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美苏冷战逐渐进入了前所未有、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好大喜功的勃列日涅夫不仅想要在军备竞赛上压过美国,同时还想在意识形态上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为了迎合勃列日涅夫的意愿,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于1972年开始,利用本国体制优势,集结大量人力、物力耗时四年拍摄出了世界电影史上无可比拟的战争史诗片《解放》。
这个由五部独立电影组成,总时长为487分钟的战争史诗从1943年苏联红军反攻开始,到强渡聂伯河,解放基辅,最后攻克柏林,全景展现了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
为了强调影片的纪实效果,导演在电影中穿插了大量的真实历史文献片段,并始终穿插了诸如斯大林、朱可夫、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等历史人物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和历史决定的真实历史情节。
在前苏联军事实力和发展水平均步入鼎盛时期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解放》这样一部战争史诗电影在缅怀英雄先烈,弘扬爱国热情,展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在有意无意之间凸显着前苏联的强大国力。
然而时过境迁,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曾经不可一世的巨人最终还是倒下了,而伴随着巨人一同倒下的还有作为国家宣传道具的电影行业。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开始,俄罗斯的电影行业发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面临着举步维艰的艰难处境,长期处于国家补贴和控制之下的电影行业一度由于无法适应经济政治体制变革而濒临凋零。
直到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一些俄罗斯电影人果断放弃了长期坚守的意识形态壁垒,大胆引入西方的电影理论和丰富多变的类型电影,甚至参与到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和拍摄中,这才使得俄罗斯的电影行业逐步复兴。
但在前苏联时代辉煌无比的战争类型电影由于费时费力,同时需要有大量技术支撑,因而始终没能再度升起。
同时,由于旧时代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已然不复存在,如今的俄罗斯电影行业即便倾尽全部力量也很难再拍摄出一部如《解放》这般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宏观视角战争史诗。
不过近几年来,俄罗斯电影人似乎发现了另外一条战争类型电影的创作之路,逐渐拍摄和制作出了一批以小人物作为主要叙事视角的战争类型电影,这其中包括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潘菲洛夫28勇士》、《勒热夫战役》等制作精良、剧情出彩的中小成本作品,以及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这部《猎杀T-34》。
超越时代的试验之作与时隔多年之后的翻拍
于1965年上映的《鬼战车T-34》在当时的苏联电影中可以说是个异类,在电影特效尚且不存在的年代里,这部电影更加注重镜头语言的运用,特别是对于机位的布置、画面构图以及剪辑技巧无不向观众明确着这部电影是导演个人的创新和试验之作。
同时在画面剪辑、音效处理和配乐选择上亦凸显出浓郁的苏联美学风格,全副武装、威力巨大却又有些笨拙的T-34坦克战斗场面搭配上粗旷真实的战地音效几乎把观众身临其境般的带到了战争现场。
对于许多军迷而言,虽然电影后半段单兵直入横扫德军的战斗片段显然有些脱离现实的神剧味道,但是这部数十年前拍摄制作的电影对于坦克兵操作流程的精确展现、同时期T-34坦克的真实模样、当炮弹击中坦克一侧弹开后车内坦克手耳膜出血的真实反应等等细节的研究却是难能可贵的。
这部电影超越时代的创作思想和主旋律精神使得它在当年问世时不仅取得了苏联电影界的重视,同时也成功进入了1965年的第1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甚至于后来还曾经在日本进行过公映。
在冷战时期,一部由苏联电影人创作的电影作品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时隔多年以后,《鬼战车T-34》被翻拍制作成了《猎杀T-34》,这部翻拍之作相比原作而言摆脱了试验性质,加入了男主人公的情感故事线,同时融入了对战友情谊和爱国主义的歌颂,所以也更加倾向于是一部主旋律性质的商业类型电影。
原作《鬼战车T-34》的电影剧情实际上是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故事讲述了一个德军坦克军官为了帮助训练培养德军坦克部队的精英人才,突发奇想跑去后方的战俘营里面挑选了一组被俘的苏军坦克手,让他们在一周时间内修好一辆在战斗中因为出现损伤而被意外缴获的苏军T-34坦克。
等到坦克修复完毕之后,这位德军坦克军官命令战俘开着没有配备弹药的T-34坦克在训练场内为德军坦克充当活靶子。
这一方面可以训练德军坦克兵的战场反应能力以及新式坦克的性能,另一方面也能在此过程中找寻T-34坦克的性能缺陷为后续德军坦克研制提供帮助。
这么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很快就获得了德军高层的认可并转变成为了现实,不过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也从这里开始了,虽然没有配备弹药,但是在战斗经验丰富的苏军坦克手操作下,一辆T-34坦克居然逃出了防御重重的德军坦克训练场并且制造了不小的恐慌和危机·····
与《鬼战车T-34》的主要剧情相同,《猎杀T-34》的主要剧情内容也是一位被俘的苏军坦克车长在德军坦克军官逼迫下,不得不带领一个由战俘组成的坦克车组修复一辆从前线运回的战损T-34坦克,并且充当德军坦克训练时的活靶子。
不过不同的是,在《猎杀T-34》中,当战俘们检查维修T-34时,发现了其中居然还剩下六发炮弹,而故事主人公们的人生结局也与这几发炮弹息息相关。
是历史还原?亦或是抗德神剧?英雄主义?
在电影开场后的半个多小时里,男主角带领一辆T-34坦克,凭借出色的部署和配合最终成功将一整个德军坦克连全部打爆。
这样的情节显然借鉴了好莱坞大片中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塑造,是为了增加影片的戏剧性效果和观影体验而设置的。
对于许多想要看战争爽片的观众们而言这样的剧情设置简直是惊喜,甚至有些超出预期设想。
但是对于那些希望在银幕上看到一场真实战争的军迷观众来讲,这样的剧情设置无疑有些脱离现实。
而且一行五个人除了有一个人在电影高潮光荣牺牲以外,四个人居然能够从德军后方全身而退,如果完全以真实战争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许多剧情是经不起推敲的。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上映以后被许多观众评论为是一部“老毛子的抗德神剧”的重要原因。
但是有些观众将《猎杀T-34》完全视作为“《狂怒》的苏联版本”显然有些过分了。
首先是电影开场的战斗片段,主角这边驾驶的是一辆1941年/1942年型的T-34/76坦克。
其无论是在装甲、火力还是动力方面都堪称均衡。
车身装甲厚度都是45毫米,和德国的Ⅲ型坦克相当。但是它的正面装甲有32度的斜角,侧面也有49度,并且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
在许多军事专家看来,斜面装甲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炮弹击中后容易弹开,并且减轻击中过程中的冲击力;另一个则是在无意中使得坦克在被德军75毫米炮射击时,装甲效果大大增强,正面和两侧装甲均能够达到100毫米以上的防护效果,直接导致二战初期的德军在五百米以上的距离面对T-34坦克时都手无缚鸡之力。
电影开场时,面对T-34坦克的是清一色的德军Ⅲ号坦克,其中似乎还混杂了一部分Ⅱ号坦克,这些型号坦克在面对T-34 时几乎都处于劣势,T-34/76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击毁它们,而它们如果想要击毁T-34/76就需要一定的战斗经验和技巧。
片中的Ⅲ号坦克曾经两次击中T-34,但都因为跳弹和失误打到了T-34的侧面装甲上。虽然T-34/76的装甲防护效果较佳,但是如果与多个敌人正面同时刚依旧会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如果对方瞄准防护薄弱的观察口、炮塔底座、驾驶员舱门等进行近距离射击的话,T-34依旧会被瞬间打爆。
然后则是电影后半段T-34与黑豹之间的对决,1944年的豹式坦克几乎是纳粹德国陆军最为骄傲的武器之一,但是在面对T-34坦克时依旧被连续击败,除去电影主角光环之外,和当时坦克手经验不足也有很大的关系。
随着战争的持续进展,到了1944年的时候,在战争初期对战争胜利起到巨大作用的精英飞行员和坦克手已然消磨殆尽,而后备力量的训练时间又严重不足,导致战争后期轴心国阵营几个国家许多飞行员和坦克手几乎没有任何实战经验便被推到一线作战。
电影中由主角率领的战俘坦克车组虽然炮弹严重不足,但是都是从战争初期就一直作战的老手,其经验各方面肯定要比德军训练营的新兵蛋子强的多。
总的说来,从作战技术、真实史实、道具还原来看,《猎杀T-34》都不愧为是一部献给二战苏联坦克手和T-34坦克的礼赞电影。
当然电影中以一敌多的作战场面肯定不会出现在真实的战斗中,但作为基于剧情实际需要所进行的戏剧性演绎,依旧还是可以理解的。
把《狂怒》与之相提并论似乎显得不是特别的公平,毕竟后者完全是根据主创团队的凭空想象、过分拔高了坦克的作战性能,许多情节完全没有现实依据,都是在运气的支配下创造的。
而本片的主人公在每次作战前好歹也都制定了能说得过去的作战计划。并且在整个作战过程中也展现出了缜密的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