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无论阅读多少历史,都无法深刻了解那些非理性的重大事件是怎么发生的,直到我们被拖入关键时刻的现场,才看得清为何人类总会重复铸下大错。
每加仑4美元的汽油,美国人民正在掏钱兑换帝国淫威,无论情愿与否。
禁俄罗斯石油,当然是非理性决策,上一篇文章已提到,乌克兰官员在美国会与共和党、民主党联手推动这项提案,以及拜登三番两次的推托。事态发展得极快,拜登也屈服得干脆,为此受到冲击的绝不止西方,所有需要石油与天然气的地区与人民,都将付出原可避免的损失。
首恶,是拜登执政团队,其次,是佩洛西所代表的民主党政客;前者蓄意鼓噪出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后者在此基础上催生恐难避免的停滞性通胀。共和党,自然也在共犯结构里。
CNN报道截图
拜登个人的领导局限,全世界大概都看清楚了,为了展示自己是一个强势的君主,不断屈从于鹰派势力的裹挟,并不惜脱离理性、罔顾现实,甚至背叛自己的理念。
也算他倒霉,前任总统莽撞归莽撞,但其强势无人能及,因此拜登深恐被对比、被贴上软弱的标签,在许多重大外交政策上只好不顾后果地猛踩油门。
上次说过,禁俄罗斯油气,美国可取得欧洲市场份额,赚得满盆满钵。但目前美国石油产能已满载,短期间根本补不上盟友们的缺口,以致欧洲盟友们无法同步开禁,只能顾着面子,夸称要在一年内减少2/3俄罗斯能源进口。
做得到吗?欧洲哑巴吃黄莲。
克里姆林宫迅速回应了白宫的愚蠢决策,称将限制部分商品出口。撰稿当下,俄罗斯尚未揭露具体细节,但若普京决定暂停北溪1号天然气供应,后果会很严重,局面也可能快速滑向失控。
喜欢吃素,就别开荤
作为全球最大产油国,为何美国石油生产满载,仍对外供应不足?这是共和党自拜登上台以来就不断抨击的主题:拜登系统性废除了特朗普为实现美国能源独立的相关政策,取消联邦探钻租约,停止开采项目,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形同扼杀能源产业),“绿色新政”对传统能源的限制等等。
拜登讨厌页岩油开采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上任第2天就禁止了“Fracking”开采技术——美国有大量使用此技术的页岩探井,每日可产出1200万桶原油、1100亿立方尺天然气,创造了超过200万个就业岗位。
水力压裂法示意图(资料图/BBC)
令环保组织大为振奋的能源新政,致使美国仍大量仰赖进口原油(主要来自加拿大),也使得国内油价居高不下。不能不说,油价是拜登支持度趋势向下的主因之一。
但从环境角度来说,为重返“巴黎气候协定”而抑制能源开采污染,是令其欧洲盟友欢迎的政策,拜登就是据此在外交上站稳脚步,快速收拾特朗普留下来的残局。
凡事都有两面性,为顾环境而在能源政策上“吃素”,不能说错,但既然如此,就别再想“开荤”。美国无法实现能源独立,就是国际能源游戏里的一分子,任何猛烈的能源决策,都会影响国际油价,并反噬自身。
现在禁俄罗斯能源,就是“开荤”,不但令欧洲盟友陷入困境,也冲击全球,还让共和党得以加码抨击“本来就不该吃素”。
拜登绝不是不知道此举将严重打脸自己的能源政策,因此本来极不愿“开荤”,最终妥协的主因,还是来民主党同僚们的集体施压,一切也都是选举算计。
民主党掉入自造的煽情陷阱
乌克兰第一课,就是美国舆论的煽情叙事,几乎所有时评,在严重偏差的新闻素材下,都成了檄文,以致形成一大片厚密的战斗同温层,容不得政策决定者有所退缩。行为对不上口号,会让执政党快速流失支持度。
时值中期大选年,民主党人都无法承受言行不一的指摘,只能被舆论推着向前走。可笑的是,大部分煽情舆论都来自进步派,也就是民主党主力,而其目的就是“出口转内销”,借乌克兰事件为执政党选情补血。加之,保守派顺势推波助澜,从旁保证煽情煽过头,直到与现实严重背离为止。
简言之就三个字:自作孽。
在能源的部分,最有代表性的叙事就是“新冷战”。论者拿着“邪恶轴心”剧本夸夸其谈,认为中俄想联手改造世界,如果不趁乌克兰事件将俄罗斯彻底打趴,往后对付“威胁”更大的中国,就无从谈起。
因此,美国作为能源大国,必须将能源视为“民主的燃料库”,“取消对美国能源生产的愚蠢限制”,除了实现自给自足,还要帮助盟友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这是保守派叙事,务求与进步派高呼“取消普京”的激情叙事互补,形成一个足以施压决策者的完美风暴。
美国会里的民主党人,当然知道共和党在禁俄能源议题上会猛打拜登的能源政策,随之而升的油价也会对执政党选举大为不利,但他们在自造的舆情汹汹局面里已下不了台,且对“英雄”泽伦斯基的要求,美国会也只能做到这一项,因此不能不逼迫拜登买单,但求先过这一难关,然后再想办法抵销共和党的能源攻势。
两党合作推动禁俄能源进口的向上施压成功后,共和党果然转身倒打一耙,对拜登的能源政策展开全面攻击。
明知会引发“内战”,还是跳下去了
在白宫宣布禁俄能源进口前,美国国务院积极与欧洲盟友协调同步的可能性,失败后,仍决定单边禁止,并四处寻求能源输出国增加产能以抑制国际油价。同一时间,拜登在国内为自己的能源政策辩护,说他从不是“吃素”的,强力否认自己阻碍国内能源生产。
所有民主党人都在为油价上涨寻找掩护,甩锅到普京身上是基本动作,为受到影响的行业减税则是可能选项。然而,关于前者,共和党强调,油价窜升是俄罗斯行动前的事;关于后者,为受害行业减免汽油税,会打击拜登自豪的基础建设法案,因为此法案的预算来源之一,就是汽油税。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这项重大决策的仓促草率,美国在没有准备的状况下对俄罗斯能源出手,不仅伤害了盟友、所有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也让自己陷入政治内战。
最令拜登揪心的是,沙特、阿联酋、伊朗、委内瑞拉这些产油国,不是所有国家都愿意增加产量。
于是,民主党能源州参议员乔·曼钦悠然地说:我们必须提高石油产量。
然后,怕石油资本家发国难财的民主党人紧张地说:我们得公开向石油公司施压增加产量,而不是哄抬价格。
最后,共和党人憋笑说:让我们的人进决策圈吧,“新冷战”需要团结。
历史的关键时刻在我们脚下
对迎面而来的高油价风暴以及随后就来的停滞性通胀,在媒体面前,民主党人坚持此项行动是正确的,他们自认给予了普京一个“强而有力的信号”,并吹哨壮胆称:
“你当然不会因为害怕油价上涨而继续让弗拉基米尔·普京发财。那将是错误的答案。让我们打击普京的痛处。”
然而,克里姆林宫若屈服于美国的能源制裁,那就是全盘皆输的局,俄罗斯承受不了功亏一篑的代价。普京的决策风格看起来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由于欧洲一时半刻无法跟进美国,他仍有偌大的反击空间缓解冲击。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欧洲若在能源层面受到重创,美国会因其一意孤行而重挫领导威信,至少会毁了这一年多来拜登挽回盟友信心的努力。但同时不能否认的是,欧洲的重新武装,会给美国与北约带来巨大利益。
现在的看点是,拜登如何在抑制油价的同时,还能兼顾其在能源领域的环保承诺;在美国民众讨厌油价上升的同时,还能赢得选举;在美联储升息的同时,仍能保证成长;在应付俄罗斯的同时,还能对付中国;在放话制裁印度的同时,还能维系“四方机制”;在普京反制的同时,还能确保战火止于乌克兰。
这些都足使白宫焦头烂额,扔“汽油弹”让局势复杂化,真是拜登自找的,而日后回头清算,美国不见得是最终受益者。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阅读历史时总有这种感觉,但真相往往是,虽早知如此,仍得硬着头皮上。
解决问题需要理性的决策,理性的决策有赖于理性的组织、体制与大环境,没这些条件,就维系不了秩序,一失序,事情就容易滑入非理性黑洞,且明知是洞,也得跳。
我们现在亲眼见识了非理性重大事件是如何发生的,一环扣着一环的利益结构接续现形,过程仓促、草率、愚昧,加上决策者的判断失误、身不由己与自欺欺人。
以上便是乌克兰第二课:终于演变成美国内战。
注: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也称为指控文化(Call-out culture),2020年开始流行的词汇。这词汇简言之就是对“非我族类”的集体抵制。这里所谓“非我族类”是指若干传统价值观,或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性,以及不排斥传统价值观的人群。这种文化浸入到政治领域,便扩大了“非我族类”的定义,例如国内外政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