后,很快就撒手离场了。我们以为青天父母官应该像电视剧里“宋慈”那样,为了还老百姓清白去斗争到底,直到玉石俱焚。但这位老师在碰壁之后,却说:“也罢,想老夫小小学台,管不了你东昌府之事”。是的,这才是官场常态,就算是老百姓性命攸关的命案,对于“大人们”来说,都是工作而已,影响他们命案重审的因素是工作权责和朝廷批文,而不是人命关天。
第三层展现了百姓疾苦。《胭脂》演到最后,好人得到好报,坏人得到惩治,是理想的结局。不过我认为,此剧并没有真正歌颂清官,没有真正展望那些青天父母官去开创太平盛世。很多细节,仔细推敲下来,能看到社会真实深沉的悲哀。观众几乎可以穿透舞台,穿透剧情,看到隐藏在表面下的百姓疾苦。
罪证银钗是农民用来抵债的,说明毛大毫不留情地压榨农民血汗。胭脂还未出嫁就死了父亲,从此无依无靠。王春兰作为一个寡妇,得承受街坊邻居的非议,反抗流氓无赖的纠缠,就算剧中没演,也能透过只言片语想象出来她那艰难的生活状态。而宿介为人仗义,不怕流言蜚语与寡妇相爱,用一颗赤诚之心为朋友着想,却也受尽世情冷暖。这些没有表现出来的生活,是《胭脂》中隐藏着的真正的生活。
第四层展现一些微妙的心理现象。试想,吴南岱断案时,找不在场证明,推敲案发情节,辛苦微服走访民情,桩桩件件都做得对,为什么还会判错呢?案情在学台大人的提示下,已经发现了逻辑破绽,为什么吴南岱这样头脑机敏的人还是想不通真相呢?
是因为偏见。我第一次看时,觉得吴南岱好笑,只听了毛大的一面之词,就觉得自己访够了民情,知晓了真相,但凡他再多查访几个人,就不会对宿介有这么大的偏见。后来再看,发现吴南岱确实一路查访过很多人,但宿介的怼天怼地的直爽性格可能无意中得罪了很多人,以再加上与寡妇私通之事,使得大多数人对宿介印象都不好。他其实查访过够多的民情,但没有几个人为宿介说好话,所以对宿介的人品判断倾向于负面。
除此之外,吴南岱这样正统文化教育出身的高官,家教严格,本身对于宿介这种离经叛道的风流浪子持强烈的鄙视态度,堂审中有多少次审问都是在对宿介进行人身攻击:“你本是黉门中败类残渣……与寡妇暗私通败尽风化……我笑你狂妄无赖本是学中败类!”这种偏见严重影响了他对案情的判断,他认为宿介学习不好,人品不好,肯定是杀人犯:“与王春兰私通是你,冒名顶替是你,骗取绣鞋是你,杀人行凶当然是你!”
好一个“‘当然’是你”!吴南岱长期浸淫在严格的封建礼教中,根本不相信宿介“冒名骗鞋是为了给朋友拉煤”这种离奇之事。“张宏”也是封建礼教的卫道者,也有类似的偏见,得知胭脂与人私会,立刻判断胭脂是个浪荡女,出口骂道:“你也不是个好东西!”由成绩不好联想到人品不好,由人品不好联想到杀人凶犯,由与人私会联想到为人放荡,这种心理偏见生活中到处可见。
吴南岱在执行死刑前,看到“慎思守志”堂匾,突然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初衷,审问案情的破绽,这才使得胭脂案真相大白。以前觉得很牵强,这里离冤案发生只有一步之差,一般人都不会重来的,这与影视剧杀头前高喊“刀下留人”的套路一样,是剧情需要故意渲染紧张氛围。
工作几年后,重看此剧,有了新的理解。这里其实并不假,在自己敬畏的事情面前会突然紧张起来是正常的。小时候考场上做完题就睡觉,临交卷前却突然用心的开始检查对错。工作之后更是,写完材料都懒得再看一眼,临到给领导交稿时,又总是紧张害怕的重新校对。吴南岱临到死刑执行前,在一条生命很快就因为他的判决而消逝前,突然冷静下来再仔细思考也是正常的,这是他敬畏生死、尊重生命的一种表现,是他内心需要,而不是剧情需要。
越剧《胭脂》反应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思想,看剧时,代入感特别强,剧中总有一个角色能正好说出我想说的话,比如鄂秋隼拒绝胭脂私会请求时,宿介打趣他木头那段,也正是我想说的;审案时,宿介骂吴南岱那段,也正是我想骂的;学台大人批评吴南岱那些话,也是我对吴南岱的看法;更有意思的是,吴南岱对张宏的评价,与我对吴南岱的评价几乎一字不差。吴南岱判错案子后,得意地批评张宏:“年兄,你呀,你查案不详假混真,草菅人命罪非轻,你将那一鳞半爪当全豹,单凭着浮光掠影段断案情”,看到这里,只觉得编剧太高明,这相当于借机让吴南岱自己骂自己,讽刺的恰到好处。
观众透过百姓的视角看官场黑暗,透过吴南岱的视角看张宏的昏聩,透过学台大人的视角看吴南岱的自以为是,透过自己的视角看剧中人的荒诞,这种类似鲁迅文章“看与被看”模式的奇妙观感大大增加了看剧的趣味,只觉得回味无穷。
《胭脂》虽然结局明朗,但是这个结局实在太来之不易了。如果宿介没有上书吴南岱,如果鄂秋隼没有请来学台大人,如果吴南岱没有理会学台大人的意见,都不会是这个结局。这一环扣一环的情节没有注定的因果关系,都是用凑巧来联系,稍微哪个环节没有续上,冤案就一定会发生。这剧情太过真实,结局太过脆弱,就算结局理想,观众也没有很喜悦,甚至会隐约意识到:不可能,现实生活里不可能这么凑巧,若发生在现实,很可能没有吴南岱,没有学台大人,只有张宏和屈死的冤魂。
不过,结局虽然不太真实,还是温暖了观众的心。尤其是看到鄂秋隼和胭脂成对出现,终于回应了开头的甜甜的爱情,安慰了所有人。
要知道,此时,胭脂与鄂秋隼私会之事人尽皆知,她可能已经身败名裂。鄂秋隼莫名被胭脂卷进了人命案,不恨她就算善良了。但鄂秋隼与胭脂再续前缘,说明他们虽然经历过这样严重的误会,还是互相体谅,互相安慰,携手前行。
胭脂因为这场约会,家破人亡,鄂秋隼、宿介因为这场约会,险些冤死。王春兰也因为这场约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磨难。但他们没有被打倒,在包扎好抚不平的创伤之后,选择重新开始,继续生活,继续抗争。
看到胭脂为了追查真凶,无奈把朋友们一个个牵连进来,我一直觉得经过这一场浩劫,这几个人的友谊肯定无法维持。职场中的人都知道,在这种危及自身的责任扯皮事件里,没有友谊,只有沉沉的责任,和冰冷的背叛。但他们是善良的人、勇敢的人,劫难过后,依然鼓起勇气面对血淋淋的破碎,依然挣扎着渡过难关,重拾友谊,重建爱情,用滚烫的心去热爱生活。
对于越剧《胭脂》,几年来我已经重复看过好多次,每一次都有新的理解和发现,然而几年来,它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恩师从此绝情去,南岱无颜再见人!”古代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管是好官吴南岱,还是昏官张宏,对恩师都是非常尊敬。张宏这种无耻小人,面对老师的批评,也虚心聆听;吴南岱这种骄傲的高官,面对老师的质疑,也不敢随意驳斥。这种尊师重道的态度,在现代社会,显得感人又珍贵。
作者简介:书云山,兴县人,95后本科毕业生,在太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