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裴晓锋
《暗算》
一
国内文学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题材很广泛,但靠谍战题材获奖的仅仅只有麦家的《暗算》,这在历届茅盾文学奖 的获奖作品中绝对属于异类。
和之前的成名作品《解密》相比,两部小说属同一血缘。不同的是,麦家的小说技艺在《暗算》里比《解密》自觉地进步了。《解密》已经精彩,百尺竿头要再进一步是非常困难的,麦家却做到了,可以说他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现代小说家的困境。
现代的小说的困境是全方位的,在于一百多年来的文学发展并没有促进中国小说真正地成年。
过于泛滥的作品占据了文学史,误导了大多数写小说的人,使作家不思进取,以低标准衡量作品的价值,后果是许多不成熟的作品也能赢得掌声。
当多数人满足于这种掌声,更多的人还在追求这种掌声的时候,麦加是清醒的。
他是个自觉者,也是个反抗者,足够的才华保证他一直在奋力开拓小说的关注范围,提升小说的成熟程度,可谓用心良苦。
非议颇多的评奖后,这也许正是《暗算》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一个重要的专业因素。
我们试着将当代小说家按"读者作家"和"作者作家"两个假设的概念来归类,中国小说的成熟与否,一看便知。
很显然,大多数是"读者作家"。
并非作家刻意迎合读者,而是说作家也仅仅是个读者,写的东西是从阅读的外国作品中模仿而来的。
另一类是"作者作家",也就是真正致力于创造的作家,这样的作家似乎有点少,而麦加就是最特别的那一个。
《解密》的前一部分充满了马尔克斯式的表述,但到后面,麦家改变了叙事策略,更尊重于靠故事的节奏去把握小说应有的效果。
这显然意味着麦家写作态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前进,是成长,是麦家在完成一个从"读者作家"到"作者作家"的转变过程。
《暗算》明显的比《解密》更精彩,更完美,是完全成熟的作品。
就像人渴望去旅游探险一样,当读者也渴望在偏远选题中获得阅读快感的时候,《暗算》刻画的世界正好满足了读者的要求。
麦家
二
依靠柳云龙在谍战剧领域众所周知的位置,更让《暗算》广为人们所熟知。
电视剧《暗算》导演兼主演柳云龙被称为"谍战片之父",自然也带着他浓烈的"柳式风格":精彩。
但怎么感觉都与原著差那么一点点味。
与电视剧《暗算》比起来,更喜欢麦家的小说《暗算》。
《暗算》分为三部分:《听风》、《看风》和《捕风》。
并没有特别局限于叙述一个谍战故事,而且还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谍战"故事,"谍战"只是它的一个"壳"。
《听风》是瞎子阿炳因天生敏锐的耳朵被怀揣"信仰"的安在天发现,不负使命,成为了701的"英雄"。
但因为对性知识的缺乏和获得荣耀后的骄横使得妻子走上了"代孕"的道路,最终因为从孩子的哭声中听出了"异样"自杀。
吃百家饭的阿炳是单纯的,视力的缺失让他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尔虞我诈,如同孩子一般认识天下只有好与坏、黑与白。
没人教他"看见"生活中深深浅浅的灰,在成为英雄后,单纯和任性让他无法理解压在他身上的生活。
没有作父亲的觉悟、没有爱情的追求,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性,都是在上级的指令下完成所有的安排,最终在一个只有"好人"和"坏人"的世界观中走向毁灭。
只留下坚守信仰的安在天继续在战斗。
《看风》的悲剧始于爱情也终于爱情。
故事大篇幅放在描写黄依依追求不合时代的爱情上,而没有放在破解密码上,是比较诟病的地方。
整个故事都是在爱中周旋,黄依依对安在天的爱,安在天对于亡妻的爱,黄依依对汪林的爱,安在天对成为植物人黄依依的爱,甚至是泼妇对她老公的爱而对黄依依不断挑衅。
电视剧《暗算》剧照
他们都是在自己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最终走向了各自的悲剧。
也许黄依依是幸福的,她求之不得的爱在最后几年的生命之中得到了补偿。
以牺牲人性渴望为代价和对爱的禁锢,换取安在天对于信仰的追求,显示出强大的信仰的力量。
《捕风》是比较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谍战剧剧情,最精彩的是在一个封闭场所内的斗智斗勇你来我往的台词交锋。
钱之江用身体传递情报,是当年战斗在敌人内部,为了共产主义信仰不怕牺牲而奋斗的缩影。
而和他一同被软禁的三位"无辜"嫌疑人也遭到清洗,直至最后一份情报传出,相关的人员无一幸存。
《捕风》用倒叙的方式,叙述的是安在天父亲的故事,相较于前两部分,看似分割,没有牵连。其实是依靠安在天和父亲钱之江的连线,完成最后的主题思想——信仰的传承。
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故事是麦家全部的努力,努力地灌输给了一个很"主旋律"的主题:信仰。
三
《暗算》对人性刻画上的创新与大胆,堪称具有"解放性"意义。就像是一个迷宫,如同它的清洁一样复杂、神奇、多变,但抽丝剥茧后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秘密就是阐释信仰这个主题的"手段":"悲情的人性"。
悲情,不仅仅是个人的悲情,还是整个大时代的悲情。
在一贯的教育思维中,会经常谈到"信仰",但很多时候它只是作为一个词汇而存在,在《暗算》中通过人物的缺陷,你才会真正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麦家式的"英雄",正是这种力量的化身,不仅在形象上异于传统英雄,更重要的是在文化意义上和审美视角上都不同于传统英雄。
电视剧《暗算》剧照
《暗算》没有为人物的活动设置敌我二元对立的宏大历史背景,而是设计了一个特异空间——高度机密的研究所、敌后的地下工作场景,从而"制造"特殊的英雄。
阿炳、黄依依都不是纯正的革命者,而是因为革命工作需要强迫他们成为"英雄"。
陈二湖可能是个"英雄",但工作的狂热一度让他走入精神病院,迷失自我。
韦夫死后的成名完全是革命者导演的一场戏,是人造的"英雄"。
林英在生孩子上的犹豫,在情感上的迷失,使"英雄"的荣光大打折扣。
由此,麦家式的"英雄"更多地在反"英雄",排斥传统英雄的高大全,强化了人物身上的缺陷。
阿炳的性无能、黄依依的放荡、陈二湖的古板、韦夫的性欲、林英的婚姻等,对人物这些身体欲望叙述的突出,有私人化写作的特性,更是对人物悲情人性的刻画。
故事真正的主角安在天同样是"英雄",同样牺牲了人性中包括爱情在内的很多宝贵的东西。
就像701的其他人一样,有些是英雄,有些是默默无闻的人,每个人都有闪光的地方也有着各自的弱点,都在大时代中身不由己的被推着前进。
他们的贡献、他们的悲剧、他们的故事最终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被掩埋在滚滚的历史黄沙之中。
但是依然会有人会坚持着信仰,传承着信仰,舍去很多,带来更多。
四
麦家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去讲好一个脑洞缠绕、扑朔迷离的故事,而是试着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更高维度的思考。 他知道这条路充满坎坷和崎岖、孤独和危险,但仍义无反顾,孑然独行。
电视剧《暗算》剧照
《暗算》是一部真正思考的作品。它把生死别离、相爱相杀、人生命运等融入历史进程之中,不满足于故事本身的"舒适区",主动求新、求变、求开拓、求破局,不仅仅是要讲好一个故事,而是力图浓缩一段历史。
仅此心胸和勇气,就为别者所不及。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为交流,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