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成为享誉传世的大富豪,固然有很多时代与机缘,但更多的是他们自身的不甘居于人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值得所有人学习。旧中国宁波一带涌起的商界精英人士便是其中的姣姣者。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商人都涌向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经商,形成了商帮,当时较著名的商帮有"广帮"、"徽帮"、"闽帮"等,但有些商帮逐步衰落,销声匿迹,而"宁波帮"历久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在港、澳、台等地的"宁波帮"企业家,更是举世闻名。
"宁波帮",泛指旧宁波府属的鄞县、镇海、慈溪、奉化、象山、定海六县在外地的商人、企业家及旅居外地的宁波人。“宁波帮”原指明清以来旅外从事工商业的宁波商人群体,现泛指在经济社会与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奋发有为的旅外宁波籍人士。在近代中国,“宁波帮”与广东帮、山西帮、安徽帮并称为中国四大商帮。
那么,“宁波帮”何以能够经久不衰,生生不息,享誉海内外?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首次系统地对“宁波帮”进行了研究,提炼“宁波帮”精神。“宁波帮”精神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树高不忘根的赤子情怀,不甘居人后的开拓精神,大海容百川的开明思想,至实而无妄的诚信品德,励业重义理的互助风格。
历来善于经营的宁波工商业者都是讲实际、求实利、勇于开拓创业的实践家,他们长期形成的实践进取精神,无形中影响着宁波人的思维方式。浙东学派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务本求实思想,四明学派的“德贵于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都主张在实践上下工夫。尤其是黄宗羲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思想。由此看来,宁波商帮的商业智慧更多地受到浙东传统文化的良好影响。宁波商人常说“做生意要凭良心,讲信誉”,经商要以诚信为本,这是宁波商人的道德观。
宁波商帮是信誉卓著的商帮,历代“宁波帮”人士都以诚信为本,勤奋创业,把信誉看作是经商的生命线。
近代宁波帮买办商人,首先在上海获得发展。宁波籍在上海第一个买办是定海人穆炳元。19世纪80年代以后,上海的宁波帮买办已超过广东帮而居于买办集团的首位,直到买办制度被废除。通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宁波帮确立了近代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的霸主地位。
宁波帮形成后第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是19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其主要特征是以新式商人为主的宁波帮商人将商业利润投资于航运业、金融业、工业等新兴领域,形成实力雄厚的宁波帮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这一时期的宁波帮以当时我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上海为基地,创造了100个左右全国第一,涌现出一批"大王",抒写了中国工商业史上的百年辉煌。下面仅举十例:
1、1854年,慈溪费纶志、镇海李也亭、盛植管集银7万两,向英国购买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名为"宝顺号",并配备武装,为商船护航。
2、1862年,镇海的叶澄衷在上海开设五金洋杂货店,这是上海第一家华人开设的五金号,后发展到全国各地设立分号38家,联号108家,被称为"五金大王"。
3、1896年,鄞县的鲍咸昌与其兄咸恩、妹夫夏瑞芳等创办商务印书馆。后来发展成为我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贡献卓越的大型出版企业。
4、1897年,慈溪严信厚、镇海叶澄衷、定海的朱葆三在上海创办华人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5、1910年,奉化的王才运在上海南京路创设荣昌祥呢绒西服号。为上海西服业的鼻祖,孙中山曾在该店定制过西服。后来中山先生自己设计、自己试穿的第一套中山装就在荣昌祥诞生。
6、1912年,镇海方液仙在上海创办化学工业社,兴办我国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生产牙粉、牙膏、蚊香、肥皂等,方被称为中国日用化工奠基人。
7、1915年,镇海虞洽卿(现为慈溪)创办的三北航业集团。是当时我国最大的商办航运集团,其总吨位为9.1万多吨,约占全国民族航运业总吨位的七分之一。
8、1922年8月13日,镇海庄市的董杏生,开创了上海第一条公共汽车线--由静安寺到曹家渡线路。
9、1923年,定海周祥生在上海创办祥生出租汽车行,至1937年公司拥有分行22处,出租车230辆,居上海出租车业之首。
10、定海的刘鸿生,以煤炭行业起家,号称煤炭大王,1930年创办的大中华火柴公司,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火柴厂,年生产火柴占全国四分之一,又被称火柴大王,以后在全国各地兴办几十家企业,又被称企业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