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英
《人世间》里周蓉的爱情算是让人印象深刻了。
十几岁的青春年华,她在报纸上见到了冯化成的诗,被他的才华吸引,之后两人成为笔友,后来慢慢的周蓉爱上了这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后来他们结婚了,而周蓉为了爱他,瞒着家人独自一人去了贵州深山,与家中断绝关系也要嫁给冯化成,那个时候, 她的爱情是非常强烈的,好比《知否》中盛家老太太那样强烈,为了爱情父母兄弟皆可抛弃。
最后盛家老太太落得一个情逝人亡的下场,而周蓉的下场也没有比她好很多,周蓉为了冯化成在贵州过了很多年苦日子,那个时候年轻,有情饮水饱,身在苦中也觉得很幸福。
后来冯化成平反了,周蓉考上了北大,她的婚姻也出现了危机,在电视剧中是出现了一位叫王紫的年轻温柔的女孩,导致冯化成出轨,最后他们离婚。
在电视剧中冯化成这个人物被美化了,他是一个对妻子非常好的丈夫,以前在贵州的时候,他每天都要去摘一束花给周蓉,让生活充满诗意和浪漫。
而且家里的家务都是他干的,周蓉成为了一个甩手掌柜,而且后来相当不理解丈夫,看不起丈夫,在电视剧中好像冯化成的出轨是情有可原的,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周蓉的错。
但是在原著中不是的,在原著中周蓉是真心爱冯化成的,而且她也没有瞧不起自己丈夫,她考上北大后,正值一个女人最有魅力的年华,她才高貌美,身边不乏很多优秀的追求者,但是周蓉始终恪守妇道,老老实实,没有做出一点对不起冯化成的事情。
相反原著中的冯化成,并没有电视剧中那么美好,当然也是有才华的,但是他这一生从未爱过周蓉,甚至他和周蓉在一起也是为了保命,是看上了周蓉工人阶级的身份,给自己找一个庇护所,而且一旦自己平反,名利双收的时候,他就出轨了。
而且不止一次的出轨,刚开始被周蓉原谅了,但是周蓉无法忍受丈夫一次又一次的背叛,最后还是离婚了。
右派诗人引诱工人阶级女儿
冯化成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他比周蓉大十几岁,在文革被划分为“右派”。
最开始他和周蓉只是书信来往,后来慢慢两人生出了感情,这里面的感情主要是周蓉对冯化成生出了那种崇拜和仰慕之情。
周蓉那个时候是青春期的小女孩,对爱情懵懂无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而且她生得美丽,又有才华。
那个时候周蓉身边也是有不少追求者的,但是她一个都没有看上,偏偏看上了那个从未谋面的才华横溢的诗人。
而蔡晓光是当初周蓉身边众多追求者之一,他是高干子弟,模样好,性格好,而且对周蓉也很好,那个时候蔡晓光经常和周蓉在一起,也常常来周家玩。
周母一度将蔡晓光当成了“准女婿”,她对这个男孩非常满意,以为自己的女儿最后会和他在一起。
但是偏偏没想到,后来女儿留下一封信独自一人去了贵州。
这让周母感到非常意外,周蓉在信中说蔡晓光知道原因,所以周母让周秉昆找到蔡晓光,这才了解,原来周蓉去贵州是去找自己的情人。
这个消息让周母感到非常意外,自己女儿竟然和别人去私奔了,而周父得知这个消息后,好几年都没有和女儿联系,他非常生气,女儿这样的举动,父母生气也是可以理解的。
周蓉是为了爱情,伟大纯洁的爱情去找冯化成的,后来在贵州,他们结婚了,还生下了一个女儿。每天周蓉在自己改造的山洞里教书,冯化成在外面做苦力,日子还过得去。但是那个时候的周蓉太天真了,她不知道冯化成从未爱过她,而且冯化成和她在一起是为了周蓉是工人阶级女儿的身份,为了能够有一个保护伞。
娶了周蓉虽然他的身份还是没有改变,但是周蓉的身份确实成为了他那个时候的保护伞,那个时候他非常听话,很乖,很听周蓉的话。
毕竟一个男人生逢厄运却有美妻相伴,是非常幸运的,所以他那个时候会很听话。因为除了周蓉,这里到处是他的敌人,他依赖这个工人阶级女儿的保护如同小猫小狗依赖主人,太明白一旦失去她自己的命运将更加不堪。
所以那个时候周蓉以为这个男人是爱她的,但是冯化成一直在欺骗她的感情,而且还隐瞒了自己的婚史,冯化成为了让周蓉爱上自己,为了让自己得到这样的保护伞,他用尽了手段和谎言。
冯化成毕竟比周蓉大十几岁,他是狡猾的中年男人,他太懂得如何抓住女孩的心了,尤其是年轻的女孩,他对周蓉隐瞒了自己的婚史,冯化成结过婚,只是没有孩子,而且他的前妻是因为他被打入右派,担心受到牵连离婚的。
而周蓉对于这些事情都是十多年后才知道,结婚十六年,周蓉都不知冯化成从未爱过她,而她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他,她认为的最纯洁伟大的爱情到头来却不过是一场笑话。
冯化成利用周蓉沽名钓誉
后来十多年过去了,周蓉考上了北大,在北大读书,而冯化成也平反了。
冯化成返回北京后,顺利地落实了政策,而且补发了工资,成为了北京某区图书馆的副馆长,行政职级算副科级干部。他也还算顺利地分到了住房,一处十八平米的平房,外加一间六平方米的厨房。北京那样的公房不少,一排住屋,一排厨房,各家的住屋对应各家的厨房。十八平米算面积不小了,倘是三口之家住着还挺令人羡慕的。
但是冯化成还是很失落,因为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鬓角斑白,快要秃顶了,受了十多年的迫害,终于又回到了北京,才给个副科级的馆长当?冯化成觉得太憋屈了。
他想去作协去当个专业作家,从事诗歌创作,以他的名气和那些迫害的经历,有关部门觉得他可以去,但是当年作协刚恢复不久,没有住房给他,所以为了房子他只能屈尊去图书馆上班。
后来周蓉在学校举办了一场“中外情诗朗诵会”,朗诵者主要是学生,这场诗会来了很多人,在北大也引起不小轰动,毕竟是才女加美女的周蓉举办的,人不多也是怪事了。
那场诗会,周蓉还通过冯化成请到了几位校外的诗人,当然冯化成也去了。
当时活动是安排每个人朗诵两首诗,但是冯化成没有按周蓉的计划走,打乱了她的主持。
冯化成那天非常隆重地装扮了自己,冯化成“文革”前就在诗坛小有名气,台下还有读过他的诗作的学生。冯化成朗诵的水平比作诗的水平高很多了,虽然他的嗓音不怎么好,但是他毕竟是诗人,对诗歌的韵律之美了如指掌,谙熟于心。并且他以朗诵起来,仿佛演员面对镜头,顿时变了个人似的,声情并茂,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这场朗诵会结束后,冯化成朗诵的诗歌最多,也是获得掌声最多的,也让更多人了解他,仰慕他,他一下子名声大噪。
事后周蓉问他为什么自作主张朗诵三首诗,而且最后一首还不是他自己写的,而且也不是情诗,不符合活动规矩,那首诗是当年周蓉父亲的好友郭诚写的。
结果冯化成说自己也没有说那首诗是自己写的,说自己忘了那是郭诚的诗,而且还说自己非常受欢迎没办法,只好多朗诵一首诗,还说周蓉事后质问他有毛病。
“你为什么要做违背朗诵会要求的事?为什么还要在朗诵前讲上一大段你的‘光荣经历’呢?那些话不是离题万里吗?”
“我说那段经历光荣了吗?那是事实,与那首诗有关,我认为有讲的必要!”
“你是在利用一切机会沽名钓誉,也是在利用我,你的妻子,可耻!”
“妻子提供的机会就不可以利用一下吗?不沽名钓誉又来这儿做什么?难道对你就没好处吗?我可耻我可耻,我可耻我收获了快乐,你休想破坏我的好心情!”
那一刻周蓉从冯化成脸上发现了她最不想看到的一面——沽名钓誉,不择手段。
那一刻,周蓉震惊了,这还是她认识的丈夫吗?完全不是从前那个自己崇拜仰慕的高尚的丈夫。
在原著中写出周蓉在那一刻想起了他们夫妻在贵州的生活,是多么的纯洁快乐:
她想起她们从前在贵州的时光,那十多年里,他们夫妻之间从未发生过什么龌蹉,过的是一种与名利完全绝缘的日子。他们的生活词典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药,茶是不易享受的奢侈品,贵州产茶,他们却舍不得花钱买。夫妻俩身体不好,药是家中常备的。那个时候,孩子和诗,是他们生活中占有核心位置的,孩子代表希望,诗是精神的维生素,那时,诗就是诗,写起来纯粹是诗,读来也纯粹是诗,不可能有任何附加价值。
而如今诗却成为了丈夫沽名钓誉的工具,自己却成为丈夫沽名钓誉的垫脚石。
那一刻冯化成在周蓉心目中那么多年美好的形象一下子被破坏了,她突然感觉自己好像从未认识过自己的丈夫,她对于这个发现感到非常震惊。
不过他们毕竟是夫妻,而且这场诗会给大家留下很大的印象,冯化成也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大家普遍认为冯化成也还配得上周蓉,周蓉确实也在这场诗会上得到了好处。
后来周蓉将心思花费在自己的学业上,她要考北大的研究生。
丈夫的谎言和出轨,最终是周蓉主动结束了这场婚姻
后来周蓉也没有追究诗会那件事情,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周蓉也成为了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原本应该是她最春风得意的年华。
偏偏这个时候,周蓉人生中出现了最令年轻妻子们痛心疾首的事情,她的诗人丈夫冯化成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轨了。
从前冯化成对周蓉百依百顺,是因为他那个时候需要周蓉这个工人阶级女儿的庇护,让他的日子能够过得好一点。
但是,冯化成平反后,回到北京,人们的同情和敬佩让他有些忘乎所以,找不着北。老朋友们像欢迎英雄归来的宴请,让他有些飘飘然,仿佛自己不仅是声名远播的大诗人,还是俄底修斯式的大英雄。
后来有一次冯化成喝醉了酒,对周蓉说自己是为了给周蓉一个家,才接受这个破职业,周蓉当然不爱听这个话了,因为毕竟当年周蓉可是独自一人跑到贵州找他的,周蓉是因为爱才在贵州跟他生活了十多年。
可是冯化成却说周蓉爱他一点都不吃亏,因为现在冯化成让周蓉成为了北京人,有了北京户口,还说周蓉是沾了他的光,还说很多女人愿意为了北京户口和任何男人上床。
这样的话当然侮辱了周蓉的人格,她非常生气,破门而出,一个人去了学校宿舍。
这或许是小事,毕竟他喝酒了,但是后来却发生了许多让周蓉自尊心备受伤害的事情。
后来周蓉才得知冯化成欺骗了他,他结过婚,而且听说他平反后,他的前妻曾多次找过他,希望能够破镜重圆,结果两人经常私下幽会,就在他家里被前妻丈夫堵了个正着,被打得鼻青脸肿,半个多月出不了门见不得人。
这还不算,那前妻的丈夫还给周蓉写了一封信,强烈要求她“管好自己的烂男人”。信中还揭发冯化成千真万确地动了背叛的心思,为的就是想靠上这位高官的女儿,自己将来有更大的发展。
幸好这件事情没有传到周蓉的学校里,不然周蓉的名声就毁了,在学校也呆不下了,这一次周蓉又包容了他,最后冯化成向前妻丈夫交了一份保证书才算暂时了结了这件事情。
虽然周蓉包容了他,但是她也感到非常伤心,爱情至上的周蓉这一次感到前所未有的悲伤,她一个学期没有回到冯化成那个所谓的家,她一直在学校,最后是冯化成写了二十多封信,一半是诗,还多次去学校找她,最后周蓉被感动了,原谅了犯错的丈夫。
但是周蓉高估了爱情,她以为自己对冯化成的爱能够让他改过自新,但是她错了,因为冯化成从未爱过她,而且冯化成从骨子里就不是那种她认为的好男人。
这么多年因为人生的境遇,他在周蓉面前的伪装都不是爱情,而是为了伪装,当那些危机过去了,冯化成就会露出自己本来的面目。
后来冯化成成为市作家协会的专业诗人,尊称他为“冯老师”的人越来越多,他开始到处开讲座,介绍自己的诗歌创作经验和体会,起初沾沾自喜,后来也烦过,却又身不由己。逐渐地,他身边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女诗歌爱好者与女记者,她们大多年轻,喜欢洗耳恭听他高谈阔论“诗性美学”。
那些女孩像极了电视剧里面的冯化成出轨对象王紫,王紫这样的女孩青春美丽,眼中充满了对冯化成的崇拜,像极了十多年前的周蓉。
在电视剧中冯化成的出轨周蓉是有很大的责任,而且冯化成的出轨对象只有王紫一个人,但是在原著中冯化成的出轨对象有非常多的像王紫这样的女孩。
那些日子周蓉每天忙于自己的硕士论文,每天很少回家,那天回到家,她亲眼见到了那一幕,她给了冯化成一个耳光,冯化成跪下了,那天后周蓉又一次离开了家。
而冯化成似乎原谅了自己,他旧戏重演,他们的家似乎变成了“女子诗歌讲习所”,讲到床上去似乎成了不可或缺的一课。
那天后,周蓉就不什么回那个家了,直到周蓉拿到了硕士毕业证,冯化成才再一次见到她,那天,周蓉正式向冯化成提出了离婚。
那天回北大的路上,周蓉感到心里空落落的,悲伤到一句话都说不出口,她想起自己伟大的爱情最后却是这样的下场,后来她在马路边抱着一老槐树大哭一场。
离婚后,北大研究生毕业的周蓉原本有机会留在北京,各种高校、出版社和研究所都向周蓉伸出了橄榄枝,可供她选择的机会太多了,但是周蓉还是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她说她想家了,回到家乡后,周蓉成为了家乡一所省名命名的综合性大学最年轻的女教授。
在家乡她和喜欢了她很多年的蔡晓光结婚了,而冯化成是她年轻一个梦,一个美好的爱情梦想,一个破灭的爱情梦想,此后,冯化成成为了周蓉生命中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