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小月的藏书阁
《人世间》播出后,朱家三个孩子应该让朱镕荣最不减轻父母的担心,最不能接受观众的缘分。
随着剧情的发展真是越看越气,为此我还写了一篇专门抨击周蓉的文章,以解心头之恨。原因大家也都知道,她为了大她20岁的北京诗人冯化成抛家弃子,一意孤行,不但狠狠伤了养育她十几年的老父老母,更是让弟弟弟媳为她白白养育孩子十几年,母女离心。可悲的是,周蓉为了她唯一的信仰——爱情,抛下一切付出一切,最终却成了一个笑话。
犟丫头北京认爱
周蓉从骨子里天生叛逆,她对自由的向往,如同蜜蜂和蝴蝶天生要寻找花蜜和花粉一般。
小学五年级她就名列前茅,老师和学校希望她到重点一中读中学,但周蓉不这么想,她决定要去离家最近的一所普通中学。老师对她说:“为了学校和班级的声誉,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周蓉直接反驳:“我上哪所中学完全是我自己的事,老师要趁早打消你们的念头。”然后她故意考出各科刚刚及格的分数,成功升入她想进的学校,当然也狠狠被揍了一顿。
周蓉就是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一条道上走到黑的倔性子。
长大后的周蓉变成了令人惊艳的大美人儿,冰雪聪明,就读于重点中学,品学兼优。追她的男孩子能排满三条街,高干子弟蔡晓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周蓉看着文文静静,其实最是有犟脾气的。
秉义曾对冬梅预言:“我家将因这个妹妹忧患无穷,她也会让朋友们受牵 连,父母拿她没办法,我拿她也没办法。”这话一语成谶。
社区动员上山下乡时,周蓉爽快地表示自己下乡。母亲虽不舍,但对女儿的决定默许了,她打算让女儿插队到近郊的村庄,这样可以常回家,自己也能照顾得到她。周蓉听说母亲的想法后,答应的也挺痛快,却不想那天她支走母亲和弟弟,留下一封告别信远走他乡。
三天后蔡晓光上门,母亲这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原来周蓉初二时就开始与一位大她二十岁的北京诗人通信,通了一年信后,诗人要和周蓉中断往来,但周蓉做不到,她明白自己千真万确地爱上了他。诗人单方面中断了通信,周蓉发誓自己要考到北京的大学,从此与他相伴一生。
但文革来了,周蓉知道自己不可能到北京上大学后,便亲自去了一趟北京,见到了让她梦魂牵绕、心灵上已合二为一的冯化成(她自以为合二为一了)。发现自己和他的通信被搜剿出来,他身上除了“右派”又多了一桩罪行:引诱工人阶级的女儿。
当时的他正被批斗,在亢奋的口号声浪中,他偶然抬头看到了人群中的周蓉。自那一刻,他的头便不再低下,即便一双双手使劲地按压,即便被皮带抽的血流如注。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周蓉,因此她更加义无反顾的决定此生追随冯化成。
追爱贵州情浓意浓
周蓉不是一时冲动才那么决定的,她是要践行自己的爱情至上主义,且无怨无悔地践行。
自从一九六八年秋,周蓉以一种让母亲和弟弟难以接受的方式离家远去,四年多没回过一次家。她写给家里的信也只是报个平安,毫无家信的意义可言。母亲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她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日思夜想,常常伤心流泪,最后眼睛都哭坏了。
每一次的来信,都让母亲失望透顶,但还是将这“投稿”般的家信好好收藏,然后躲在无人的地方小声哭泣,结果,眼病就又犯了。
读姐姐的信成了周家母子大年初一晚上的保留节目,第一封是秉昆读的次数最多的一封信。“妈妈,女儿已经深深地爱上他了,叫我怎么办呢?” 以前母亲一听到这句话就哭出了声,如今她已经可以很平静地说:“是啊,怎 么办呢?已经爱上了那就没办法了。”母亲认命了,但她太想女儿了,她搂着装着周蓉来信的布包睡觉,仿佛搂着的是女儿一般(读到这里我真是哭成猪头,周母太可怜了)。
周父的情况不比周母强多少,他太想女儿了,想到夜里经常大睁着双眼睡不着觉的程度,快神经衰弱,开始服安眠药了。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每天宁愿累得腰酸背痛,这样晚上就可以睡个好觉,不会因为思念女儿而彻夜失眠了。
当女儿不经意间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漂漂亮亮的大姑娘以后,周父常常想什么样的男人才有福气做自己女儿的丈夫呢?
相比周母的睹信思人,周父有一点优势,他的工作地址离女儿不算太远。几年了,老父对女儿的思念浇灭了他所有的不甘和怒火。他终于忍不住来到女儿插队的地址,不单因为女儿,也是要去见见那个男人。
周蓉是当地唯一的老师,学校建在山洞里,周蓉夫妻也生活在这里。多年再见,周蓉身材窈窕美丽依旧,并没有被悲苦的生活改变多少,老父深感欣慰。周蓉生活的地方在当地也算是好地方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冯化成就在列车站当搬运工,此时他们的女儿已经一岁半了。
周蓉老师的身份在当地是受到尊敬的,而冯化成右派分子的身份,导致他需要受到村民的监督,和他说话也是冷若冰霜。
此时的冯化成很乖,像个乖孩子一样听周蓉的话。生逢厄运却有美妻相伴,男人都会很乖的。除了周蓉,到处处都是视他为敌人的眼睛,他依赖这个工人阶级女儿的保护如同小猫小 狗依赖主人,他太明白一旦失去了她,自己的命运将更加不堪。
临别周父时冯化成郑重给他保证,一定会对周蓉好,还一直强调自己是个好人,后来想想此时此景真是讽刺。
平反回京,丑恶嘴脸懒遮掩
一九七八年底,周蓉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天安门事件”得到了彻底平反,冯化成也平反了,回到北京。这时的周蓉依旧是美女,且美得越发有气质,再有她的才华加持,成了校园的风云人物。
冯化成以周蓉先生的身份参加了她组织的情诗朗诵会,利用周蓉的名气和身份,冯化成受到北大学子的热烈追捧。但会后周蓉与他发生争执,因为冯化成为了虚荣和炫耀,不但大讲自己的光荣史,在读郭诚的诗时故意混淆听众不说作者名字。周蓉斥责他:“你是在利用一切机会沽名钓誉,也是在利用我,你的妻子,可耻!”但冯化成却嫌她烦,事儿妈,回答道:“妻子提供的机会就不可以利用一下吗?不沽名钓誉又来这儿做什 么?难道对你就没好处吗?”
此时的周蓉才看清冯化成真正的面目——沽名钓誉,不择手段。
冯化成被平反后,成为北京某区图书馆的副馆长,分到了18平方米的住房。他很失落,对职位的不满,他的愿望是到作协去当个专业作家,无奈为了住房妥协了。但这一直是他心头一根刺,直到一次醉酒,他吐露心声:“我完全是因为要给你个家,才接受这破职位的。”周蓉反呛:“当初不是因为爱上了你,我会到贵州去吗?”这时冯化成说出心中最丑恶的心底话:“爱上了我你不吃亏,现在我让你成了北京人。知道不? 有的女人为了北京户口甘愿与任何男人上床!”
冯化成觉得周蓉是沾了自己的光才成为了北京人,他一边说着周蓉不爱听的话,一边还搂搂抱抱地要与她亲热。但这还不是让周蓉最难过的事。因为周蓉得知了冯化成竟然骗了自己十余年,他并非未婚男士,他离过婚,前妻是高官的女儿!
当年因为他被定为“反动诗人”,妻子和他一刀两断,如今听说他平反了,又来找他破镜重圆。两人幽会被他前妻的丈夫抓住,冯化成被打得鼻青脸肿,那男人还给周蓉写信,让她管好自己的“烂男人”,因为冯化成想靠上高官的女儿,让自己将来更有发展。
发生此事,周蓉晾了冯化成许久,但最后还是被冯化成那些为她而作的诗感动,原谅了他(真是记吃不记打,吃一百个豆都不嫌腥啊)。
冯化成自此奋发图强,诗歌发表在各大报刊,名声大噪,他终于成为市作协的专业诗人。他的身边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女诗歌爱好者和女记者,一天晚上周蓉撞见了天下任何一个妻子都不愿撞见的事。他跪下了。周蓉再次原谅了他(我要被气死了,这周蓉简直被猪油蒙了心)。
不过冯化成同样也原谅了自己,旧戏重演。他们的家变成了 “女子诗歌讲习所”,讲到床上去似乎成了不可或缺的一课。
至此周蓉终于做出离婚的决定,她说:“化成,咱俩好和好散,离婚吧。”然后,她回到老家成为本省一所重点大学哲学系的副教授。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些女人是幸运的,爱错了还有第二次机会找到真爱,即使已经做了母亲。
周蓉回到家乡暂住在父母家半年,秉昆将姐姐回来的消息告诉了蔡晓光,蔡晓光立刻约见周蓉,两人吃饭交谈时,得知她已离婚的消息后,晓光大呼:“好极,好极!首先,我替那位大诗人感到非常遗憾。其次,向你表示老朋友的同情。最后,我认为我有流露个人喜悦的权利,这意味着一一我可以不违背道德、肆无忌惮地追求你了!”
在晓光的热烈追求下,周蓉被其真心感动,终于接受了他!两人终成眷属!其实此时的周蓉对晓光还是有利用的成分,她感情受挫,急需情感慰藉,然后“及时雨”蔡晓光就来了,那两人在一起就是必然结果了。
结语:
炽热的爱情总能蒙蔽人的双眼,让人失去理智,这是爱情的魅力,也是爱情的可怕之处。
其实冯化成的渣属性老早就露出苗头了,只是周蓉被爱情烧昏头脑,倒是旁观者清。周志刚的徒弟郭诚早早就道出真相:“勾引一个比自己小那么多的女孩能是什么好人呢!”
诗和远方终究败给了生活的苟且,冯化成从未爱过周蓉,有的只是算计利用和赤裸裸的欲。回过头来才发现,爱情、亲情,周蓉满盘皆输。
母亲自打她走后想念她哭坏双眼,后来如果不是她和冯化成双双卷入了政治事件,母亲断不会变成植物人留下后遗症!父亲一辈子最爱的、最操心的就是周蓉,最后因为她离婚风波经受不住打击,老父不久后就离世了,周蓉直到老父去世,从未对他说过一句感恩的话语,当她悔恨时已经什么都晚了。女儿年幼便抛给弟弟弟媳一家,母女离心,只生不养的母亲对玥玥造成的伤害是一辈子的,长大后的玥玥也如母亲一般自私自利,正所谓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
爱情不应成为践踏亲情的理由,看到一个网友评论周蓉写得非常好。
周蓉,似乎能够让我们后来者,再一次回首,再一次远望近现代的新知识女性,以自由的名义,以爱的名义,将自己过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到底是我们华夏民族的自己的传统吗?
什么时候,我们的优秀的传统被替换掉了?
也许,这就是这本书,讲述那个时代的许许多多人物悲欢离合的真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