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记者 刘广超 姚程
“三二一,起!”11月20日上午,在有着“天下第一桥”之称的漯河市小商桥景区内,一群少年正冒着凛冽的寒风排练舞狮。大河报记者了解到,这是商桥镇组建的少年舞狮队,年龄最大者18岁,最小者仅10岁,在当地已流传300多年的舞狮文化,与十几岁的热血少年们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大头罗汉,降服狮子的故事】
“咚咚咚……”11月20日一大早,小商桥景区内就传出了喜庆的锣鼓声。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商桥镇商东村村委会委员、村舞狮会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王斐的指导下,少年舞狮队在这里集结,开始了本周的排练。
场地中央,在大头罗汉的带领下,4大4小共8只狮子惊艳亮相。打滚、挠痒、飞身上桌……孩子们操控着狮子闪转腾挪、奔走跳跃,频露绝活,吸引了大批群众掏出手机拍照摄影,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叫好声。
听着大家的称赞,王斐的脸上满是自豪。“孩子们平时还得上课,每周末才能训练,这才练了一个多月哩,再排练几次效果会更好!”王斐说,他亲自原创了台本,整体表演讲述了大头罗汉降服狮子的故事,所以看着无比生动。
【成立初衷,祭民族英雄杨再兴】
为何要组建一支少年舞狮队?这还要从商东村说起。据王斐介绍,商东村舞狮传统已经有300多年,村民为祭拜杨再兴将军而成立了舞狮会。但随着时代推移,商东村舞狮会出现了人才断层,2018年,作为商东村舞狮会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王斐着手重整舞狮会,再度将这项传统民俗捡了起来。
今年10月,为了参加漯河市文广旅局举办的“文化志愿服务乡村行——寻找村宝”活动,王斐从全镇选拔了17名少年组成了少年舞狮队。“我今年18岁,差不多算是队里年龄最大的成员了。”在郾城高中就读的武新宇告诉记者,从小就看着父亲和爷爷在镇上舞狮,自己也参加了学校的舞狮社团,后来听说要组建少年舞狮队,他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李海鑫今年10岁,虽然是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但学习舞狮已有2年时间。“我在队里主要是扮演小狮子的角色,家人很支持我。”李海鑫说,受家人的影响,他十分喜欢舞狮,能参加少年舞狮队很是开心。
【非遗传承人,已立第七代】
为了传承舞狮传统,王斐已经找好了第七代传承人,就是大头罗汉的扮演者——今年17岁的李卓。“这孩子悟性好,自小受家人影响喜欢舞狮,14岁刚学习舞狮时,我就发现他学得很快,后来让他学习扮演大头罗汉。”王斐说,大头罗汉是舞狮的灵魂,也是一个领导者的角色,李卓也不负众望,表演得到了村里老人的称赞。
“我们这里以前就喜欢舞狮,现在不仅要‘重振雄风’,更要系统地传承和发扬下去。”商东村村支书吴颖浩告诉记者,经过他们申报,目前商东村舞狮会已经成为了郾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未来将受到更好地保护。
“今后我还会带领孩子们继续练习舞狮,将这项传统民俗文化发扬光大。”王斐说,也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包括舞狮在内的各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喜爱中国传统艺术,并能用中国传统艺术庆贺节日。
来源:大河新闻 编辑:赵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