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后,“国庆档三部曲”之三《我和我的父辈》也在今年国庆档如期上映。
影片由《乘风》《诗》《守护》《鸭先知》四个短片故事构成。
从抗日战争寻求独立,到自主建设初探航空;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到人工智能时代创新……通过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坐标,从小家和国家之间的联系,来讲述父辈们的奋斗历程。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由章子怡执导的《诗》中,黄轩饰演的一位温柔慈父。
由黄轩饰演的父亲和章子怡饰演的母亲,代表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祖国大西北默默奉献的科研人。
他们从事的是人造卫星研究,但是由于时代原因,他们不能告知亲人自己的真实工作。
然而,这位父亲,却对自己的孩子说:
自己其实是个诗人,工作是在天空上写诗。
他把火箭推进原理简化为孔明灯升天,冷冽的现实顿时有了一丝浪漫色彩。
看到这种细腻温柔的画面,一股温情顿时在心中冉冉升起。
中国人总喜欢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母爱如涓涓细流,父爱如巍巍大山,是人们心目中的固有印象。
然而,《诗》却让人看到了一位身负重任,在面对孩子时温柔如水的父亲。
这样的父亲,你以为只有银幕上才有吗?不是的,现实中也有很多。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鲁迅先生。
鲁迅原本并不打算要孩子,但当爱子周海婴出生以后,鲁迅的父爱开始爆棚,爱孩子几乎超出了界限。
他曾在给朋友的一封信里,形容自己对儿子的溺爱,超越了对父母的孝顺,几乎能写进“二十五孝”的故事里。
这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很快就冲上了热搜,鲁迅顿时成了众矢之的。
有一些媒体从业者,就拿这件事在《文学家》杂志上做文章,批评鲁迅。
他们说:鲁迅怎么能讲这种话,作为一个公众偶像,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才对。
鲁迅反驳说:
冷酷无情的人,未必就是真英雄;怜爱儿子的人,怎么就不是大丈夫呢?
你可知道,猛虎在深山中迎风狂啸,当它回眸望向自己的孩子时,一样会流露出慈爱的目光。
就是这首《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鲁迅是想表明: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宠爱,与他本身的地位和性别完全无关,只是出于一种本能罢了。
在许多人心目中,鲁迅是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文坛斗士,也是那个“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刚烈猛士。
然而透过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和印象中完全不同的鲁迅。
他对外发表的文章有多“毒舌”,他对孩子的爱就有多柔情。
鲁迅给孩子取名“海婴”,意即上海出生的婴儿。
他曾说,等到孩子长大后,愿意用也可以,不愿意用再改再换都可以。
他曾跟许广平说:孩子长大了,如果没有才华,千万不可以去做空头文学家和美食家,宁可让他做点小事就算了。
萧红在《怀念鲁迅先生》里,曾提到一件小事。
当时鲁迅一家款待萧红,从福建菜馆点了菜,其中有一碗鱼丸子。
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广平和其他人都不信,因为大家吃都觉得没问题。
只有鲁迅,亲自把海婴碗里的拿来尝尝,发现果然是不新鲜的。
鲁迅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郁达夫在《回忆鲁迅》中也曾写道,鲁迅是一个爱整洁的人,没有儿子之前,他的书房一点都不杂乱。
但是,自从有了海婴以后,书房经常被翻得乱七八糟,可他从来都不阻止。
他总是笑着看儿子捣蛋,等小家伙翻不动了,他才上去问玩够了没有。
等儿子离开后,他才慢慢收拾满地狼藉。
更好笑的是,有一次海婴问鲁迅,你什么时候死。
他的意思是,爸爸如果死了,书房里的书就全都归自己了。
海婴的话,当然是童言无忌。一般人听到了,多半会觉得哭笑不得。
中国人重视孝道,哪一个儿子敢跟父亲讲这种话?
但是鲁迅这个当爹的,不仅没有生气,也没有趁机教育儿子: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
反而还很高兴,把这件事当作趣事一桩,讲给自己的朋友听。
尽管他也形容自己的儿子“淘气得可怕”、“捣乱得可以”,让他“应付得非常吃力”,
但他依然用自己最大的耐心对待“熊孩子”,一颗拳拳爱子之心不亚于拳拳爱国之心。
现代家庭,生活节奏更快,一个家庭有这种孩子,也多半是“鬼见愁”“妈见打”。
但是周海婴回忆起和父亲相处的日子,全都是非常温馨、平和的家庭氛围。
他说:父亲很民主,就是这么一个婴儿,他也很尊重我将来的自主选择。
可见,鲁迅虽然仅仅陪伴了孩子7年,却给了他这世界上最好的父爱:平等、尊重、爱护。
其实,鲁迅不仅是对自己的儿子,对许多素不相识的社会青年也关怀备至,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发扬到了极致。
与其说爱孩子是鲁迅的缺点,不如说芸芸众生、英雄豪杰都脱离不了普通人的情感。
时间退回到2200多年前,赵国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秦国要攻打赵国,赵国得知后紧急向齐国求助。
齐国提出交换条件:要赵太后的儿子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否则没得谈。
赵太后宠爱儿子,坚决不同意,于是大臣触龙前去说服太后。
赵太后问触龙:“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触龙回答:“甚于妇人。”
女人爱孩子,几乎是天生的。
但是男人爱起孩子来,一点也不比女人少。
而且他们深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亲疼爱孩子,愿意放低自己的身段,愿意为孩子做长远打算。
所以《诗》中的父亲告诉孩子自己的工作是“写诗”,鲁迅则尽己所能给了孩子最大的自由。
不要以为小孩还小,不懂,其实他们什么都感受得到。
被尊重、被爱护的感受,会变成他长大以后抵御困难和挫折的铠甲;被忽视、被冷落的感受,会变成他长大以后自卑和怯懦的软肋。
正如纪伯伦的名篇《孩子》中所说: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