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策划 | 渣渣郡
作者 | 黄瓜汽水
题图 | 《敦刻尔克》剧照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当世界再一次硝烟弥漫,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战争”这沉重的两个字。
俄乌战争打响后,每天一睁眼就会被铺天盖地的信息覆盖:北约东扩、制裁、欧盟美国。与此同时,国内互联网出现了一波波论战——凡论及俄乌,先表明自己的立场。隐形的战火就这样蔓延到了公共讨论场域。
而我们想好好谈一谈战争本身。它浪漫吗,邪恶吗,还是说它总能找到正义性与合法性?我们更想进一步追问的是:战争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在@渣渣郡的回忆里,战争对儿时的他来说是浪漫的。
在部队背景的学校里,孩子们从小就看的是《英雄儿女》和《地道战》,小时候的他幻想的是马革裹尸、建功立业,梦想自己能活在战争年代,为国家而战,成为真正的英雄。长大后才意识到,儿时的自己有多么天真。
《英雄儿女》
对于@木子童来说,有关战争的印象是割裂的。热兵器时代之前的战争是浪漫的,是古代传奇里的英雄侠客;而热兵器时代之后的战争,给她带来的只有恐惧与不安,看到战争相关的历史记录都会在生理上产生退却的反应。
对于@黄瓜汽水来说,战争是父亲不断在电视里循环播放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大决战》们。父辈似乎总是对战火年代充满痴迷的情怀,这让儿时的她十分不解。
在这个星球上,战争从未消失过,和平安稳的滋味我们也只享受了短短几十年。如今远方的战火响起,平民带着猫狗在防空洞求生,我们在网线的另一端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
抛开政治局势,我们想来聊一聊,战争到底是什么?又是哪些文艺作品、是哪些真实发生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战争的残酷?
远方硝烟弥漫,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战争?
vol. 183
主播:黄瓜汽水、木子童、渣渣郡
录制、剪辑:CC
在大部分中国孩子的眼里,战争仿佛是课本里才会出现的字眼,是我们在历史考试前背不完的数字和年份。
当2001年的电视机上,9·11事件的新闻滚动播放时,对于一个90后来说,这也许是第一次目睹一场战争的开端。
我们对战争的印象太模糊了,似乎只存在于遥远的国土和遥远的时间之外。一代人稚嫩的战争观,是和我们看过的电影、读过的文字共同塑造的。
对于@渣渣郡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作品,是德国拍摄的迷你剧《我们的父辈》——那是他的战争观发生转折的节点。
这是一部德国反思二战的作品。1941年,德军准备入侵苏联,德国男青年Wilhelm和他的弟弟Friedhelm响应希特勒的号召应征入伍,即将奔赴前线。女青年Charlotte立志为国家服务,成了一名女护士,也将前往战场救助伤员。女青年Greta美丽活泼,歌声动人,她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一名女歌星。她的情人是一个犹太人Viktor,他是一名裁缝的儿子。五人是最好的朋友,他们在启程的前夜载歌载舞,喝酒庆祝,约定圣诞节再相聚。
而一切都因为二战改变了,五个青年再也没有机会聚首,他们的命运随着战争飘零四散。战争像一座巨大的屠宰场,吞噬了所有参与其中的人。
《我们的父辈》,豆瓣评分9.6
而冯小刚的《一九四二》,给他带来的触动和思考更多。当战争和灾难来临时,我们还能保持极高的道德感吗?如果不去抢别人的,别人就要来抢你的,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之下,为了生存,人还能保持多少人性?
我们总说一场战争总会付出代价,那代价到底是谁?
《一九四二》里有句台词很著名:“老百姓死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可是如果当兵的饿死了,日本人就会接管这个国家。”
每个人都幻想自己最终能站在胜利凯旋的城墙之上,但事实是,我们更有可能是战争中被忽略的几百万数字之一。“在战争中,我们会发现自己是谁”。
《一九四二》
对于@木子童来说,对她触动最深的,是姜文至今评分最高的电影《鬼子来了》。
这是一部放到现在来看都依然冒险的电影,因为中国电影从未用如此独特的视角去审视抗日战争。人性的真实和丑陋,全部微缩在一个小小的村子里。最可怕的事实是,也许你想做一个善良的人,而当战争来临时,善良就无法再轻易做到了,普通人不过是裹挟在时代洪流里的蝼蚁。
姜文说过,“我觉得一场灾难的发生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灾难过后我们不能深入地研究和总结这场灾难的根源。正是这种想法促使我一直想拍一个中日间的故事。”
看完《菊与刀》等一系列有关日本的人类学著作后,他明白了日本人看上去非常矛盾的双重性:“我渐渐地能把这两类日本人的形象重叠到一起了,他们其实就是一回事,只不过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这就令我毛骨悚然:一个温文尔雅的日本人很容易变成一个我们印象中的日本兵。”
《鬼子来了》
对于@黄瓜汽水来说,小时候第一次在DVD机里看到《辛德勒的名单》,是她接触二战历史的第一堂影像课。
虽然我们不是犹太人,但我们有同样被侵略的历史,我们也拥有全人类都能共情的体验。让她永远忘不掉的,是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毒气室,排着队赤裸着身体接受检查的犹太平民,被随意射杀的犹如动物般的人们。
在影片最后,犹太人用希伯来语在指环上刻下那句“凡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影片在此到达最崇高的境界。
辛德勒作为个体的付出虽然无力对抗整场二战,但每一条救出的生命,每一个增加的数字,都是他以及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名单里的名字可以活下去,名单外就是无穷无尽的屠杀和死亡。
战争不只是犹太人或某个民族的偶然悲剧,而是全人类都要永远对抗的顽疾。
《辛德勒的名单》
同样的人类悲剧发生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男人女人、老人儿童、父亲母亲。他们都不是战争的发动者,却个个都是战争代价的负担人。
真正的战争电影,不在于铺陈热血宏大的史诗场面,不在于炫耀多么波澜壮阔的战绩,也不在于一颗子弹能拐着弯消灭多少敌人。
胜利确实是可以被定义的,但在战争中死去的个体也是真实存在的。他们不只是数字,也不能被模糊为“代价”。我们最担心发生的,是战争电影给它的观众带去亢奋而非反思,产生一种“战争很爽”、“希望战争赶紧到来”的幼稚观点。
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就是最好的反战宣言。
《钢琴家》
《美丽人生》
最后我们想聊一聊《西线无战事》,这部1930年的电影,是第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也是最早的反思战争的电影。
影片讲的是一战,却被纳粹宣传部部长戈培尔大骂,在当时的纳粹德国被全面封禁。
《西线无战事》
少年保罗听从了“保家卫国”的狂热宣传,从学校走向战场,成为一个抛头颅洒热血的好战分子。
到了战场才发现,食物短缺,住宿条件艰苦,命如草芥,一个炮弹飞来,旁边的人就变成尸体。前线没有英雄没有赞歌,只有泥沟里脏污的血浆。
等保罗回到家乡,百姓们依旧对战争津津乐道。只有没经过战争的人,才会把战争当作沙盘游戏一样高谈阔论。而主角保罗已经从心底厌恶战争了——他不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去打仗,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里的“将”,而是“万骨枯”里的其中之一罢了。
当他再次心灰意冷地来到前线,他看到了战壕边的一只蝴蝶,想要伸手去触碰的瞬间,立刻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就这样,保罗死在了和平的前夜,没有人在乎他是谁。因为他不是秦皇汉武也不是拿破仑,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西线无战事》
当我们谈论战争时,到底该如何去理解战争本身——
是英勇凯旋的功勋,还是无数普通人被历史长河掩埋的命运?
战争将结束,领导人将握手言和。
老妇人将继续等待她的烈士儿子。
那个女孩将等待她心爱的丈夫。
而那些孩子将等待他们英勇的父亲。
我不知道谁出卖了我们的祖国。
但我看到是谁付出了代价。
——马哈茂德·达尔维什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