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好莱坞科幻大片《沙丘》正式在国内院线上映,截止28日收获1.65亿元票房,目前该片的全球总票房为2.32亿美元(约14.81亿人民币)。对于一部大制作的科幻大片,这样的成绩并不理想。如果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很多人都会对剧情一头雾水。
电影《沙丘》改编自美国科幻作家弗兰克·赫伯特的六本沙丘系列小说中的第一本。《星球大战》《阿凡达》这些一度风靡国内的科幻电影,它们的创作灵感多多少少都借鉴了赫伯特的系列小说。
只不过《沙丘》小说改编的电影除了大卫·林奇1984年执导过一部,那时因当年特效技术太简陋,上映后饱受批评,导致电影只在小众圈子传播。而假如你不是一名资深科幻小说迷,基本上也不会去读原著,国内观众对《沙丘》兴趣寥寥。
事实上,《沙丘》是科幻小说史上的经典,同时斩获科幻文学领域国际最高奖项“雨果奖”与“星云奖”。由于其篇幅浩繁,线索复杂,少有导演敢于改编。这次维伦纽瓦终于将其推上银幕,也只能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赫伯特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科幻巨匠,是与阿西莫夫并肩的大师。他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如同金庸先生在中国新派武侠小说中的地位一样,不可撼动。
1957年,赫伯特受邀撰写一篇报告文学,内容是美国农业部的一项科学实验,用草来稳定沙丘的破坏性蔓延,以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于是他踏上了俄勒冈沙丘,没料到就此开创了科幻小说史上的传奇。
赫伯特调查发现,沙丘的扩张足以吞噬人类生存的城市、河流、高速公路。这种颠覆性的力量,给予了他巨大的灵感。他决定写一个科幻小说,讲述一个发生在已被沙丘吞噬的星球上的故事。
弗兰克·赫伯特在创作《沙丘》时非常辛苦,他经常把自己长时间关在书房里。传统的小说题材,每个读者会用自己的阅历脑补出故事的背景资料,作者几句话便可以将环境交代清楚。而《沙丘》构建在全新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上,由于读者对小说的科幻语境天然陌生,导致作者必须额外花费大量的精力,才能让读者顺利融入小说描绘的世界中去。
故事梗概
《沙丘》原著小说一共有六部,讲述距今一万年后的未来,人类离开地球开启星际殖民,为了抢夺宇宙中最重要的能源“香料”,在“厄拉科斯”星球上发生的故事。目前上映的电影所呈现的情节,还只是第一部的前半部分,复仇小王子保罗·厄崔迪刚刚觉醒,拿起武器准备战斗,电影就戛然而止。
小说中,由于星际帝国内部大家族之间的斗争,特别是帕迪沙皇帝的暗中操纵,雷托·厄崔迪公爵带领家族和军队,从美丽富饶的卡拉丹星球迁居沙漠星球厄拉科斯(沙丘)。
这是一颗气候恶劣,极度缺水,不适合居住的星球,但又是整个银河帝国唯一出产“香料”的地方,这种物质可以增强时空感知能力,没有它,整个宇宙通信系统都会崩溃。
开采“香料”非常危险,不仅会遭遇沙尘暴和游牧者的袭击,还可能惊醒几百米长的沙虫,这种无坚不摧的怪物在沙丘下生活,如同鲸鱼在海中游弋……。
第一部《沙丘》分为三卷,第一卷“沙丘”讲述帕迪沙皇帝依靠古老的帝制统治着整个星系帝国,与之相对的还有两股强大的势力,分别是垄断太空运输业拥有丰厚财力的宇航工会和分布在星系中相对独立的各诸侯大公。
皇帝忌惮雷托·厄崔迪公爵,将他分封到边远的厄拉科斯,还想致公爵于死地。雷托公爵来到厄拉科斯,占据这里多年、掠夺香料并聚集大量财富的哈克南人领主弗拉基米尔•哈克南男爵不愿让出巨额利益,何况他与雷托公爵有着血海深仇。于是男爵于黑暗中铸造阴谋的利剑,准备向还没站稳脚跟的公爵发难。
另一方面,公爵与贝尼杰瑟里特爱姬杰西卡共同的孩子、圣母院校预言中的魁萨茨哈德拉克先知——保罗,他从小在母亲那里接受“真言”和战斗训练,杰西卡可以通过真言准确识别人们有没有说谎,或者以心理暗示命令他人。
保罗通过了圣母的考验,随家人与军队来到厄拉科斯。他协助父亲处理事务快速成长,公爵在沙丘星球上救助被巨大的地居生物沙虫所袭击的采料场工人,其部下“门泰特”刺客杜菲•哈瓦特与外交官邓肯等慢慢深入了解厄拉科斯的土著居民弗雷曼人,希望能与之合作共抗哈克南人。
男爵突袭公爵的那天晚上,皇帝的卫队“萨多卡”配合哈克南军队围攻公爵。奸细岳医生却放走了杰西卡和保罗。岳医生制服雷托公爵,打算与男爵做交易换回自己的妻子——而男爵幸运地躲过一劫。公爵遗孀杰西卡携保罗逃亡沙漠,保罗之后得悉母亲实为男爵之女,他冷漠地成为穆阿迪布——弗雷曼人传说中的先知救世主,在踏上集结父亲旧部的路上,寻找复仇时机……
第二卷“穆阿迪布”。保罗和母亲杰西卡在沙漠中逃亡,偶遇行星生态学家凯恩斯和弗雷曼人,在哈克南人前来追击时,他们舍命保护了母子俩。来到弗雷曼人的领地,保罗与母亲说服部落首领斯第尔格,保罗在决斗中杀死了一名不服气的弗雷曼战士,在部落考验与仪式完成后众望所归地分别成为穆阿迪布先知和萨亚迪娜圣母。后来保罗娶了凯恩斯的女儿契尼,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
哈克南男爵看中的继承人菲德-罗萨在认为自己被杰西卡背叛的“门泰特”杜菲•哈瓦特的帮助下,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为实现野心步步为营。另外,哈克南男爵与帝国使者芬伦伯爵在谈话中暴露了双方的不信任。哈克南人妄图取代皇帝,皇帝也时刻提防男爵……
第三卷“先知”。菲德-罗萨与男爵内讧争权,厄拉科斯的新统治者哈克南人拉班横征暴敛,屠戮弗雷曼人。帕迪沙皇帝的萨多卡军团也虎视眈眈,矛盾一触即发。杰西卡生下了托雷公爵的遗腹子、保罗的妹妹厄莉娅,厄莉娅不仅拥有母亲及历代先人的记忆,并且能像保罗一样先知先觉。保罗在成为弗雷曼人领导者的同时也学会了驾驭沙虫的技能,威望如日中天。
他在沙漠中收复了沦为走私徒的父亲旧部——哥尼•哈莱特,弗雷曼各部聚集在保罗麾下,沙丘中响应的力量将掀起一场巨大变革。
帕迪沙皇帝联合各方势力御驾亲征厄拉科斯,在一场风暴展开决战——萨多卡军团大败,哈克南男爵被厄莉娅刺杀,弗雷曼部落大获全胜,哈瓦特保死在保罗怀里。保罗以毁灭香料相威胁,并且在决斗中杀死了菲德-罗萨。战斗结束后,保罗为登上皇位、平息各方纷争,正式迎娶了伊勒琅公主。
独特设定
小说开篇设定了人工智的故事背景:很久以前,想要获得自由的人类将思维赋予了机器,最终导致其他人凭借机器奴役他们。因此在芭特勒圣战中,人类奋起反抗,毁灭了人工智能。另外,在《沙丘》的故事设定中,进行人体增强和心智改造的各项科技也并非完美无缺、一劳永逸,总会有各种意外发生。
在“沙丘三部曲”中,赫伯特创造了鲜活的赛博格群像,根据设定,这些赛博格大致分为三种形态。在第一种形态中,机器(设备)并没有直接被植入人体,只是与人体简单结合组成一个“临时的赛博格”,作为人类感知能力的增强和延伸,且人可以随时终止使用这种设备。
第二种形态的赛博格机器和有机体的结合会更紧密一些,这是有机体在极端环境中存活的必要条件,厄拉科斯星上配备了“蒸馏服”,人类属于第二阶段的赛博格。星球上黄沙遍布,缺水是生活的常态,厄拉科斯人在沙漠中行走时必须回收自己身体的水分。蒸馏服紧贴皮肤,具备强大的储水功能,人体排出的汗液被过滤后保存进蒸馏服循环利用。
第三种形态的赛博格是一种触及心智的设备,技术和大脑神经系统相结合,从而对人的心智、情感进行调节。在沙丘系列故事中,特莱拉人拥有复活死者的先进技术,通过保存死者的遗体,对死者的记忆进行复制,甚至是创建和修改,“重生”的人被称为“死灵”。
在赫伯特的笔下,肥胖者失去了浮空器就只能是行动不便的废人,开启了屏蔽场则意味着自己对他人的进攻速度也会减缓,且在沙漠之中极有可能引来沙虫。
厄拉科斯星是目前的已知宇宙中唯一有这种沙虫生存的星球,沙虫的出现恰恰是厄拉科斯干旱及沙化的原因,准确地说是因为沙虫的幼体形态——沙鳟。
沙鳟大量存在于厄拉科斯表面的沙漠当中,体长从几厘米到1米多不等。它们利用体内的储水细胞吸收大量的水份,然后将自己身体代谢的废物与水混合,在体内发酵后产生一种叫做“早期香料”的物质。
“早期香料”在地底积聚到一定数量后,由于其挥发的气体无处排逸,压力会造成一次大规模的喷发,被人们称为“香料爆炸”。这种爆炸会将地底的大量“早期香料”带到地面上,它们经过阳光的炙烤和风干,最终形成“香料”。
沙鳟依靠吞食当地星球的微生物和大量的水而产生出“早期香料”,一旦该区域的水份被大量吸收,土地会变得贫瘠,进而沙漠化,某一小部分沙鳟就会出现变异进入下一阶段,即沙虫。
穿戴蒸馏服的人并不会感到舒服,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发汗箱,在户外时间较长时,穿戴者必须适应体内较低的含水量;而且,从鼻子呼出的水汽由一根带有鼻塞的管子回收进人体,这种鼻塞容易引起不适,常在脸上留下管子的印痕。
重生的死灵可能会被植入虚假记忆,然后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个体身份认同受到严重的破坏,也会削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利于和谐后人类社会的构建。
在《沙丘》之前,几乎没有一部科幻小说能营造出如此细致入微的科幻世界真实感,美国《图书馆杂志》评价说:“《沙丘》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
主题分析
尽管《沙丘》的背景设定以欧洲中世纪为蓝本,但没有人能否认它是一系列未来主义的作品。与多数科幻小说家的不同点在于,赫伯特跨越了时间的漫漫长河,将人类可能的未来当成了小说情节发展的背景板,称得上是一部人类的未来史。
赫伯特构想的未来几乎汇集了那个年代美国科幻小说热衷的一切元素:政治阴谋、宗教崇拜、哲学、神秘主义、毒品,并开创了小说家将生态学思想引入科幻文学创作的传统。
赫伯特将《沙丘》系列的故事构思和叙事基调定位为“史诗”,但这还是不够,《基地》等优秀的系列小说也具有“史诗”的特征,他选择了“英雄史诗”这一古老的体裁作为《沙丘》这种中世纪欧洲气息浓郁的科幻小说的基调。
这类题材的核心在于史诗中的“英雄”,主人公必然会带有一定的“神性”。《沙丘》的主人公——公爵之子保罗正是如此——穆阿迪布(即保罗的弗雷曼名字)在与沙漠土著弗雷曼人一起抗争哈克南人和帝国皇帝的战争中逐渐成为“神”一般的英雄,“穆阿迪布”逐渐成为英雄的代名词。
《沙丘》每一章节的开篇都用伊勒琅公主的《穆阿迪布手记》等“史书”类引语作为引子,读者自然能明白这些“史料”是在沙丘世界为流传的经典,而这种用“史料”作为引子本身就带着浓浓的“英雄史诗”的厚重感。
总结
赫伯特凭借《沙丘》系列小说,以一己之力创造了一个之前的科幻小说作品中全然没有的独特的沙丘世界。虽然限于年代,小说中的科幻元素不是特别强烈,但他以丰富的想象力,用预设语境,把读者带入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系中,让他们跳出现实世界的价值观,去思考在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中,人类该何以自处?故事可能是作者创作出来的,但世界发展的逻辑走向却是真实的——如果以为来为镜鉴反推我们今天的价值观,未必正确、完整或合理。小说正是通过深刻展现其中的荒谬、局限和可悲,激发读者设身处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探讨人类世界的景况和各种可能性,这正是《沙丘》系列小说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