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懂得对复杂的人和事物断舍离很重要
这段时间《三十而已》很火爆,火到像我这种很多年不看电视剧的人都知道。为了解这部电视剧,我也去看一看。
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就是:意淫上流社会生活、攀比孩子、出轨、婆媳矛盾的家庭狗血剧。努力独立、男女情爱、小三、逃离大城市、浮躁、装逼、奢靡、焦虑的话题。三个女主都遇到了渣男,唯一的好男人是还没长大的儿子。镜头的最后,摆摊卖煎饼的底层家庭一家三口温馨、幸福、不出轨。好强烈的对比。
这部电视剧男人女人的情感都好复杂呀,这种套路题材的电视剧这些年真的很多。只能说我看不懂这种家庭剧,很多剧情细节相互矛盾,太狗血。
如果你已经30岁,还是少看这种电视剧吧。还有时间去看别人如何当小三?渣男如何撩妹?有个名牌包就能挤上上流社会?徒增烦恼与压力而已。
拿出纸和笔列出自己这一生真正最想做的一些事情,按照自己的人生节奏走即好,学会对复杂的人和事物做断舍离。
(二)为内容服务才能成为经典
我想起20年前的《永不瞑目》,过了那么久,对人物依然有印象。主要是故事写的好,电视剧剧情也编得好,演员也演得真实。
有些电视看了两天就忘了,有些电视过了20年依然是经典。
我看不懂《三十而已》,还好我看得懂《永不瞑目》。
二十年前,案件+卧底+言情的独特模式,见证了电视剧的辉煌时代。
《永不瞑目》是作家海岩应国家禁毒委之邀而写的,海岩添加了都市爱情元素,让故事剧情少了枯燥,有了烟火味。
这部电视剧在选演员方面很严格,什么角色适合什么演员是由故事人物决定的。
这部电视剧在当时用的都是新面孔,而不像现在的“流量”明星。演男主角的陆毅甚至还没有毕业,演女主角的苏瑾是模特出身第一次演戏,袁立在当时也是刚出道。
当时的电视剧市场不看流量,只为剧本内容服务。在开机之前都对演员进行严格的各方面知识培训。
在故事情节方面,海岩写了三条路线:第一条是男主角肖童和缉毒刑警欧庆春的刑侦路线;第二条路线是肖童当卧底,与黑道公主欧阳兰兰牵扯不清的路线;第三条路线是肖童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前女友的日常生活路线。
法律系大学生肖童迷上了干练、勇武的缉毒刑警欧庆春,是他心目中的“女英雄”,甘愿为欧庆春寻找各种相关信息。肖童为了完成卧底任务,无法拒绝黑道公主欧阳兰兰的爱。对于欧阳兰兰和前女友文燕的模糊态度,也暴露了肖童性格犹豫不决的残缺。而这种残缺让他走进了死胡同,甚至走向死亡。
女主角欧庆春在面对肖童大胆的追求时,也用责任与任务去掩盖。但在男主肖童死去时却发觉自己的感情,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崩溃大哭。
故事中,每个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情感的矛盾,充满了人性感情的复杂性,让剧情更加真实。
男主肖童的死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悲剧震撼,加上那首《你快回来》为主题曲,让无数人为男主悄然落泪。
不过说句实话,当时我看这片没有流泪,只觉得正义真的好难捍卫。
(三)故事要有某种意义
海岩的很多作品都是以这种毁灭式的悲剧为结尾。像《玉观音》、《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都是海岩的代表作。揭露了在面对黑暗势力、正义、情感之间的纠葛中如何更好的去捍卫正义。
《永不瞑目》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公安干警也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而不是无情的机器人。或许在感情方面会有失控的时候,但在维护正义方面一直是视死如归的。
在现实中,公安干警做错事也是受到相应的惩罚的,海岩写这一部剧也是在警示世人,在正义面前,其他都是小事。
如今像吸毒人员、毒贩子爱上警察这类题材的作品是很难过审的,普通作家也是不能写的。海岩是干警出身,写一些案件中矛盾的情感更有把握度。
(四)故事的启发性
如今写作必须要符合文化规范,有些真实故事注定是不能随便写出来让人看的,而虚构故事也必须要符合现实,除非是写架空世界的故事。
比如我从小就喜欢神秘文化,自身也发生过一些神秘的事。我曾经在古玩市场开店八年,也是在那时候开始学习宗教。
我看到的、遇到的、听到的、自身发生的有很多的故事。但有些却不能发表,只能把它们改编成虚构故事,而且有些名词还不能够写。我正在想如何写才能不被贴上迷信的标签。
有些故事写了不一定能成为经典。有时候只是为了警示部分人如何用坚强的意志力去打破意念唤化出来的磁场幻相,能提醒部分人理性对待各种神秘事件即达到写故事的目的。
#第二届今日头条全国新写作大赛# #降噪写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静无玄
左手绘画,右手写文。喜欢收集神秘文化,其实只是个讲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