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毫无疑问,是十九世纪艺术史中光芒璀璨的大师。但是,文森特·威廉·梵高,这个只在世间停留了三十七年的年青人,究竟是凭借什么,在经历了苦痛与磨难的一生之后,成为一代大师的呢?他与众不同的光彩在哪里?他画作中的珍贵之处是什么?为何他毕生悲困无名,死后却声名噪世?梵高的作品,究竟美在何处?他为何,能够在众多优秀画家花团锦簇的十九世纪,突出重围,成为不可比拟、举世赞叹的天才?带着这些疑问,姗姗带你从思想气质、绘画技巧和成名之路三个方面来走进梵高的璀璨人生。
梵高《自画像》1887年
梵高的思想气质: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人们提起梵高的时候,经常会再感叹一句,天才与疯子只有一步之遥。可是梵高并不是疯子,我也始终认为他没有精神问题。他的确做过一些让人觉得疯狂的事情,但读完他的书信后你会确信,他是正常且有智慧的人。他写给提奥的几乎每一封书信都思路清晰,语言敏锐,总是安静又深刻地说些他的心事、生活、画,还有读书感悟。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他的画作以及行为中,不时会出现一些闪耀的、痴醉的、甚至于近乎疯魔的元素。那可能是他刚喝完一杯些微致幻的苦艾酒吧,在这茴芹与苦艾氤氲飘香的酒气里,他看到一些他所向往的美好事物,继而在混沌旋转的目光中找到清醒的思想,拿起画笔。
梵高与提奥
梵高写给提奥的信
梵高的珍贵之处首先在于他的思想气质,这也是他的画作能够打动人心的根本原因。梵高的线条与用色并不是无可挑剔的完美精细,有时候他画得迅速,以至于他并不十分在乎细致的、过渡式的层层调色,他用浓烈的黄与蓝色涂满画布,一束弯曲的向日葵或一丛夜里的丝柏树就有了让人思考的语调。他没有描绘历史,没有刻意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也没有用大的篇幅讲述故事,可是喜爱梵高的人们却在他的画作中看到许多别的东西:星河在时空中翻滚闪耀、树木在凉风里飞速生长、艰难、敏锐、纯朴、热情、植物的宁静、烈日的光华、麦田如海、云团如山、生命交替、自我反省。这就是天才的气质。
梵高自己这样说, “我想要画出动人心弦的作品。总之,我想要人们在看到我的画时会说:这个的人画中有多么强烈的内心感受啊,他有天才的敏感与同情心。”
可以看出,相对于绘画表层的技巧,梵高自己也是更看重画作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深度与使人感同身受的情怀。我倾向于认为梵高有自己的哲学,而且他的哲学态度以及对人生、自然的认识很有些道家的气质。“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混混沌沌,像是婴儿不知嘻笑,风尘仆仆,像是无处可归。......众人都有作为,唯独我却愚顽而鄙陋。这是非常符合梵高的处世哲学的。
梵高的绘画技巧:见素抱朴
我不想要用夸张的词语来过度称赞梵高的绘画技法,坦诚地讲,若论细节描绘、色彩差别、线条浓淡、明暗处理等,他的画远没有十八世纪的风景画来得精致。但是,梵高的画可贵在朴素与真诚:朴素源于他热爱土地,真诚源于他内心清朗。当这些朴素与真诚的气息出现在他的画作中后,就转化成了蓬勃生长的植物和信马由缰的白云。
首先回答两个问题:
- 第一,梵高的绘画基本功好吗?
答案是,梵高的绘画基本功非常好。我们知道,他在1880年,也就是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正式绘画,但是,他最开始的作品就已经表明了他的天赋,无论是在素描线条的把控上,还是在色调的叙述上。我们来看一幅梵高画于1882年5月的作品,画这幅作品时,他仅正式开始创作两年,然而无论是远处苍茫中的飞鸟,还是近处院子里的花树,包括房子的结构,工人的动作,都可以看出梵高扎实而具有天赋的基本功。
- 第二,后期梵高的作品,若论技巧,究竟好在哪里?
我认为梵高的天才首先在于对气氛的整体描述,然后在于色彩。他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某个场景应该具有的情愫,比如春日里牧草疯长的平原,就应该热烈而青翠;乌云下色彩斑斓的平原,就应该压抑却活泼;收获时日光金黄的橄榄园,就应该沉重又清新;河岸边在夜幕与满天星辉下行走的人们,就应该寂寥而安静。这是梵高对于气氛整体描述的独特天赋。
即使梵高深受印象派感染,但他的用色还是与印象派有很大区别。印象派也已经不拘泥于新古典主义和学院派那样“像镜子一样画一幅理所当然的画”,开始尝试描述特定时刻的色彩变化与光影对比,并试图在作品中掺入艺术家的情感。然而即便如此,印象派大师们对于色彩的过渡仍有严谨的要求,比如莫奈画一块山坡,马奈画一面海水,即使整体是同一个色调,这其中很可能会有几十种细微的色彩差别。
后期的梵高不一样。他仍然追求色块的张力,但不再关心细小的差别。他凭借天生的敏感与锐利的认知,很快就能选择出这个场景需要哪些颜色才能最具有力量。当他描绘一块春日正午的麦地时,他会将绿色、黄色,以及红褐色,以河流的形状涂满半块画布,而当后来的人看到这幅画时,所意识到的也将不再是麦田的清新美丽,而是阳光如何像一条金色的大河奔涌在这片生满麦子的土地上。这是梵高对于色彩表达的独特天赋。
而梵高的这种画法,在十九世纪下半页来说,是非常先进的。他几乎是一个革新者。开创时代的人都是伟大的,无论从古典主义时代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时代,还是继而的印象派,每一个阶段的演变都需要不拘泥于以往的革新者。梵高几乎是新一代的革新者,他曾经在给提奥的书信中意识到,会有一种新的色彩体系逐渐出现,这种体系更自由、更潇洒、更有力量。但他直到离世也不会知晓,他就是这种色彩体系的开创者。
所以,后期梵高的画作,若论技巧,好在对气氛的整体描述,对色彩的有力表达,以及对绘画时代的珍贵革新。
梵高的成名之路: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1890年7月29日,梵高在巴黎北郊的奥维小镇离世时,穷困,孤独,没有名气。他的弟弟同时也是他的挚友,提奥,在半年后的1891年1月也离开人间。提奥生前是一位知名画商,坚定支持并欣赏梵高的画作,可是提奥也没有能够帮助梵高发掘出他作品的商业价值。那么,在梵高与弟弟提奥相继逝去之后,他的作品,又是怎样被世人知晓并举世知名的呢?
梵高《奥维尔教堂》
这主要归功于梵高的弟媳,乔安娜·梵高·邦格(Johanna van Gogh-Bonger)。1891年1月,提奥离世,给时年二十九岁的乔安娜留下一个未满周岁、与梵高同名的男孩文森特,以及满屋子梵高的旧画与书信。乔安娜试图走出悲痛,于是在这座巴黎的小公寓里,她一封一封地读完了提奥留下来的五百多封梵高书写的信件,一边读一边被梵高的思想气质所打动。最终她作出两个重要的决定:将梵高的书信翻译成英文;以及为梵高的作品筹办画展。
乔安娜
乔安娜在接下来的十年间大部分用自己的资金为梵高筹办了六次展览,反响都不是很热烈,第七次在巴黎的展览开始得到了关注与赞赏。在乔安娜最初的展览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1905年在阿姆斯特丹的斯希丹市立美术馆(Stedelijk Museum),这一次展出了梵高的457幅作品,有超过两千人的观赏者。1914年,由乔安娜翻译成英文的梵高与提奥书信全集得到出版。随着书信全集及展出的继续进行,梵高的才华开始闪耀并照亮世界。
我们不能否认,梵高的自杀也为他的成名和被认为是天才起了浓墨重彩的作用。人们倾向于惋惜、同情、认可、感慨继而赞叹自杀的生命,尤其是艺术家。在风华正茂的时光里自己选择结束生命,是悲壮而值得唏嘘的,梵高就是这样,他在绘画的巅峰忽然转身离去,就留给了后人无数可供感慨的空间,以及一些神秘而吸引人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