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2》这部电影讲了什么?
众人所知,南宋末年,小白为救许仙水漫金山,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
剧中的小青心生救姐执念死死纠缠法海,由此被法海痛下杀手,但因其执念落入修罗城。
修罗城的缘由来自《大宝积经》:【四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修罗道。修罗道,六道之一。世间众生,我执念重,多嗔好斗,堕入修罗。】
这个修罗城里,设定是每个执念很重的人,都会进入这里,不入轮回。
什么是“执念”?
郭沫若《残春》提到过:“我们对于生的执念,却是日深一日。”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
从哲学上定义,一个人过分专注于某事某物,长时间沦陷于某种情绪,这一情结就会成为有形,将之束缚住。
从心理学角度看,荣格中的“执念”也指情结——被这种观念强烈占据,沉醉于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拔,像上瘾那样而不考虑其他问题。
而精神分析的“执念”是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看到蛇、老虎、狮子就害怕,哪怕是关在动物园笼子里的无毒无害的,甚至路边一个陌生人的眼神会引起你的愤怒。
行为主义里“执念”是指强化反应——给个刺激就给个反应,同样的刺激引发同样的反应。比如看到美食会流口水,望梅止渴,闻梅生津。
认知心理中“执念”是固定僵化认知模式——今天路上遇到领导,TA没和我打招呼,肯定对我有意见,我要被开除了。
“执念”在格式塔里是“应该必须不得不”——我应该有很多钱,我必须对他人好,即使知道这是不对的,我不得不这么做。
执念是自主的,有自己的驱力,占用人的大量心理能量,强有力的支持个体的思想和行动,干扰个体正常心理行为,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只有看见执念,才能放下执念。
在影片中的无池边,所有人都能看见自己的执念,跳下去就意味着放下执念,可以再次投身轮回,而放下的第一步,是看见。
用心理学来解释,就是当我们处于无意识的状况下,许多的决定和选择,都是本能反应,也许就是心中那个“执”在起作用,“执“的背后,都有一个未竟之事,只有看见那个未竟之事,才可以谈放下,才有可能有其他的选择。
放下很难,因为之所以能够成为“执念”的,背后一定有难以释怀的需求。所以要面对需求,与冲突的另一方作战,直到打败它。
在电影的最后,小青用20年的积累打败法海,走出修罗城,这象征着她内心的冲突结束,代表了她放下了执念,选择了新生。
除了放下执念,其实小青的自我成长之旅是一个女性力量的觉醒、崛起过程,一个中国女性从传统价值观走向自我实现的历程。
剧中,小青从收回对别人的过度期待开始,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正是在她放弃了对男性的过度期待后,才有了20载专注与法海缠斗,力量得以不断增长;然后才有了积累到一个点爆发,打败法海,推倒雷锋塔——这种力量一定是在自己的生命深处,自己才能给的。
收回对别人的过度期待,把希望全部放在自己身上,才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不全是应该的,才开启了小青新的人生体验模式,才有了小青对蒙面少年的感恩之心。
其次,这种力量在绝境中才能拿到。
影片里面小青每一次绝望的时候,都有一个人对着她大喊:“活下去!”,这个画面让我想到曾经看到的一个个案。
案主一生是致力于公益事业,阳光爱笑,但在个案疗愈的过程中,她回溯了曾经的一段经历,遭遇过儿时不幸的她,曾经一个人昏天黑地躺在家里几个月,冰箱里所有能吃的都吃完了。支撑她走过那段至暗时刻的只有一个信念:活下去。
一个人跌落在最深的谷底,那个时刻,对着她喊“活下去”的那个人只能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唤醒自己的“生的本能”,然后触底反弹。
那是一个生死的拐点时刻,也是一个人拿到力量的一刻。力量在绝境中。
另外,成长注定是孤独的旅程,是一场自己的修行,与别人无关。
小青在一次次幻灭中放弃了对男性的依赖,将力量用于自我成长,最后在与法海20年的作战中不断强大,这是一个在不断的理想化破碎和重新整合中,走向成熟和坚定的过程。
依赖是与生俱来的部分,如果不依赖父母的养育,我们就无法长大,从依赖父母开始,我们学会依赖爱人、朋友、他人。
但是终有一天,我们发现没有人可以真正满足我们所有的依赖愿望,要想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只能靠自己,这就是成长。
最后,我们要学会做自己永远的爱人。
小青跟法海大战20年,是蒙面少年守住了黑风洞,为一次次受伤回来的小青提供了喘息之所。陪她打坐,帮她按摩,起风的时候帮她堵住风口,在黑风洞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危在旦夕之际,他为小青守住了后方。
这其实是对一个人精神家园的守护。不管在外部世界经历了怎样的风吹雨打,至少在精神的世界,我们要有一个空间给自己容身,要有一个人永远为自己守候。
那个人当然可以是别人,但万无一失的是自己。
在影片的结尾小青听到有人喊,她转过头,潸然泪下,喊了一声:“小白”,影片在此戛然而止。
这个结尾回味悠长,既隐喻着小青与小白的再次相遇,也隐喻着小青内心新时代大女主独立自主的价值观与传统女性奉献有爱的价值观得以整合;既是姐妹相见的圆满,也是小青自我成长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