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忠
中国当代作家、学者余秋雨说过:“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宁静下来了的周际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生命节奏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意才会出现。” 一一题记
引 言
“用脚走的是道路,用心走的是心路。”不知谁说的这句话,我将它做为《我的退休生活》的引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眨眼已经退休七年了。身体抱恙,记忆减退,我只好用笨拙的笔和相机捕捉到的影子,来述怀我的老年情感和寻找退休后的生活之旅……
一点陈述一一随遇而安 随心随缘
今天,下笔抒写余生路,潇洒飘逸记自家,这还得需要一点勇气,人生最珍贵的,莫过于是真诚的情感和生平经历。吾家本是一介凡人,没有放不下的身架,没有辉煌的业绩,也没有成著的题材和能耐,只能把点滴生活趣事和人生感悟,写进流水炊烟,编为札记,虽然词不韵脚,句不通顺,成不了缀文。但练写点东西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乐趣,茶余饭后,顺手翻翻也会产生一种愉悦感、成就感。人老了要学会自己安慰自已,自己哄着自己。
平时写一段文字、拍一组照片发给亲友分享,让朋友觉得虽然常不联系,却可从未将他们遗忘,偶然写点随笔成了我情感上的一种寄托,也是退休后和大家联络交流的唯一平台,每当看到四面八方的朋友、老师、同学、同仁、同乡、影友、亲戚和老领导的点赞留言时,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依然还与大家融洽相处在一起,激发起我内在的潜力和激情,我坚持在“美篇”栏目平台上发表作品。
讲实话,已到钟鸣漏尽,日薄西山了,荣辱成败,得失取舍,都已是过眼烟云。到了这个年龄不图什么,只求得有一个好的心情,乐于心, 爱于行,随心随缘。
电视剧《刘老根》药匣子说过这么一句顺口溜:“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只要豁达开心就好。我也明知追忆往昔是一件徒劳无益的事,闹不好还会惹来闲言闲语,余秋雨先生说过“人没有非议是不真实的,非议就像人的影子,人越高,影子就越长。你不是人民币,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我置之不顾别人有什么看法,也不活在别人的眼里,静下心来,专注做好自已的事情,用独有的图文手笔,写完了“我的流年”和“我的职业生涯”,今天又总结一番“我的退休生活”,用一些碎片往事拼凑岀一张自己的人生轨迹图,也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基本上划上一个句号。
岁月催人老,身体渐渐会衰退,余生再也蹦哒不岀生命的强音来,再也不会记录下有意义的事情了。油盐酱醋,清茶淡饭,吃药治病,看看夕阳,成了晚年的正常生活……
一点醒悟一一自我释然 拓宽心路
退休之后,有了时间去回忆自己所走过的路程,回首往事,一言难尽,概述而论:论工作我尽职了,忍辱负重忘我工作,一心赴在事业上;论家庭我尽责了,拼搏奋力独当一面,撑起家中一片蓝天;论老人我尽孝了,高抬深埋将老母亲送终,寻找父亲亡灵我八进河西走廊行程数万公里,我尽心了。
人老了似乎多了点“佛”性,有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手扪胸口,追溯时光,寻思着自己以前的不足和留下的遗憾。时而,为自已过去的幼稚不成熟,缺乏修养,脾气耿直,说话直接,方法简单,为了工作可能伤害了个别人的情感我心存内疚;心底善良,遇事纠结,工作上有些事处理的不周全而感到遗憾;为亲戚朋友们和职工的职务晋升、子女就业帮不了忙,这种无奈和无助,我总觉得欠大家一笔人情债务。
人到暮年,对人生我不敢说是大彻大悟,却也悟到了许多明理,心境逐渐变得尽皆坦然、从容淡定,日常生活中也变的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明事了,人老了,生命若有从头再来,我定努力做个比较完美的人。到了我这个年龄,不再有少年的狂妄,青年的自信,中年的坚韧,现在更多的则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了结,学会自我释然,拓宽心路,让自己活得洒脱、活得轻松、活得快乐,晚年活得幸福。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人都说“人生坎坷,路难行”,其实,人最难走的并不是脚下的路,而是心路,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一帆风顺、件件如愿的事,总是会有泥泞曲折不遂人意的路,有时会走头无路,这些都不可怕,没路了可以绕道拐弯而行,也可以架桥修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人生最难过的坎是心坎,只要心里有阳光,阴天便晴朗,有一个宽宏的胸襟,坚定的意志,心中常存感激,心中有事业,心中有别人,心路才能越走越宽。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如风雨,去如微尘,岁月的年轮就这样不断的旋转。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是岁月的瞬间过客,忙碌地穿梭在人生的赛跑道上。
每个人在不同起跑线上起飞,不管是第一还是倒数第一,最终都到达终点,站在裁判台上观战,就会感到每个人跑的都不容易。
到了老年,放慢了行走的脚步,我和老伴漫步在异乡的田园,欣赏着路边风景,品味着生活的苦甜,我才渐渐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人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感受所走过的路,人这一生所走过的路,所遇到的人,历经的事,不管是走过的阳光大道还是羊肠小道,不管是遇到的贵人还是可遇不可求的绊路人,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一笔人生的宝贵财富。
特别是在人生跑道上同路赛跑的竞争选手还是职场对手更应该值得珍惜和感恩,他们是陪你跑完职业终点的人,原凉别人,自己才活得轻松自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好事坏事对每一个人来说都蕴含着生命的意义,你所经历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是异常珍贵的东西,点滴往事它是生命的细胞,它让你人生精彩灿烂,蓦然回头它是一道美好的风景。
到了老年,特别注重了身心的健康,让内心始终阳光,活老了我才理解到“身心健康”这四个字的涵义,“身”是具体的,老天赐予的,而“心”却是无形的,后天修行的。
任何事情都有因果关系,任何事物都有个阴阳平衡,不知上世我干了什么坏事,上帝给了一个不健全的身躯,让我一生承受精神和病魔的双重打击,这是老天对我的惩罚。经过磨练滚打我才明白这是上帝给了我一个努力生活学会坚强的机会。
先天的缺陷,经后天的努力,才能找到一个平衡支点。一个“身”不健全的人,要活在这个世界里,活出尊严,就得要付岀正常人的几倍努力。当我们已无法改变“身”的健康时,就得更注重“心”的健康,用心灵的健全弥补身体的残缺,这是我们寻找生存的唯一平衡法则。身残了,心崩了,这人那就彻底废了。比如一个已无法治愈的癌症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提高自身免疫力,就能延续生命,这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人老了心态十分重要,学会修心养性,学会善待自己。心情在于心境,涵养来于不断学习和历练,磨砺修行到一定程度,身心不会受到外界负面情绪的牵动和影响,即便你看破了红尘,但不要辜负时光,这才算是成熟。
到了老年,若有遗憾,就得抓紧时间弥补赔偿。我这一生最亏欠的就是我的夫人,过去我忙于生计和工作,很少陪夫人转转街,逛逛商场,没买过一件高档衣服和佩戴的奢侈品,结婚40多年她勤俭持家,相夫教子,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家下放到农村时候,在宣传队我认识了她,她是一个漂亮的姑娘,她不嫌弃我残疾的身体和家庭的地位,心甘情愿地嫁给了我。多少年来我们相依为命,相濡以沫,患难与共,同甘共苦,生活的艰辛和受到的委屈她只能往自己肚里咽。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生活逐渐好转,我历经多种临时职业最终算是有了一份稳定正式工作,1988年成立了残联,我被选调到市残联工作,吃上了公家的饭,成了公家的人。我十分珍惜迟来的就业,一心一意赴在工作上,后来也混得有点人样了,也升得了一官半职。夫人是一个明智之人,从不掺和及干扰我单位上的事情,不拉我工作后腿,一直鼓励、支持、帮助我,让我安心勤奋工作。
回想走过的四十多年,我亏欠她的很多很多。现在我们的二个孩子都成家立业,各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三个孙子们都已上学和幼儿园了,我们老俩人已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我陪夫人出去转转,走走看看,拍拍照,散散心。在家里我帮她做做饭,了理一下家务,替她为她的父母尽尽孝,来弥补我心中的遗憾和对夫人的亏欠。
到了老年,培养爱好,寻找乐趣,生活会过的有滋有味。退休后应该安逸地享度晚年,我却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整天还是忙得不亦乐乎,除帮爱人照看两个小孙子及享受天伦之乐外,其余时间寻找着自己爱干的事情,培养多种爱好,乐此不疲,自得其乐,学摄影,学电脑,学二胡,学写作,以学习和喜爱来充实退休后的生活,用这段黄金时光给自己充充电,补补课,弥补一下知识的匮乏。
流金岁月,人生于世,回首这辈子走过的路,看过的景,跨过的桥,碰到的事,遇见的人,总有让我欣喜与感动,令人没齿不忘,我要感恩的人很多……
首先,我感恩生我养我给予我生命的人。父母是生命之源,虽然给了我一个不健全的壳体,但我感恩父母把我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感谢母亲一遍又一遍教我如何做人,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
其次,感恩跟我同甘共苦陪我走老的人。家,是一个温暖的字眼,家,是我温馨的港湾,它遮挡我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它承载了我人生太多的希望和梦想,这个家的主人是上帝赐予我最感恩的人,我们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翻过一道又一道沟沟坎坎,使她陪伴我到老。
其三,感恩在我人生拐点处出现的每一位贵人。人生原本是红尘中的沧海桑田,我们不过是大海一舟,当我每次遇到大风大浪时,是他们向我投下了救生衣帮我上岸,为我前进的路指明航向,帮我解决一桩又一桩的人生难题,使我一步一步走出了逆境。
其四,感恩在事业上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好心人。生活赋予我有了好亲戚、好同学、好朋友、好同事,他们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我心上的冰雪寒霜,给予我十足的信心和勇气,我们肩并肩,手拉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奇迹,感谢大家伸出的援助之手。
其五,感恩当我一无所有,依然不离不弃的人。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开”,但我十分感谢当我不在工作岗位,退休回家毫无价值时,仍然经常联系和盘膝而坐的人,他们送来一片又一片真诚,使我感到了人间的温馨。
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不是路已走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回眸走过的足迹,却有着暖暖的感动,人经历磨砺的岁月,就会变成一杯香醇的陈酿,才能品味到人生的真谛,才懂的宽容大度和感恩。吾家已近古稀,更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位过客,常怀感恩之心,写好人生最后的篇章。
一点能量一一守住暮光 释放余热
夕阳余晖,岁月静好,只要珍惜每一个“昨天” “今天” “明天”,只要心怀热爱,怀有一颗善良和感恩的心,抱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追逐每日的第一缕阳光,守住暮光,活出精彩,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释放出微弱能量……
1.用相机镜头和手中钢笔挥洒正能量,让余热有生辉
2013年因身体原因我向组织多次提出提前退休的申请,这样也能给其他老同志腾岀一个解决待遇的岗位,至到2015初组织批准了我的退休请求,当年12月16日办理了退休手续,组织谈话时给予我“高风亮节”的评价和对我工作做了充分肯定。自己算是走完了职业生涯路,由一个单位人成为社区人,开始过上了退休人的生活……
我是一个残疾人,也是一位残疾人工作者,在残联系统工作二十七年,组织给予我好多荣誉,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对残疾人事业我还是有感情的,残疾人事业与我本人生活息息相关,人已退休了,但残疾的身驱陪伴我生命终止,退休使我角色进行了转变,由一个残疾人工作者变为残联的一个服务对象,所以,关心残疾人事业也就是关心自己,自己是受组织多年培养教育的干部,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不断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社会上释放正能量,应该奉献无止境,尽自己所能为自身的残疾人事业呼与鼓。
在参与残疾人事务中,我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帮忙不添乱,退休后除参加组织生活和邀请我参加的活动外,其它我一概不打听、不议论、不干扰,以行动支持班子的工作。
退休后单位聘请我编纂《甘肃省残疾人志》工作,我帮助编纂办起草了凡例,设计了编目基础性的文本,资料收集任务分解到各处室和各地残联,编纂工作进入正常运行了,我就婉言谢绝解聘了机关编志工作,还主动辞去甘肃省肢残人协会主席职务,省肢协主席是省民政法人登记,省委组织部批准的兼任职务,按章程我还能干十年,但我依然决定全退。虽然退休了,由一个工作者变为被服务者,有责任做好自己,残疾人事业是由全社会和残疾人本人共同推进的事业,做好自已就是对事业的一份贡献。
这几年,我依然关注着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虽然不能和同事们一起战斗在第一线,但我是个党员,是个全国残联系统的先进工作者,应该弘扬劳模精神,处处释放正能量,保持先进性。在机关的邀请下,我参加了几次残联组织的重大活动,图文并茂编写了九篇文章,发表在美篇微刊上和朋友圈里,编发了《甘肃省残联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甘肃省残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旅游厅、省残联举办〈我和我的祖国〉文艺展演》、《甘肃省代表参加中国残联七大会议盛况》、《走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一一甘肃省残联成立30周年巡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不能少”一一甘肃省助残日活动记实》《记全国自强模范李晓梅》《祖国永远在我心中》、《甘肃省残联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我在残联二十七年的岁月里》等涉及到残疾人工作的影像文章。积极参与了省残联向社会发起的《征集“金点子”请你为甘肃省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加快建设建言献策》的征集活动,我向党组提交了建设性意见。
2.用亲身经历和朴实语言传递正能量,当好义务宣传员
一是利用朋友聚会和闲聊时,给大家贯输人道主义思想。用哲学的观点,换位的思维讲述残疾人为人类所做的贡献,开玩笑地给他们说,没有我们的残缺,那里有你们的健全,没有我们的丑形,那有你们的美貌,没有我们的付出,那有社会的文明。
残疾人的残疾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有一定贡献的。没有先天弱智、先天畸形,人类就不懂得优生优育和近亲不能配婚;没有小儿麻痹后遗症,就没有预防这种病的“糖丸”和今天预苗;没有药物致盲致聋,就没有今天这么详细的药物应用和管理规定;没有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和肢体残疾,就没有交通安全法;残疾人是人类繁衍过程中、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付出了代价。是一部分人的残缺,换来了更多的人的躯体和心理健全,换来了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想想这个事实就会明白:残疾人是对人类有贡献的,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不但是一种道德要求,一种文明表现,也是人类良知的表现。从功能障碍来说,人都要经历从残疾走上健全,最后又导致残疾的过程,尊重残疾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所以,大家观念要转变,都要换位考虑如何对待残疾人的问题。人们用公平、公正、换位定律,设计一个健全的、科学的社会模式 。过去以健全人的思维标准设计成一个不健全的社会模式。人们的住、行、用、工、都是以健全人的要求所制定设计的,人为地剥夺了残疾人的生存权,反而说是照顾,你本来没有考虑进去,怎么能说是照顾呢?
人们观念上的可悲,造成了残疾人的不便。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推进,各种法规的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好多建筑都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对新建楼以法规形式决定必须有无障碍建设,不然不能验收和开工,飞机、火车都有了绿色通道,公共停车位有了残疾人停车位,过马路有了盲人的语音提示,各单位用人必须有一定残疾人的比例,高等院校不能距绝残疾人学员入学,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我们也生活的有了尊严。
二是利用课堂,给学员讲述人生励志课。2019年8月应培训学校邀请,为残疾人学员讲了一堂励志讲座,使学员们很受教育和启发。
我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从八个方面引导大家自强不息诠释人生价值,启示学员一要转变观念,认识自我,不要让世俗观念使我们陷入痛苦;二要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不要让自己打倒自已;三要放大心胸,立足做人,不要让妒忌束缚我们的手脚;四要加强学习,提高品味,不要让无知降底我们的人品;五要放弃抱怨,学会感恩,不要让抱怨浸没了我们一颗感恩的心;六要设定目标,实现梦想,不要让胸无大志担耽时光;七要挑战自我,战胜自己,不能让困难堵住前行的步伐;八要迎难而上,持之以恒,不要让自满毁了你应有的价值。我们要以泪水、汗水谱写人生画卷,以坚强、勇气、认真、勤奋、情感、坦诚诠释着自己的存在和演绎人生的价值。
三是利用办班和会议,讲述残疾人事业发展初心。为什么要成立残联?残联组织的几次变革和发展历程,残联存在上热中温下冷问题的根源,在“两学一做"活动中如何解决这些现状。应定西市残联邀请我在全市市、县、乡三级残联干部培训班上讲课,自己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三个转变为切入点,阐述了残联“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深化改革,继续前行"课题内涵,推动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
3.用精神富有弥补身体不足,让余生有品位
人老了也要活得有品位,不能因身体的残疾让精神也匮乏。
品位,是一种修养,退休后我不断地加强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我,注重修身修心,努力做一个有温度懂情趣的老人。有些同事见到我恭维地说:“您是一位最潇洒、豁达、乐观的退休领导,让人好羡慕呀”,我活的轻松、洒脱的主要原因是,放下身段,摘掉面具,抛弃自卑,豁达乐观,寻找一个真实的自我。特别到了晚年,修心到一定程度,眼前一方净土,自由自在,不思人非,不计人怨,放弃了名利,注重了身体,关注了健康。
人老之后,道路越走越窄,事情越看越清,脾气越来越好,朋友越来越少。再不为单位、工作、名誉、家庭、操心费劲,再不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评论,走自己的路。
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自媒体的岀现和手机的普及,人人都有了微信、微博,个个成了记者、作家、编辑、摄影家,大家可以在互联网上替自己发声,讲述身边的故事,晒晒自拍的照片,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再也不需要别人成为自己的代言人。
我不知不觉地走进了网络世界,学会了修图、编辑、发稿。在这个网络大千世界里,躬身向大家学习,丈量着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在已生锈呆笨的大脑里寻找着艺术的灵感。我用一颗坦诚的心,真挚的情,把真诚写进美篇里,把美景发到网群中,干着过去想干没时间干的事情,让平淡的退休生活变得阳光灿烂。
近几年,我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发表作品233篇,被评为“精华"作品75篇。以影像档案形式,写编了《我的家乡一一定西》,被“定西党政网"刊发和几家公众号转载,有十万多人阅览。
2018年建军91周年时刻,自己撰写了一部拥军纪实篇《一次难忘的慰问》,此文在美篇栏目“八一特刋"上发表并评为“精华"作品。我作为那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慰问活动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事件过去32年后,再次用笔触击感知历史,以纪实的手法,图文互动解说历史的方式,追述过去的事件,用镜头定格瞬间的感动和追溯难忘的场面,以生动的事实诠释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内涵,把“沉睡的图片”变成双拥工作的有效资源,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史料,本文并载入《安定文史资料》书中。
在抗疫情的阶段,我利用宅家时间收集编写完成了20多万字《时光笔迹》我的札记一书。我不是文人,不是学者,更不是作家,没有渊博的知识和写作能力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只想把自己大脑里的碎片记忆,趁还有思维能力的时候,将自己平时的一些不成文的口语手稿、日记、打油诗和有关资料原汁原味地、不加掩饰地整理在一块,成为一本家书,也可为自己儿女们留一点纪念,我再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呢?没有富裕的物质财富,只有给他们留下这笔精神财富,我总想把母亲留给我们的“厚道、诚信、善良、孝顺、勤劳、自尊、进取”的家风传承下去……
近年来,两篇摄影创作理论文稿被有关公众平台转载刊登,有百余幅摄影作品在全国各摄影微刋发表,两幅作品在国际性摄影比赛中获铜奖、一幅获的银奖,十几幅作品在“百年辉煌 百年复兴一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化中国,时代榜样】推选活动"中入选。
2016年以来,我跑了大半个中国。风光摄影确实十分辛苦,背着沉重的器材,翻山越岭,起早贪黑,在野外拍摄还有一定安全风险。由于自己身体健康原因,现在我选择了学习环境人像摄影。鉴于摄影跑不动了,我又买了一把二胡学了起来,不岀门也能充实老年生活。
总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是我一直的追求。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轩毅,真名李忠,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人,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会士、欧洲摄影学会特约摄影师、上海金贝摄影家沙龙《艺海拾贝》编委,他是一个残疾人、又是一位残疾人工作者,曾在定西市残联及省残联工作,2015年退休。他是一位摄影爱好者,通过网络平台发表了好多摄影作品,在省内外摄影展览上多次获奖,他参加在国家、省、市各类摄影展览有《博》《白衣天使》《回归》《滴滴呼唤》等作品。其中由中央电视台、中国摄影家协会等6部门举办的“残疾人在祖国怀抱中"摄影大赛《回归》作品获得特别奖,《山林隐逸》《黄河石林》《牧回》《山寨晨光》等作品在“骑士奖"国际摄影大赛中分别获得风光类、记录类铜牌和银牌奖项。他的传略分别收录《历史陇中艺林人物》《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摄影家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