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曾爱慕过你年轻的容颜?
这是她姐最近在北影节闭幕式上看到的最大意难平。
衣香鬓影,灯红酒绿,很容易让人忽视岁月蹉跎。
现场屏幕上放出的一张张明星珍贵旧相片,却岁月汹涌的,一下子让人红了眼。
颁奖礼好久没有这样的一出好戏了。
流量退散后,星光璀璨。
银屏上,是年轻的姜文伴着大笑的巩俐,他们彼时正芳华。
银屏下,是半生浮遍的《红高粱》cp,来赴一场34年后的相约。
彼时的葛优还有头发。陈道明还是青涩小生。
刘晓庆在40年前的爆款电影《小花》里,眉眼青涩的像场梦。
她说,我们那时候拍电影,真的就是用命来拼。
台下的人,都已泪流不止。
她姐被这样的“世纪同框”深深感动。
时间像凝结在这个小小会场。一张张老照片中,就是曾爆炸开来的中国电影黄金年代。
不仅是我们心中的经典,也是他们的青春。
“电影演员一代一代的,永远对电影敬畏,永远为电影奋斗,永远热泪盈眶,永远激情燃烧。”
你还记得曾感动过你的是哪部电影,哪个角色吗?
原来看电影本身,应该就是件很棒的事。
中国电影人的黄金年代
中国人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真正的电影的。
文字是愤怒者的游戏,影像是被埋藏的表达。
在那个刚刚启蒙,百废待兴的年代里,偏偏有这么一帮叛逆的少年,拿着手里笨重的设备,就敢为天下先。
他们被称为:中国第5代导演。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北京电影学院78级生。
年轻的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李少红等人。都只是懵懵懂懂的少年。
他们是一帮真正踩着历史印记,浓缩着时代剪影的记录者。
1975年,张艺谋还是个有点孤僻的棉纺工厂知青,他家庭的成分,在那个年代里让他遍尝冷暖。
青年最引以为傲的,就是画的一手好画,和一台攒了三年工资、加卖血换来的一台老式相机。
漫无边际的旷野与田埂,工厂里渺小成剪影的深沉人像,就都在他的快门声中被定格。
谁也不知道,眼前这个青年,竟有如此惊人的天赋。
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的第五代导演奠基作《黄土地》
那个时候,天下谁人识张艺谋?
几个世人眼里的怪胎,整天在街头野外游手好闲。
张艺谋曾回忆过这样的拍摄往事,为了一个日落的镜头,他和几个同伴在旷野里风餐露宿好几天;
新中国伊始,各地治安还不稳定,他们经常是一行人抱着设备,为取一个景,查一个迹,到处与地痞流氓周旋逃窜。
没有钱舍不得用胶卷,就宁愿挨着打,也拍一张是一张,全是实景拍摄,张张都是精品。
无人捧场和炒作的年代,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记录中国的故事。
有人曾这么形容第五代导演,除了板正,就是抠。
以前的人拍电影有多难?
葛优和巩俐都是提起张艺谋就“恨的牙痒痒的”。张艺谋最爱的就是开会。
正经的剧本讨论会放在现在已是天方夜谭,但在以前,导演都恨不得开到后半夜,一句句台词对,一个个镜头过。
有回会开到3点多,葛优仰在椅子上就睡着了,剧本扣脸上,片名赫然两个大字:活着。
就为节省胶卷,减低废片率。电影厂经费有限,中国文艺一片百废待兴。
中国甚至拿不出一部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影片。泱泱大国,不战已输。
但总算还有张艺谋。
折磨的不止是演员,还有工作人员。
《金陵十三钗》有这么一个镜头,教堂的彩色玻璃上遍布弹孔,女学生们透过玻璃,看到光影里的十三钗们摇曳走来。
很美,但就是这一个镜头,足足折磨了美工半年:
玻璃上裂纹达不到张艺谋的要求,道具组一遍遍重做玻璃,美工一遍遍重砸裂纹。
这镜头从头到脚拍了半年,差点逼退半个幕组。
但影片一拍出来,就是一眼重回战火年代的残忍与震撼。
她姐真的感动于那个年代人的赤字之心。
他们身上有一种洗净名利的匠气,足以让加人他们的人,也折服于这项伟大艺术,一笔一刀,真诚得让人想哭。
他们都叫中国电影人。
像执着于色彩与光影的王家卫,白天拍戏,晚上重写剧本,拍一部戏能改半部,搭档过的剧组都被他逼疯。
他楼下曾住过一位做西装的裁缝,为了一件旗袍,王家卫“观察”了他三个月。
于是《花样年华》里,小裁缝抚上旗袍的手,才会那么暧昧而情欲。
东方影像之美,像一滴浓郁的丹青颜料,盛放在了大片云集的国际影展。
只有中国,也能有王家卫。
《风声》更是成周迅一辈子的阴影。
风声改编自真实回忆录。一位地下工作的女情报员,为国甘愿背负汉奸之名几十年乃至自尽。
拍风声时,所有人都活在了那个残酷的年代噩梦里。
周迅为还原一场女主关露被折磨的戏,身体被毛刺密集的麻绳反复磨出血泡又磨破,再现了历史上真正的绳刑。
周迅也因这场戏,几乎崩溃,一度抑郁。
电影,多么浓油赤酱的两个字。
它用悲悯的镜头,斑斓的色泽,一帧一帧记录着这片沉默的土地上,无数发生又湮灭的故事。
也承载着一代代电影人的青春和牺牲。
从没有哪一代青年,有中国电影人这样敢拼要拼。
他们一直扛着相机像端着枪,拉着演员像随时准备行刺的戏班子,处处都是一种急切发声的使命感。
只有中国的电影,才有这么深刻的国性。
她姐在他们的艰苦付出里,看到了是一群人的“血性”
请记住他们的愤怒
张艺谋们的“血性”是鲜艳而宏大的。
像一代人溅在史书上的印记。
陈凯歌的《黄土地》里,信天游粗犷悲凉。
陕西作为一个极具革命色彩的地区,伴随着当地妇女的悲惨命运,再次叩响了一段被封建与战火压迫的时代挽歌。
这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批判,是第五代导演的共性。
他们的父辈都曾真切的历经那段红色岁月,他们的身上,有新时期知识分子的敢为天下先。
以艺术形式,发中国声音。
他们在电影里,写中国脊梁。
没有人没看过张艺谋的红。
《红高粱》里的红,是土地被夕阳和鲜血浸润的颜色,“红”高粱,红盖头、碗里血红的高粱酒。
粗犷,杀戮,抗争,在这里上演,栩栩如生的中国人,在为家园朝着侵略者流尽最后一滴血。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红,是压抑的情欲般的红。
大红的灯笼挑起在四方整齐而灰扑扑的院中,封建父权的压抑和残酷,是一场对人性持续千年的践踏。
这是中国人自我发出的觉醒,封建余毒,至今尚存。
女性之尊严,亦是民族之解放。
请记住他们的愤怒。
他们拍的从来不止电影,他们在传递一代一代的血性。
在1990年,有一个叫贾樟柯的高考落榜生,在太原的“公路电影院”里,看了一场电影——正是陈凯歌的《黄土地》。
只看了五分钟,就泪流满面。
贾樟柯是生在70年代的小县城青年,那个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正席卷全国。
无数像贾樟柯这样的小城年轻人,纷纷卷起铺盖,搭上火车,北上南下地,寻找着命运的浮沉。
贾樟柯的镜头里,就记录着这样一个个异乡小人物,他们穿着70.80年代的夹克,听着摇滚乐,迷失在时代的春潮中。
“我搞不清我为什么会如此矫揉造作,内心总是伤感”。
以贾樟柯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影人,如娄烨、王小帅、张元等,他们的镜头里,不再有宏大叙事的历史使命感,而是对焦了城镇边缘里那些蝼蚁般的小人物:
背井离乡的个体,在城市中生存,在物欲中迷失.....
在一夜暴富与失足女并存的时代里,罪恶与人性乱象丛生。
他们用中国人自己的下沉视角,洞察着这些混乱的,隐晦的,普通人的故事。
贾樟柯说:真话就是最大的正能量。
这一代导演的血性和使命感,是呐喊与求真。
娄烨《苏州河》:寻找失落的爱情,现代人的精神漂流记
盘点禁片累累的中国现代电影,真相鲜血淋漓。
《盲井》里,王宝强饰演的农村少年,被骗去私人小煤矿做工。
这家煤矿黑的不止苦力,还有人命。影片中所有的人都在忙忙碌碌的赚钱、卖菜的、卖命的,卖身的,大家都是出来讨生活。
黑心的人,就已举起他的镰刀。
还有《盲山》和《嫁给大山的女人》。
当对女性的拐卖与强奸凌辱,成为集体的“正义”与漠视,当文明被愚昧碾压。
影片里的人性之恶,才真正赤裸。
还有反映儿童拐卖的黑色电影《暴裂无声》。新晋导演忻钰坤是解剖人性的好手。
无辜的孩童,贪婪的人心,压抑的剧情。
好一出黑色幽默。
姜文曾经在形容中外电影对比的时候,用了这么一个词:“深刻”。
“他们好多电影并不高级。
思想性也一般。
都不像中国电影,
那么有很多的思考在里边”
你再也找不到一个国家的电影人,能有中国人这么强烈的发声欲与使命感,
中国文艺工作者都有点文人左性,眼里一看见现实,就要做那个呐喊者。
他们用闪光灯,照亮社会黑暗的角落。
你也再找不到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传承了千年的气节,和从屈辱混乱里重建秩序的时代性。
有中国,才有中国故事;
有中国电影人,才有中国电影。
我们总说文化输出,在世界的舞台上,拍一点讲汉字的好作品,真好啊。
让世界记住中国的愤怒。拿回中国形象的定义权。
中国的故事,Made in China。
我怀念那个处处真诚的年代
她姐特别喜欢看早期电影人的采访。
你能看见很多不加掩饰的幕后故事,一张张年轻的脸,青涩而生动。
在杂乱的剧组后台里,年轻的金城武俯身用自己的烟,点燃周迅手中的烟花。
怎么可以有这么好看的两个人?
穿着臃肿的剧组大棉袄,他们看上去也那么年轻,鲜活,又真诚。
张国荣和圈内很多人都是好友,“东邪西毒”拍摄时,常常被狗仔拍到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
王祖贤与梁朝伟总是静静的呆在一边看台本,青霞、张国荣是出了名的互怼牌友,刘嘉玲、张曼玉、张学友亦是探班常客。
一部“东邪西毒”拍完,哥哥再遇青霞总爱说:
喂,几时再打牌?“东方不败`打败了`东邪西毒`。
那时是他们最好的岁月,也是我们的。
那个年代没有热搜也没有饭圈,没有那么多的流量真人秀和抠图大电影,他们认认真真地拍戏,偶尔在网上放飞自我。
演员和观众,我们彼此都还很真诚。
她姐怀念那个处处真诚的年代。
资本未捆绑时,商业片和网络大电影还未圈钱逐利。
那个时候的电影人,还有文人血性,以好的电影作品,为毕生使命;
真人秀,直播,网络改编大ip未大热时,娱乐圈还有不少德才兼备的好演员。
演得了戏,也有戏演。
不是靠抠图拍电影和露个脸就日薪200万,也不用整得像流水线网红,社交软件上全是通稿。
真假啊。
假人设,假采访,假鼻子,假演技。
流量时代,像浮着繁花无数的死海。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我们正在对中国电影进行腰斩?
中国一代代导演,能人匠师无数。
如第五代的张艺谋冯小刚等人,以家国为已任,复原民族历史与伤痕;
如第六代的娄烨贾樟柯等,洞察时代的交迭变迁、及个人的斗争浮沉。
无一不是有高超的审美和强烈的,无关名利的电影使命感。
然而,他们正在落没。
中国电影人,至今再没能划分第七代和第八代。
导演已经成了给钱就能做的职业,演员作家纷纷转型,“网络大电影”兴起。
一个热门IP几个月就能改编成一部电影,流量小生拿着天价片酬,占据一大半的制作经费。
商业片更是场场卖座,银屏上都是狗血青春和无病呻吟。
电影成品速度越来越快,好电影却越来越少。
独立电影人,拿不到投资,买不起宣传,咬着牙拍好片也无人问津,关进死循环的小黑屋。
相比前辈,这一代的导演们面对的集体困境似乎更为恶劣。
放眼过去都是人和钱,却无钱可挣,无人可用。
中国电影的大荧幕上从来不缺乏廉价的笑声,不缺ppt般的台词和套路式的矫情。
娱乐小火慢炖,真实的生活,就这样被一锅迷魂汤隔绝。
本该以艺术为名的影视,成了恰烂饭的流水席。
谁去记录真实的现实?
谁去聆听远方的哭声,在影像里保持对人性的清醒与怜悯?
不要“屠杀”电影人。
不要麻痹中国观众。
电影人是有使命感的,拿出诚意,尊重观众,仅此而已。
中国电影,不该被糟蹋。
总该有个人站出来,指出皇帝的新衣。
请珍惜你们的愤怒。像每一个被感动过的昨天。
点个在看,致敬中国电影人。
期待我们记忆里的中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