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蒙两地流行一种地方小戏种叫“二人台”,就是由一男一女两个或者三个人说唱结合的戏曲节目,节目短小,形式多样,或诙谐幽默,或婉转凄凉,戏曲情节大多取材与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所以很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尤其是一曲脍炙人口的《走西口》更是家喻户晓,随便一个人都能哼上几声。那么《走西口》究竟是发生在那个年代里的故事呢?
大清道光年间内忧外患国力开始衰退,国家财政支出加大,节俭的道光皇帝为了减少财政支出开始缩减八旗子弟的待遇,塞外的旗人不在享受国家的基本工资,而是分给他们一部分草场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这一政策的出台让从一出生就开始领工资过惯了养尊处优,游手好闲的旗人们一下子失去了生活来源,一些头脑灵活的旗人开始谋求同关里汉人的合作-就是把他们的草场租给汉人耕种然后收租金。这就是历史上的“开地”。到了咸丰年间国家为了收取“开地税”鼓励旗人出租草场,于是大规模的开荒开始了。内地有資本实力的汉人走出口外和旗人合作承包他们的草地开荒种田,成了当时的地主阶层。
当然走出西口外大部分人不会成为地主,只是为“讨生活”给地主打工的长工。所谓长工就是每年过了正月十五开始上工到腊月二十三结束整整十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遍,基本不能回家。《走西口》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一对青年男女新婚不久就要离别,悲伤凄惨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为了养家胡口讨生活告别新婚妻子出走口外,妻子含泪相送叮嘱丈夫,难舍难分的动人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